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万没想到,美国太空实验所产生的碎片,可能在未来10年内撞击地球,而且从这一份研究来看,还不知道具体的撞击时间点,具体的地点。
所以,这样的话,现阶段大家可能只会说——任何地方都有可能看到这一幕的出现,具体可能需要进行相关性的跟踪才可以知道,那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下面就详细来看看,不得不说,任何太空的危险都存在,而且地球也比想象的要危险很多,所以,如果这个事情已经到来,那人类只有加强太空的预警才行。美国太空撞击实验:产生300 万个碎片首先说明一下,这一项实验其实没有多大的问题,也算是对人类具有帮助的,什么太空实验?
那就是——双小行星重定向测试(DART) ,这是为了防止未来地球可能出现小行星撞击地球的情况,因为一旦小行星撞击地球,将可能是全球性的灾难。
所以,为了避免这样的问题发生,就开启了这一项双小行星重定向测试(DART) ,这一项实验是在2021年进行发射深空执行的,这也是美国航天局首次开展测试小行星轨道偏移技术的任务。当然,站在全球范围来讲,这也是人类首次执行这样的任务。
DART航天器主体尺寸与一辆小汽车相当,两侧各有一个完全展开后长约8.6米的太阳能电池板,借助其搭载的高分辨率摄像机和自动导航系统,在“双胞胎”小行星系统距地球约1100万千米时,DART以每秒约6.6千米的速度撞向目标小卫星。
当然,在2022年的时候,这一项耗时7年、花费21亿的美国航天器,的确也成功撞击了小行星,撞击之后,的确是减慢小行星的速度,以改变其轨道。然而呢?在撞击之后,DART任务科学家、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的安迪·里夫金表示,迪迪莫斯和迪莫弗斯(也就是撞击对象小行星)都不会对1100万公里外的地球造成任何威胁。
不知道这是针对小行星本身,还是它可能出现的“连带”效应说的,但现阶段的这一份研究,指出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个小行星撞击之后的后续,可能带来问题出现。
这一项研究明确说明了,这一项美国主导的太空实验,产生了300 万个碎片,并且对地球具有威胁可能性了。
只不过这件事情是意外,也可以说并不意外:
意外就是——说对地球没有任何的威胁(不明确说的那一部分),这项研究给出的结果是,产生的撞击碎片对地球威胁又有可能出现威胁。
不意外——那就是本身从常理上来讲,在太空相互撞击之下,就会产生碎片,但也没有公开进行研究该问题,至少这方面的消息可能还是比较稀少的。
所以,DART任务是取得了成功。
但是从新的研究情况来看,产生的300万个碎片,该研究被《行星科学杂志》接受发表。
那这威胁程度也不大?事实情况是如何呢?下面继续看。研究:碎片可能在10年内撞击地球,火星没错,如果是碎片撞击火星无所谓,毕竟上面没有人类生存,没什么影响,但是撞击地球,那肯定是威胁性较大的,而且这个威胁程度是根据太空碎片或者小行星的大小来进行衡量的。
从人类理论研究给出的结果来看,地球曾经就遭遇了小行星的撞击,并且也带来了很大的威胁。如1908年,现俄罗斯西伯利亚通古斯河附近爆炸事件,爆炸摧毁了该地区面积达2000平方公里的针叶林,推倒了约8千万棵树,科学界普遍认为,通古斯大爆炸是一颗直径65米左右的石质小行星引发的。
还有就是小行星撞击地球,导致恐龙灭绝的理论说明等等,这都说明了,如果小行星撞击到了地球,那肯定是威胁很大。
而从这一次的太空实验资料来看,撞击的小行星不大,其迪莫弗斯是一对双小行星的成员,围绕小行星迪迪莫斯运行。
迪莫弗斯直径约为160米,迪迪莫斯直径约780米,两者中心点相距1.18千米,以11小时55分钟的周期相互绕转。
所以,在撞击之后,就算是分解成为了小行星碎片,对于地球来说,就算是在碎片可能在10年内撞击地球,火星,而对于地球来说,其理论性的威胁应该不大,因为地球还有保护层,可以为人类做防御。
通过研究的情况来看,的确也是如此。
因为“LICIACube 提供了碰撞后喷出物锥体形状和方向的关键数据,在这些数据模拟中,这些颗粒的尺寸范围只是从 10 厘米到 30 微米,其中下限代表了使用现有技术在地球上能够产生可观测流星的最小尺寸,上限受到以下事实的限制,只能观察到喷出的厘米大小的碎片。
