4月19日上午,“共橡自然 迎豹回家”共同行动在房山区窦店镇窦店集体林场拉开帷幕,京冀晋三地携手生态保护修复,共建生物多样性之都。活动现场一片繁忙景象,铲土造坑、培土围堰、提水浇灌,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辛勤劳动,共补植栎树1500株,为三北工程区域增添了一抹新绿。
“迎豹回家”项目由全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中国林学会指导,北京市园林绿化局、河北省林业和草原局、山西省林业和草原局主办,中国绿化基金会、北京林学会、河北省林学会、山西省林学会、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带豹回家专项基金、世界动物保护协会、北京快手公益基金会发起,房山区园林绿化局、窦店集体林场承办,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林木资源高效生产全国重点实验室、北京生态文化协会、世界自然基金会、安徽徽联慈善基金会支持。
北京市园林绿化局二级巡视员王小平/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图
启动仪式上,北京市园林绿化局二级巡视员王小平指出,华北豹如果能回到北京,将是北京生态建设的一个标志性事件。这表明北京的生态系统将变得更稳定、更可持续、更健康、更多样。
世界动物保护协会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赵中华表示,“北京作为生物多样性保护之都、国际交往中心,发起这样一个重要的活动,具有非凡意义。项目取得圆满成功将为世界各地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宝贵经验。”
启动仪式现场/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图
补植栎类树种1000万株 扮靓华北豹“进京路”
华北豹是世界珍稀濒危物种、我国一级保护野生动物,更是中国特有的豹亚种,曾广泛分布于华北地区的山地森林生态系统。由于人类活动导致栖息地丧失,种群数量急剧下降,现存个体仅零散分布于河北蔚县、山西和顺等地,北京已多年未见确凿记录。作为华北森林生态系统的顶级捕食者,华北豹不但在维持生态平衡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其种群动态也直接反映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指示物种。近年来,随着北京门头沟、房山等地的生态修复工程推进,森林覆盖率和有蹄类动物数量逐步回升,为打通华北豹的“进京路”创造了适宜的生境条件。
据介绍,共同行动将打出“组合拳”,推动华北豹种群及其生态系统的整体恢复。在栖息地改造方面,将在京冀晋三省市交界的华北豹生境廊道和栖息地区域补植栎类等乡土阔叶乔木树种共计1000万株,构建针阔混交林生态系统,优化现有林地的林分结构和林下植被。栎类的橡子可以为狍子、野猪等华北豹的主要猎物提供重要的食物来源。栎类森林的结构复杂性和稳定性也有助于生境廊道的修复,为华北豹及其他野生动物提供更适宜的栖息环境。此外,三地还将对华北豹的4条生境廊道和5个栖息区域进行联通和修复,减少人为干扰,促进种群交流。在猎物种群管理方面,系统监测狍子、野猪等种群动态,采取针对性措施保障食物资源稳定。针对华北豹保护,三地还将共同加强野外巡护和执法,运用卫星追踪和红外相机等技术实施个体监测。共同行动还注重社区共管,引导当地居民参与保护工作并发展生态产业,同时开展自然教育活动提升公众保护意识,最终实现生态保护与社区发展的协调统一。
据了解,共同行动的具体实施过程将分为三个阶段:短期(2025-2030年)重点构建四方合作机制,完成橡栎林种植和栖息地改造,建立野外监测体系,启动社区参与和自然教育;中期(2030-2033年)着力扩大适宜生境面积,促进华北豹种群增长,深化生态产业发展;长期(2033-2035年)全面恢复森林生态系统,实现华北豹生境廊道和适宜栖息地的全面恢复,构建“保护-发展”良性循环模式,打造国际生态保护典范。通过三省协同、多方参与,最终实现华北豹种群稳定繁衍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双重目标。
京冀晋三地携手 “政企民团”四方联动
京冀晋三地林海相连、草木相依,华北豹作为旗舰物种,其生存和繁衍依赖于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充足的猎物资源、适宜的栖息环境等。三地在华北豹保护方面各有优势和特点,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北京依靠科研力量提供技术支持和政策指导。河北在栖息地保护和监测方面有着扎实的基础。山西作为华北豹的重要分布区,在种群调查和保护等方面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三地联动可以实现资源共享,提高工作成效。
此次共同行动除了京冀晋三地政府部门主导外,还创新吸引公众参与,构建了"政府主导、企业支持、民间团体组织推动、公众参与"的四方联动机制。在政府层面,三省市政府部门将负责政策协调与资源整合;企业方面将发挥资金和技术优势推动具体措施落地;民间环保组织将承担桥梁纽带作用,组织行业专家和志愿者开展野外监测,进行应用研究和保护知识培训;三地公众可以参与补植栎树、巡护管理以及自然教育等工作。这种多方协作的模式既能确保保护措施的科学性,又能增强社会各界的参与感和获得感,为华北豹保护提供了可持续的社会支持体系。
“三北”六期燕山山地南部生态综合治理工程进度已近七成
此次“迎豹回家 共橡自然”京冀晋共同行动区域正位于三北工程区域,其成果不仅会优化北京及周边生态环境,发挥森林的多重功能价值,也为三北地区绿化建设提供可推广的实践经验。当前,北京市正全力推动“三北”六期工程建设,加快修编“三北”总体规划、新编“三北”六期规划,实施燕山山地南部、太行山山地生态综合治理,同时制定“三北”工程管理办法和“三北”实施技术细则,进一步筑牢首都生态安全屏障。
据北京市园林绿化局生态修复处处长曾小莉介绍,“三北”六期工程的建设将突破传统造林营林以数量为导向的路径,重点转向以森林质量精准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提升、碳汇能力提升为核心目标,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我们立足超大型城市生态特质,突破单一生态防护功能局限,发挥森林的游憩、自然教育、森林康养等复合功能,提升市民群众的绿色获得感,建设健康之林、活力之林、多彩之林、幸福之林,进一步为首都花园城市建设夯实大美森林基底。”
在“三北”六期工程中,“燕山山地南部生态综合治理工程”于2024年率先启动建设,目前工程进度已完成67%。燕山山地是首都山区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北部山区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保护修复等重要生态服务功能,涉及昌平、怀柔、平谷、密云、延庆5个山区和十三陵、八达岭2个国有林场。截至2025年4月10日,7个项目共完成退化林修复9.98万亩、封山育林26.22万亩、人工造林0.45万亩、作业道建设160公里、梯田田坎8.6万立方米,燕山山地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和多样性进一步提升。到2025年底工程完工后,将累计完成人工造林、退化林修复、封山育林54万余亩,山区森林生态系统质量将进一步提升,城市生态安全韧性将进一步增强。
拓展资料:
为什么是三省联动?
