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白了,就是因为现在网上一大堆乱七八糟的女性频道小说,给人带来了错误的观念。
很多女生爱看的网络小说,一开口就是古代咋样咋样,闭口也是历史怎么怎么,但实际上她们对古代的宗法制度存在不少误会。然后呢,她们就基于这些误会,构建出一个天马行空的世界,紧接着就在那里面一通乱说。
在女频小说作家的脑洞里,古时那套严格的宗族规矩,居然能因为一个男人的心血来潮就给改了。
我碰到过很多没啥名气的女性频道网络小说,比如:
有个格格跟新考上的进士成了亲,可没想到,进士家里还有个从瓦舍带回来的女子,那女子在家欺负格格。后来,格格竟被赶出了家门,沦为了进士家的丫鬟。
这位皇室公主嫁给了一个位高权重的大臣,级别跟三公差不多。她嫁过去后,不仅得受大臣那些小妾的气,还被夫家的亲戚们各种抢东西。后来,公主生了个女儿,结果孩子被送到农村去养了。在农村,宗室的人对她也不好,老是虐待她。更过分的是,夫家的那些姑姑嫂嫂们,还打算找人来欺负公主的女儿呢!
有个丞相家的千金,说实话,感觉那丞相真是有点糊涂。他对家里出身名门望族的正房夫人,总是鸡蛋里挑骨头,找各种不是。他还想尽了办法要败坏自己大女儿的名声,结果还没成功。之后,他又设计陷害自己的亲闺女,原因竟然是因为他更偏爱小妾生的孩子!
咱们先不说妻子和小妾之间地位到底有啥大不同,就照那丈夫干的那些事儿,轻的也得全家掉脑袋,天子家的血脉哪容得他随便侮辱,连带着那驸马的祖宗八辈都得跟着倒霉。
在女频网络小说里头,同族姐妹间常干的事儿就是互相抹黑。这事儿要是搁古代,哪户人家有女子出了轨,她那些姐妹多半也会因家风问题被一块儿指责。你以为这是在你们宿舍,建六七个聊天群互相吐槽啊?
黛玉出身于清白世家,要是做妾的话,那对方怎么着也得是个阿哥级别的才行。
你身为一个中等家境的贾府,居然要把她收为小老婆,这简直就是侮辱人,是把好人往坏处逼,这样做小心全家遭殃,会被杀头的。
A说,女频小说里写的那种豪门千金外嫁怕被欺负的事儿,跟爱妾欺负正房、公主给人当小妾、还有把好人家姑娘贬低成下人,那可不是一回事儿。按照古时候的那些家族规矩,豪门千金嫁出去后过得不开心的确实不少,因为这婚姻跟爱情没啥大关系,主要就是为了多结交些势力,建立个联盟啥的。
豪门千金受的委屈,那可是“正规渠道里的受气包”。就像书里写的王夫人,她是贾家的大小姐,给贾府生了长子,还有个女儿是皇上眼前的红人,亲哥哥更是京城里的五品大官。但即便如此,在大观园里,她还是受了不少窝囊气。比如说:
女儿进了皇宫后,我那大儿子又早早地没了,就剩下一个小子,还被贾家宠得啥也不会。老公还在外面乱来,有了两个外面的孩子。贾母也看不上我那儿子,说他笨头笨脑的,不惹人喜欢。
但问题就出在这儿:上面提到的那些欺负人的行为,其实都没越过规矩的线,都是在规则边缘游走,踩着红线和底线走钢丝呢。
要是女频作者来构思:贾政为了让赵小妾提升地位,对宝玉下狠手,让他没了命。之后,赵小妾在家中就开始发号施令,那些丫鬟仆人们也天天在正房夫人面前得意洋洋,炫耀权势,这难道是一码事吗?