所以,他们的结果表明,其中一些粒子将在10年或更长时间内到达地球和火星,具体取决于它们在撞击后的运动速度。
例如,以低于 500 米/秒的速度喷出的粒子可以在大约 13 年内到达火星,而以超过 1.5 公里/秒(5,400 公里/小时;3,355 英里/小时)的速度喷出的粒子可以在短短7年内到达地球。
然而,他们的模拟表明,可能需要长达 30 年的时间才能在地球上观察到这些喷出物。
但是介于现阶段观察的的碎片,其中研究者——米兰理工学院研究员埃洛伊·佩纳-阿森西奥表示,如果这些碎片到达地球,它们不会对地球构成任何大威胁,撞击地球的时候,预计它也会被“消掉”
由于它们的体积小、速度快,会在大气中燃烧殆尽,从而在天空中形成“一道美丽的光带”,所以,大气层会对地球具有保护作用。
不过,这些碎片没有什么影响,但是对于未来来说——小行星或者较大的太空岩石来说,人类进行防御也是必须加大的,而且我国也在增强这方面的监控,建立了相关性的仪器。
中国复眼能提前锁定1.5亿公里外没错,中国复眼的出现,可以说也是专门为地球“防御”做一部分准备的,也是提前进行对地球具有威胁的小行星或者太空岩石进行监控。
而整个工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也就是一期项目,主要进行关键技术验证,目前已获得月球正表面局部三维雷达图像,初步验证了对深空目标三维雷达成像的可行性。
第二阶段、计划建设25部30米口径的高分辨率分布式雷达,将能探测距地球750万公里内潜在威胁小行星,约为现有金石雷达系统探测距离的两倍。
第三阶段、将有上百部雷达,可看到上千万公里外足球大小陨石的运行轨迹。有了这双“火眼金睛”,对地球有威胁的小行星将无处遁形。
按照我国已经执行的情况来看,“中国复眼”已经完成第一期工程的安装调试和开机观测工作,并且成功拍摄出国内首张地基雷达三维月面图。
在2023年,“中国复眼”二期项目在重庆市云阳县龙角镇中洲岛开工建设,该项目占地面积300余亩,计划于2025年建成25部30米孔径雷达。
届时可实现对千万公里外的小行星探测和成像,为我国近地小行星撞击防御和行星科学研究提供重要支撑。然后就是三期工程建设之后,“中国复眼”就是具备三维成像/形变监测的深空探测雷达。
“中国复眼”三期工程计划探测距离将达到1.5亿公里,差不多是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具备内太阳系天体高精度主动观测能力,将高分辨率观测近地/主带小行星、月球、金星、火星、木星等。
所以,在三期工程建设完成之后,就能提前锁定1.5亿公里外,并且知道对地球可能带来的威胁,这也说明了——“中国复眼”将为人类规避外太空小行星撞击风险提供更强大的技术支撑,这是绝对性的好消息。
那人类真的可以彻底防御小行星撞击地球吗?其实,对于现阶段人类的技术来说,虽然撞击实验非常的成功,但是对于这一项技术来说,其实还需要更多的时间去磨合才行,所以,防御小行星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对于短期预警小行星。
从现阶段来看,也没有特别有效的防御方法。
那么人类也只能从侧面来改善这个问题,就如我国的复眼在进行锁定可能对地球具有威胁的小行星之后,可以提出预警,然后预留出多的时间进行准备,然后实现防御。
这个可能需要全球一起来努力才行,因为这是人类共同需要面对的,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国际合作,才有望在小行星防御领域取得更多突破,为全球应对小行星威胁做出我们的努力,包括中国也是如此。
而现阶段通过撞击改变其运转的情况,来改变起轨道,也算是已知最具有效果一种方式了吧,未来或许会发现出其他的方式,但现阶段也还没有这样的情况看到。
所以,人类在防御小行星方面,有进步,但要彻底解决这个问题,还没有肯定该事情,可以完完全全做到。
就如上面提到的,未来如果是更大的小行星往地球而来,就算是可以撞击改变其轨道,要是产生大的碎片到地球来,这容易是威胁,这也说明了可能地球的防御要从多个方面一起来才行,并且是多层防御才能达到一种很好的效果,这就是大概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