北京、河北、山西三省联动开展华北豹栖息地保护与种群恢复工作,核心原因在于华北豹的生态扩散需求与区域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密不可分。地理相连与生态廊道的完整性:北京位于华北平原的西北端,地处蒙古高原与华北平原的交界地带。太行山脉和燕山山脉是华北豹的重要栖息地,横跨三省,形成了一条关键生态廊道。山西作为当前华北豹的核心分布区,其种群占全国总量的80%以上,而河北的太行山北段及小五台山区域是豹群向北扩散至北京的关键“跳板”。北京作为历史栖息地,虽已30年无稳定种群,但其门头沟、房山等地的生态修复(如针阔混交林恢复)为豹群回归提供了潜在条件。这种地理上的紧密相连,使得华北豹在自然扩散过程中能够在三省(市)之间自由迁移,为实现种群的恢复和稳定提供了基础条件。三地联动可系统性修复因公路、城镇建设导致的栖息地破碎化问题,形成完整的生态廊道和足够大的栖息地范围来支持华北豹种群的长期生存和发展。
华北豹种群分布现状?
山西境内分布有两个规模比较大的华北豹核心源种群,是华北豹种群交流和扩散的重要源地。河北则通过保定阜平、石家庄平山等地的监测发现豹活动痕迹,有可供扩散个体短期停留、栖息的踏脚石栖息地,为华北豹向北京方向扩散提供了中间过渡。小五台山保护区距离北京仅20公里,成为豹群扩散的“最后一站”。北京和河北交界处则有两片潜在栖息地修复区域,是华北豹回归的重要目标区域。通过三省(市)联动,可以整合资源,针对不同区域的特点和需求,制定全面的保护和恢复策略,从源种群保护、扩散通道维护到目标栖息地修复,形成一个系统的保护体系。
栓皮栎兴业的作用?
栓皮栎在工业与材料领域价值突出,其木栓层作为天然高分子材料,具备弹性、防水、隔热、隔音等特性,被称为“软黄金”,葡萄牙凭借科学轮剥制度主导全球高端软木市场,年产60亿只软木塞、年产值数十亿美元,中国虽资源丰富但以初级加工为主、出口单价仅为葡萄牙的1/4,软木还应用于航天隔热层、救生设备、软木地板等领域且国际市场需求持续增长;其木材属二类硬木,木质坚硬耐冲击,适用于建筑、家具、矿柱等,价值是松木的3倍,其他栎类木材纹理美观,用于车辆制造和名贵家具、市场价可达云杉的4倍以上。在农业与林副产品方面,栎实含淀粉50%-70%,可酿酒、制醋、提取生物乙醇,历史上是饥荒时期重要食物来源,韩国、日本等国橡实精制淀粉售价达1.6万元/吨,栎叶蛋白质含量20%,可加工为饲料或柞蚕养殖原料,栓皮栎果壳、树皮可提取单宁含量 9% 的栲胶用于制革、印染和医药,白栎果实虫瘿可治小儿疳积、树皮入药可治头癣,栎类枝叶还可作为香菇、灵芝等食用菌的培养基质。生态与可持续发展上,栓皮栎林碳吸存能力强,单株年固碳量达410公斤、剥皮后二氧化碳吸收量为未剥皮树的5倍,根系发达可减少70%水土流失、在石漠化和矿区修复中效果显著,如云南东川泥石流区种植后土壤侵蚀模数下降 70%,其叶片吸附PM2.5能力居植物前列、单株年滞尘量30-40公斤为法桐的2倍,枯落物层持水能力2.33毫米远超油松和侧柏、可有效涵养水源。综合产业潜力方面,栓皮栎可形成“林-牧-软木”复合经营模式,还能延伸至生物质能源、生态旅游、自然教育等领域,中国正推进国家储备林建设,通过种质改良和深加工技术如纳米软木、生物降解包装提升产业链附加值。栓皮栎兼具生态稳定性与经济延展性,全树利用模式可覆盖第一、二、三产业,是乡村振兴和碳中和战略的重要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