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华日军的花机关、大花眼、野鸡脖子和拐把子,代表的都是啥枪?

TSArmy 2024-05-26 20:41:11

抗战期间中国军人最会给武器起外号了。

尤其是缴获鬼子的各种枪械,基本上都给起了一个俗气而形象的外号。

咱们经常能听见的,像什么“三八大盖”了、“歪把子”了、“王八盒子”了等等。

这些枪大家伙应该也都知道点。

“三八大盖”就是三八式步枪、“歪把子”就是大正十一年式轻机枪、“王八盒子”则是南部十四式手枪。

这不算啥。

但除了这三个外,还有四个带外号的枪呢。

分别是“花机关”、“大花眼”、“野鸡脖子”和“拐把子”。

那问题来了,这四个奇特的外号,所对应的都是啥枪呢?

今天这篇文章就给大伙简单科普一下。

一、

“花机关”对应的是SIG M1920型冲锋枪。

看见“SIG”的三个字母应该就知道了吧?

没错,这不是日本的国产武器,而是从瑞士进口的一种冲锋枪。

主要装备日本特别海军陆战队,曾在淞沪会战中鬼子的陆战队士兵就用过这枪。

这个SIG M1920型冲锋枪也并不是瑞士原创的,本质上是一战德国MP18冲锋枪的仿制型。

由瑞士西格公司在1920年仿制成功。

对于这枪的大型外形、内部结构以及工作原理,都和原版的MP18几乎相同。

但跟原版的MP18相比,SIG M1920在细节上其实也有不同之处。

例如M1920枪管上的散热孔一排有7个,而原版的MP18则有8个。

还有原版MP18的弹匣井是向后倾斜的,而SIG M1920的弹匣井是垂直的,这点和后期的MP28相似。

当然了,从枪身上的钢印也能来区分,因为两种枪产地都不一样,瑞士的SIG M1920有自己专属的标志和编号。

这枪也分为多个版本。

有发射7.63×21毫米弹药的型号、发射7.63×25毫米毛瑟弹药的型号,以及发射9×19毫米鲁格手枪弹的型号。

弹匣也分别为三个规格,分别是20发的、32发的和50发的三种。

当年鬼子海军陆战队采用的多数都是发射7.63×25毫米毛瑟手枪弹的型号,配备的是50发弹匣。

那这枪为啥叫“花机关”呢?

主要有两个原因。

第一就是枪管上带有很密集的散热孔,尤其是正面,看起来就像开了花一样。

第二个就是这枪火力猛,子弹多,还能手提,堪比轻机枪。

通过这两个特点,这枪在当时的中国也就有了“花机关”的绰号。

另外,中国早期仿造的MP18和后期引进的MP28也被称为“花机关”。

二、

“大花眼”对应的是九八式航空机枪。

这个九八式其实也不是日本的原创武器,而是德国MG15航空机枪的仿制型。

因为在二战期间日本和德国属于盟友关系。

日本到德国考察后就看中了德国的MG15机枪,认为很适合他们使用。

于是就对该枪进行引进,并购买了图纸和生产设备。

不久后日本人就成功仿制了MG15。

所仿制的型号被命名为九八式航空机枪。

同样如此,在大体外形上、工作原理上与原版的MG15基本相同。

日本的九八式航空机枪还分为甲和乙两个型号。

甲型基本和MG15相同,发射的也是7.92×57毫米毛瑟弹药。

问题是日本人最常用的只有6.5和7.7毫米弹药,那这7.92的是从何而来呢?

答案就是从中国战场上缴获,因为当时国军就大量使用仿毛瑟的7.92毫米弹药。

但后来随着战线拉远,日本也开始走下坡路,总靠缴获弹药毕竟不是长久之计。

后来日本人就对九八式航空机枪进行了改进,使其能够发射日本国产的7.7×58毫米弹药,这也就有了九八式乙型。

这枪虽然是日本人抄袭的,但有德国血统啊,在性能上可比日本自己造的大正九二式和十一式强多了,不但射速快,火力猛,结构也很可靠。

当年这枪也不只有安装在作战飞机上,也有少量装备陆军使用。

当年八路军也缴获过这枪,有的是步兵的陆用版,还有的是从日军坠毁的飞机上拆卸下来的纯航空版。

那这九八式航空机枪为啥叫做“大花眼”呢?

其实和上一款SIG M1920冲锋枪是一样的道理。

就是枪管上带有密集的散热孔,像开了花一样,因此就叫做“大花眼”。

三、

“野鸡脖子”对应的是两种枪。

一个是大正三年式重机枪。

另一个则是九二式重机枪。

先说大正三年式。

这枪在1914年定型,此时也是日本的大正三年,因此就叫做大正三年式重机枪。

三年式在设计上参考了法国的哈奇开斯M1914重机枪的一些特点。

例如风冷式散热、套筒上带有密集的散热片,还有就是用保弹板供弹。

这些都是模仿法国重机枪设计的。

三年式发射日本自家的6.5×50毫米有坂弹药,使用30发保弹板供弹,每分钟理论射速500发左右。

作为风冷式重机枪,确实比水冷的马克沁要更胜一筹。

但这枪的重量也不轻,全重达到了55公斤,这相当于一个成年人的重量。

而且这枪也很“娇贵”,在作战的时候为了保证能够顺利的装弹和退壳,所以在上子弹之前需要在枪机和保弹药板上涂抹润滑油。

如果没有这道工序,就很有可能造成装弹困难或者出现不退壳等问题。

而且它作为重机枪,发射的是与三八步枪同款的6.5毫米弹药,在威力和射程上比正常的重机枪要差点意思。

这也是为啥日本人在30年代之后又研发九二式重机枪的缘故。

那咱就接着说九二式重机枪吧。

这个型号在1932年定型。

可以说就是大正三年式重机枪的增强版。

这俩枪的大体外形和工作原理基本上都是一样的。

就连设计师都是同一个人。

那九二式和三年式它俩的区别在哪儿呢?

