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赚特赚,让俄罗斯生了别的心思?关系再铁有件事也不得不防

吕璐观世界 2025-02-22 13:39:28

眼看中方在俄赚到盆满钵满,俄方生出了别样的心思?这也给我们提了个醒,就算关系再好,有件事情也不得不防。

俄罗斯工业和贸易部部长阿里哈诺夫

近日,俄工贸部长阿里哈诺夫在一次会议上,公开指出多个中国品牌卡车的质量问题,称这些车辆存在严重缺陷,甚至不应该允许上路。他主张对进口车加强认证和合规性检查,这些措施将限制中国车在俄市场份额的继续扩大。同时,俄政府也在提高报废税率、收紧进口渠道等方面采取行动。

俄方这一连串的措施,显然将削弱中国车在俄的竞争力,让人不禁思考,俄方这是在看到中企赚得盆满钵满后,生出了别样的心思?其实仔细想来,俄方对中国汽车设防的举动,似乎并不让人感到意外。

自2022年俄乌冲突以来,中国车企迅速填补了西方汽车品牌撤出后留下的市场空白。在短短数年间,中国品牌的市占率实现了飞跃,从不足10%攀升至超60%。同时,2024年中国汽车在俄销量达157.1万辆,同比增长48.4%。

俄罗斯汽车

随着中国品牌在俄罗斯的市场份额不断扩大,俄部分人士的担忧情绪渐显。俄罗斯最大的武器制造商之一,俄罗斯技术公司的总裁切梅佐夫,便对这种局面表示不满。他呼吁克宫采取措施保护当地汽车产业,因为他拥有的拉达(Lada)品牌正面临中国车企的强烈竞争压力。

面对这一情况,俄方开始采取一系列具体措施,限制中国进口车辆的市场渗透。自去年10月起,俄罗斯大幅提高了车辆报废税率,通常来说这一措施只会影响外国品牌,因为俄罗斯本土品牌总能找到规避税率的办法。

此外,俄罗斯还加强了平行进口的限制,不再允许中企通过中亚等国中转,来规避关税。这些政策都在实质上抑制了中国车企在俄的市场扩张。

俄罗斯本土品牌汽车

分析认为,俄方的措施也并不全是为了打压中企。事实上,俄罗斯在某种程度上希望通过倒逼机制,实现“市场换技术”的目标,从而促使中企将更多的生产环节本地化,从而增加俄罗斯国内的就业机会、增强俄本土品牌的技术能力。

这招可谓是一石二鸟:一方面保护本土产业免受外来竞争的冲击,另一方面则希望借机提升俄方的汽车制造能力。这也给中企提了个醒,就算中俄关系再要好,涉及切身利益的事情也不得不防,多一手准备才能从容应对。

在俄销售的中国汽车

不过,实际上对于中国车企而言,更大的风险并不在于俄方政策的直接影响,而在于潜在的市场的变化和地缘政治的影响。尤其是受俄乌战争的影响,俄罗斯市场的环境正变得越来越不可预测。总部设在莫斯科的欧洲商业协会汽车制造商委员会预测,今年俄汽车市场可能会萎缩约15%,这对依赖该市场的中国品牌来说无疑是个不小的挑战。

此外,行业内部的激烈竞争也是中国车企面临的难题之一。在大量中国品牌进入俄罗斯市场后,各品牌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这种情况下,部分企业的利润率可能会受到挤压,而价格战的加剧也可能影响长期的市场布局和品牌价值。

1 阅读:195
评论列表
  • 2025-02-22 21:33

    俄本来就不什么好东西,乌克兰卖点武器给中国还各种恐吓阻拦呢。对印度就大方的很要什么给什么。苏35也不是问题,你看我们怕是头磕破它也不会卖

吕璐观世界

简介:【唯有观世界 才有世界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