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县汉画像石拓片晋京展于8月25日在北京81美术馆展出

梅洛艺术 2018-08-26 20:26:11

为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8月25日,由中国汉画学会、中共萧县县委、萧县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萧县汉画像石拓片展”在北京81美术馆隆重开幕。

中国汉画学会会长、国家博物馆原副馆长陈履生先生讲话

中央统战部原常务副部长、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朱维群同志讲话

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设计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王中教授讲话

中共萧县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总工会主席丁勤华同志致辞

萧县县政府副县长李建明同志宣布展览开幕

中国汉画学会会长、原国家博物馆副馆长陈履生先生;中央统战部原常务副部长、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朱维群同志;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王中教授分别讲话,萧县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县总工会主席丁勤华同志致答谢辞;萧县县政府副县长李建明同志宣布展览开幕。

开幕式现场

萧县是一个有着三千年建城史、两千年郡县史的皖北名城,汉兴腹地的独特地理位置,使得保留有大量汉墓遗存。近年来,萧县境内抢救挖掘大型汉墓群数处,发掘汉墓数百座,这些汉墓里出土的近千块汉画像石,为研究当地文化艺术起源提供了珍贵资料。

丁勤华部长陪同董宜胜将军参观展览

萧县宣传部副部长赵阶合陪同朱维群部长参观展览

中国汉画学会会长陈履生对萧县汉画展给予高度评价

朱青生教授、王中教授现场交流

汉画像石被誉为“敦煌前的敦煌”,是研究汉代历史的大百科全书,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和艺术、美学、建筑、宗教、民俗等综合研究价值,有着广泛深刻的文化内涵、美学情趣和审美理想。 萧县出土的汉代画像石地域特色鲜明、表现手法多样、艺术风格独具,有着丰富多样的题材内容,涉及生产劳动、神话故事、珍禽瑞兽类等6类,雕刻技法包括阴线刻、弧面浅浮雕、高浮雕等,为研究两汉时期的文化、经济、习俗及绘画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也为研究当地文化艺术起源提供了珍贵资料。

光明日报社记者采访陈履生会长

王中教授接受媒体联合采访

朱青生教授接受媒体联合采访

近年来,在萧县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萧县汉画研究成果丰硕,汉画像石更是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和利用。目前,萧县拥有汉画像石陈列馆和汉画学术馆两座主题馆,其中,萧县博物馆等公立机构通过博物馆来保存、展示和推广汉代画像艺术和其它历史文化,发挥了主流的重要作用。而民间收藏也有一定的规模,其中通过题跋而加强了与当代文化名人以及著名书画家的联系,将传统的拓片收藏与交流带到了一个新的层面。

现场报道媒体

“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萧县汉画像石拓片展”展期为8月25日至8月31日,共展出汉画像石拓片100幅,其中萧县汉画像石陈列馆官方藏品50幅、萧县汉画学术馆民间藏品50幅。这100幅拓片不仅展示了萧县汉画像石的精彩、文化底蕴的厚重,还展示了萧县县委、县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在文化资源保护和利用上的积极态度和作为,也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近日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的“兴文化、展形象”的具体实践。同时,也必将进一步扩大萧县汉画像石的社会影响,提升萧县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观众参观展览

参展观众用手机记录汉画之美

0 阅读: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