九二式重机枪增大了口径,发射7.7×58毫米弹药,在射程和杀伤力上要比三年式强一些,不过同样使用30发保弹板供弹,战斗之前也需要涂抹润滑油。

但射速变慢了,从每分钟500发降低到每分钟450发。

还有就是九二式的握把和枪架都进行了改进。

握把部分变得更具有人机功效,在不战斗的情况下还可以折叠。

至于枪架部分进行了简化,使其在分解后更容易携带。

虽然九二式的枪架和部分组件经过了简化,但重量并没有降低,反而又重了一些,大约在55.3公斤左右。

这枪在侵华日军中也更“高贵”。

当时中国的一挺重机枪也就配四五个人。

但日军的一挺九二式要配22人和数匹马来“伺候”它。

22个人分为两个11人的班,其中一个班操和运输机枪,另外一个班负责弹药,马匹就是用来运输弹药和机枪的。

而且九二式重机枪只有步兵大队以上的作战单位才会配有,里面会设立专门的重机枪中队。

由此可见这重机枪在当时有多么“高贵”。

那这俩重机枪为啥叫野鸡脖子呢?

风冷式重机枪嘛,依靠的是枪管或者套筒上的散热片来散热。

不管是三年式也好,还是九二式也好,这俩枪的套筒上都带有密集的散热片。

看着就像是炸了毛的野鸡。

因此在抗战中就被中国军人起名为“野鸡脖子”。

还有开枪的声音就像是啄木鸟在啄木头,所以在太平洋战争中又被美军称为“啄木鸟”。

四、

“拐把子”对应的也是两种枪。

一个是九六式轻机枪。

另一个则是九九式轻机枪。

咱先说九六式轻机枪。

也都知道,侵华日军的主力轻机枪是大正十一年式,也就是“歪把子”。

但这枪不伦不类的设计,使其可靠性差,经常出现故障,影响作战效率。

日军就急需一种新型轻机枪,用来取代十一年式。

后来对在中国战场上缴获的ZB26轻机枪进行了深度研究。

不仅发现了该枪的优点,还证明了确实比自家的“歪把子”要更可靠。

因此在1939年以ZB26为原型,研制出了九六式轻机枪。

这个九六式发射和歪把子相同的6.5×50毫米有坂弹药,使用30发弧形弹匣供弹。

结构虽然类似ZB26,但九六式上面的诸多元素,如枪管、双脚支架和导气系统依旧沿用类似大正十一年式的结构。

但6.5毫米口径的机枪威力终究是小,后来又研发了口径更大的九九式轻机枪。

那就接着说九九式轻机枪吧。

九九式在1936年问世,并列装日本军队服役。

至于结构、外形以及内部构造几乎和前者九六式相同。

最大的区别只是九九式的口径为7.7毫米,发射7.7×58毫米弹药。

在射程上和威力上都要比九六式强一些。

而且九九式在枪口前端还安装了喇叭状的消音器,这样可以减小战斗时枪口产生的火焰。

后期这枪还配备了光学瞄准镜,提升了远距离战斗的精准度。

不过这枪当年在中国战场使用的并不是特别多,而大部分都用在了太平洋战场上。

那九六式和九九式“拐把子”的外号是怎么来的呢?

原因就是在枪托上。

因为这种机枪模仿了ZB26,所以枪托不再像大正十一年式那样向侧面倾斜。

而枪托与枪身呈现一条水平线。

但并没有和机匣末端对齐,而是与握把末端对齐。

给人的感觉就像是从后面拐了个弯儿。

因此当年中国军人就给他起名为“拐把子”。

以上就是那四个绰号所对应的枪,如果文章哪块科普的不对,还希望懂得老铁给咱多多指点纠正,别忘了关注,继续给你们上干货!

14 阅读:4895
评论列表
  • 2024-05-30 15:44

    日本鬼子丧尽天良,屠杀了数不尽的中国人!

    湾岛七爷 回复:
    是人都知道,不用你说
  • 2024-07-14 00:19

    歪把子和九二式的子弹涂油,是枪身上有油壶油刷,进弹时【自动刷油】!不是装弹手手工刷油。[汗]

  • 2024-07-16 19:26

    这可怜的鬼子没有枪高?

  • 2024-08-08 22:12

    花舌头,碎嘴子

  • 2024-07-16 19:07

    哪个当年的你也不会制造[得瑟]

  • 2024-08-06 01:09

    。。

TSArmy

简介:每日持续更新原创内容,敬请关注吧,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