B:很多人觉得网络文学嘛,不用太在意那些细节,看得过瘾就好。
不过,网络小说嘛,确实是想方设法要吸引眼球,改一改历史也不是不行,但总得有个自洽的逻辑,别回头自己把自己给拆台了呀。
很多女频小说里,一开始非得搞个嫡庶分明的规矩,说嫡出的小女儿能嫁给大户人家,庶出的大女儿连普通读书人都配不上。可他们自己定的这规矩,没多久就因为家里男人的一个念头,大女儿和小女儿的地位就彻底反了。按他们自家那套宗法,本该是长女嫁给大户人家,结果家主心思一转,连书生都不让配了。这规矩定得这么死,到底是逗谁玩呢?人家亲家又不是笨蛋。你就不能加个情节,说用啥正式文书通知对方家主吗?或者让长女因为犯了大事,在县衙的监督下,废掉长女身份立幼女也行啊。
要是打算改,那就别自己打自己脸嘛。
C:给那些不太清楚的现代人简单说说,古代宗法制度是个啥。其实吧,古代宗法制度啊,就是古时候人们用来规定家族内部关系和地位的一套规矩。那时候,家族里的大事小情,比如谁当家、财产咋分、继承权归谁,这些都得按宗法制度来。它就像是个家族里的“宪法”,大家都得遵守。简单来说,宗法制度就是强调家族辈分和血缘关系,根据这些来确定每个人在家族里的位置和权力。比如说,长辈的话那就是金口玉言,小辈们得听着;还有啊,嫡长子那就是家族的继承人,其他孩子都得靠边站。所以啊,古代宗法制度对于那时候的人来说,那可是至关重要的。它让家族里每个人都清楚自己的位置和角色,大家各司其职,家族也就能和谐稳定地发展下去了。
大儿子在给客人倒水时,一不小心把水杯给打碎了。老妈听到动静赶紧跑过来查看大儿子的情况,结果自己没注意脚下,踩到碎杯子片上了,脚被划了个大口子,流血不止。因为没有及时处理好伤口,老妈就这样没了。大儿子因此被判了个“不小心害死老妈”的罪名,秋天的时候就得被处决。
哥哥跟亲妈吵架,亲妈一气之下跑去官府告状,还叫弟弟带着哥哥去。路上,哥哥求弟弟放他一马,弟弟很纠结,只能劝哥哥去跟妈道歉。可哥哥觉得没希望了,直接跳进了河里。结果,弟弟被判了死刑,宗法上说这是逼哥哥跳河的罪。这家以后可能都没后人了,就算有,估计也得被牵连。
根据法律规定:要是两个成年人闹矛盾,其中A成年人让自己儿子去羞辱B成年人,不管谁对谁错,A的儿子都得受到砍头的惩罚。要是A的儿子不听A成年人的话,那又要被判为不孝顺,不尊重父亲的命令。
3、家里长辈给弟弟安排了相亲,可还没等到两人结婚,弟弟就走了。之后,家里就让哥哥接了弟妹的手。过了几年安稳日子,这事儿不知咋的就被人捅出去了。两边的父母都遭到了重罚,被关进了大牢,那里面的日子苦得很,跟丢了半条命没啥两样。
下面这本书里收的全是上面提到的那些案子,都是从清朝县衙里的真实事情挑出来的,没有一个是家里自己解决的惩罚案例。
宗法制度可不是村里那户男主随便就能说了算的事儿,你想得太简单了。其实啊,村里的族长早就和官府串通好了,这些规矩都被写成了正式的条文。
上面说到的那些家里的顶梁柱们,像那个急着去看孩子伤得咋样的妈妈,还有跟大儿子吵架的那个妈,再就是那个忙着给哥哥找媳妇的爸妈,他们真能乐呵起来吗?
一旦触犯了官府的律例,那就是老祖宗定下的规矩,动不得的,你以为我在跟你开玩笑吗?那可是要用你的性命来树立官府的威严。谁会管你呢?
别扯什么架空历史来定规矩,到最后你只会被人当成待割的韭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