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陆离不开富士康,这些年是我在给大陆赏饭吃”这是富士康创始人郭台铭曾说过的话,如今决定把“饭碗” 端走了!
近期富士康的一则消息冲上热搜:宣布投资7亿美元在印度建设新的代工厂,富士康的这一决定将会为印度带来53000个工作岗位。另外还表示未来十年内将会持续加码投资,规模将会达到10万个员工。为此,郭台铭直接关停大陆20多家工厂,解雇大陆员工超32万名。
值得注意的是,富士康计划在2026年前,将电子制造以及半导体等3000亿美元的产能转移到印度。计划是为印度提供数十万的工作岗位,在2024年实现年产2000万部手机的产能。这也就意味着,富士康摊牌了,把未来押在了印度。对此有外媒称郭台铭把大陆的“饭碗”端走了!
众所周知,富士康已经与苹果深度绑定,有富士康消息的地方,必然会有苹果的身影。近几年,苹果一直在加速转移产业链,脱离大陆市场,把欧菲光等中企供应商踢出供应链就是最好的证明。
随着中美在经济、科技等领域的竞争不断升温,作为美国数一数二的科技企业,苹果一方面是出于规避贸易风险,迫于美国政府的压力,苹果已经开始有意识的转移以iPhone手机为首的生产线。作为苹果的“御用工厂”富士康必然会紧随其后,丝毫不会考虑产能转移给大陆市场带来上百万人失业的就业危机!
另一方面是因为,随着全球电子消费市场的萎靡,以及小米等国产品牌的崛起,苹果在大陆的市场份额逐渐被蚕食。尽管苹果凭借强悍的A系列芯片和闭环的iOS系统,依然可以觅的一线生机,但也只是暂时的。因为全球电子消费市场已经趋向饱和,加上苹果近些年来缺乏创新、配置拉胯、售后服务上的一塌糊涂,引得消费者频频吐槽。
尤其是苹果用户目睹了小米在处理小米11系列手机的售后方式后,纷纷开始抛弃苹果,转头拥抱国产。小米针对前段时间用户反馈的烧主板问题,小米主动承担责任,积极与用户建立沟通,给出了将质保延长至36个月的“终身保障”,因为当下普通人的换机频率普遍为两年左右。
同时,为了防止用户个人重要数据丢失,小米为用户提供了200G的云服务空间,用来储存数据。小米贴心的服务,不仅获得了用户的一致认可,连人民网都发文对其赞美。
正是小米、华为等国产手机在硬件配置、性能上的提升,以及三星因为售后问题败走,让库克意识到危机。对此,苹果不是改变对待用户反馈的服务态度,而是选择加速脱离大陆市场,这引起了富士康等苹果供应链集体跟随转移的效应。
其实,当下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企业与市场是相辅相成的,企业制造产品经过市场卖出换成资金,可以更好的向先进领域进发,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给予市场回馈。苹果、富士康与大陆市场就是这样,尤其是富士康的崛起,离不开大陆快速发展的优惠政策和庞大的人口红利。
虽然,印度相比大陆市场劳动力更为廉价,富士康去投资建厂的人工成本更低,但印度员工普遍素质不高,没有完善的工业设施,水电等基础设施不完善。甚至一些核心机械和电子配件都要大量从中国大陆进口。
可以预知,富士康跟随苹果,把未来押在印度市场,并不是正确的决定,以印度目前的产业设施想要达到中国现在的水准,绝不是三五年就可以完成的。虽然在郭台铭看来,自己去印度投资建厂同样是“赏饭”给印度,但基于印度不完善的基础设施,富士康可能连“赏饭吃”的机会都没有,最终的结果也会是灰溜溜的请求回归大陆市场。对此,你们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