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如同一条奔涌不息的河流,在历史的长河中蜿蜒流淌,有的家族昙花一现,迅速湮灭在历史的尘埃中;有的家族则绵延千年,历经沧桑却依然生生不息。
而有这么一个家族,到如今仍生生不息,且家族中诞生了很多知名人物,这便是钱氏家族,翻看钱氏家族的兴盛能发现钱家并非简单的运气使然,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那么,钱家究竟是如何做到人才辈出的呢?其实,一个择偶标准,我们就能找出一些不为人知的秘密。
吴越提到钱氏,我们最早可以追溯到五代十国时期的钱镠,他不仅是吴越国王,还是江南文化的奠基人,更是钱家家训的创始人。
要说钱镠,小的时候就对武术情有独钟,但成年后他的武术没有一席之地,为了生存,他只得卖私盐,在他24岁那年,他的武终于有了一席之地。
那个时候,他投入军队,加入了董昌的军队,凭借着他的英勇,在多次的战役中屡战屡胜,尤其是在平定黄巢起义中以少胜多,成功迫使黄巢退兵。
而钱镠和董昌的关系,也是钱镠一生中重要的存在,董昌是钱镠的直接提携者,钱镠在董昌的提拔下,逐渐成为董昌集团中的重要人物。
钱镠在多次战役中表现出色,帮助董昌平定了多起叛乱,逐渐获得了董昌的信任和重用,光启三年,董昌因其功绩得以擢升为越州观察使,与此同时,钱镠接过杭州刺史这一要职。
在此之后,钱镠的雄心壮志愈发彰显,他不断扩充自身的势力范围,逐渐掌控了浙西地区,而钱镠和董昌的关系也逐渐恶化。
乾宁二年,董昌因心境狭隘、妒贤嫉能、迷信和急功近利等原因,最终背叛朝廷,自立为帝,这一叛逆之举引发了轩然大波。
钱镠在多次劝说无效后,最终不得不秉持着对朝廷的忠诚,毅然率军讨伐董昌,在这场激烈的战斗中,钱镠展现出了卓越的领导才能和坚定的决心,最终成功平定了叛乱,董昌在被抓押回杭州途中投河自尽。
唐昭宗有感于钱镠的功绩,对钱镠予以加封,使其成为浙江东道招讨使、彭城郡王,逐步巩固了自己的地位。
钱镠并未因此而满足,他继续开疆拓土,扩张势力,在乾宁三年,钱镠被任命为镇海、镇东两镇节度使,至此,正式确立了他对两浙地区无可撼动的统治权。
后梁建立之际,天下局势愈发混乱不堪,各方势力纷争不断,在这样的动荡环境中,钱镠的统治地位却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
他奉行“保境安民”的国策,奠定了如今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基础,比如修建杭城、筑捍海塘、疏浚西湖、兴修水利、发展农桑、收抚流民等。
正因如此,吴越地区在五代十国的乱世中脱颖而出,成为了一个相对安定、经济繁荣的区域,在钱镠的精心治理下,吴越国历经风雨,延续了72年之久。
而钱镠除了治国外,对钱家家族也有一套自己的家训,翻看历史画卷,其实能流传至今的家训少之又少,钱镠的家训就算的上一个,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钱氏人。
那么,钱氏家训究竟有什么影响呢?
家训的传承与影响如果翻开百家姓,你会发现,赵钱孙李为前四,因为百家姓是北宋时期完成的产物,那个时期的北宋帝王为赵匡胤,所以赵为一自然不说,而钱则排名第二,足以看出钱氏的地位仍在。
不说远了,就往近的说,要说中国近代的第一望族,那不得不提钱氏,在我国近代史上,钱氏出了一个诺贝尔奖得主,两位外交家,四位国学大师以及十九位院士。
其中,像我们熟知的三钱——钱学森、钱伟长、钱三强,包括钱玄同、钱钟书、钱其琛、钱穆、钱基博等等全都是钱家的人。
那么,钱镠究竟留给了钱家哪些财富呢?
其实,钱镠留下了两份训诫,一份为《武肃王八训》,一份为《武肃王遗训》(武肃王即钱镠),1924年,这两份训诫经过钱文选的完善,最终形成了《钱氏家乘》。
涵盖了个人、家庭、社会等多个层面,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重要性,其中,勤俭、廉洁、重视教育是其核心内容。
钱氏家族的后人,无论身处何种职位,都严格要求自己,廉洁自律,不贪图享乐,这种高尚的品德,赢得了社会的尊重,也为家族赢得了良好的声誉。
家训,就像一颗种子,深深地植根于钱氏家族成员的心中,代代相传,生生不息,它不仅塑造了家族成员的个人品格,也凝聚了家族的向心力,成为家族持续兴盛的精神支柱。
择偶观的独特之处而家族的延续,更离不开婚姻的纽带,择偶观,直接影响着家族基因的传承和家族文化的延续,钱氏家族的择偶观,与其他家族有所不同,他们并不追求门当户对的传统观念,而是更加注重配偶的品德和才学。
“娶媳求淑女,勿计妆奁;嫁女择佳婿,勿慕富贵”,这句家训,清晰地表达了钱氏家族的择偶标准,他们认为,一个贤良淑德的妻子,一个才华横溢的丈夫,比丰厚的嫁妆和显赫的家庭背景更为重要。
这种择偶观,体现了钱氏家族对优良基因和家族文化传承的重视,我们就以钱镠第三十三世孙——钱学森来看。
钱学森与夫人蒋英,正是钱氏家族择偶观的典型案例,蒋英出身名门,父亲蒋百里是民国时期著名的军事理论家,她本人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音乐家,在声乐领域有着很高的造诣。
蒋英不仅拥有良好的家世背景,更重要的是她具备高尚的品德和优雅的气质,她与钱学森并非简单的门当户对,而是建立在共同的价值观和精神追求之上的。
蒋英对钱学森的事业给予了无私的支持和理解,在钱学森回国后,她放弃了自己的音乐事业,全身心地投入到家庭生活中,为钱学森的科研工作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