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露地的豆角在种植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进入结荚期豆角出现的落花落荚现象。
这个现象出现并不是因为农户所种植豆角品种问题,而是由气候条件以及虫害侵袭的不利影响。
其实从气候条件上来说,在六七月份的时候温度逐渐升高,降雨量也随之增加,湿热的天气使虫害逐渐开始频繁的出现在田间。
而最主要影响豆角落花落荚就是虫害,大多数炒豆角的农户不知道在豆荚成型之前,田间那些虫害主要是什么,但也可以想象得到,跟天气是密切相关,那么在这样比较潮湿的环境中最常见的虫子自然就是螨虫或者蚜虫等,而他们无一例外全部都是肉食动物。
主要害虫。豆荚成型之前主要的害虫就是蓟马,成荚之后主要有豆荚螟,一直到采摘的时候都非常招人讨厌。
蓟马是很小的虫子,背部有棕色斑纹,故称为蓟马,光凭肉眼是不容易发现,一般3~4mm就能发现,而且它只在背部有膜翅膀,腹部有粉末状翅膀的布满卫星孔眼,是蓟马特有的标识。
莴苣蓟马和黄瓜蓟马是资源竞争之间产生的一个物种分化,是一种生物隔离现象。
这意味着他们之间不能完美的进行交配,在物种已经分化之后,每一种蝗虫的品种含有一些针对性的特征,如莴苣蓟马主要危害黄瓜茄子,黄瓜蓟马主要危害莴苣。
然而它们之间却有一个重叠的攻击目标,就是豆角,二者都能够对豆角形成一定威胁,但是以莴苣蓟马对豆角危害最为严重,这也可能是因为品种对于攻击目标之间的差异性。
蓟马在豆角作物生长期间,会迅速发酵,并通过注射唾液来获取样本和特征,同时也会将其唾液中含有的一些致病因子注入到豆角作物体内。
致病因子在豆角作物体内会迅速繁殖并产生大量制造病菌,这些病菌会使豆角作物产生一些症状,比如枯萎、萎缩、甚至死亡等。
另外,蓟马还会诱发一些特殊的症状,有时在豆角作物上会形成白色不规则斑块,当这些斑块逐渐连成不规则形状后,会形成褐色斑点。
这些斑点实际是蓟马导致豆角作物体内细胞死亡后缺乏光合作用形成的。
他们所造成影响不仅是导致豆角作物光合作用降低,而且还可能诱发大规模的病情爆发,从而进一步降低豆角作物的生长速度,所以这些斑点不仅影响美观,还直接影响豆角产量。
而导致这些现象发生的罪魁祸首就是小小的蓟马们。
相较于蓟马体积并不算大的豆荚螟就显得比较高调了,在豆荚形成之后,它们就会开始频繁地出现在田间。
但此时已经比较晚了,由于是进食阶段,所以很容易形成不合格情况,影响到农户销售豆角。

豆荚螟幼虫体型相对较大,长约1.5~2cm,并且会随着生长而变大变肥,因此,在它们活动的时候,不难在田间看到它们的身影。
它们以绿色为主,但背部和腹部通常会有一些棕色斑点或者条纹,前胸部位会略微凸起,有时还会有一些褐色斑点,看起来比较扎眼。
老鞘体则呈现浅褐色,这些特征对于识别非常重要。
主要出现在第一果荚上的叶片,并且会在第二果荚上留下粪便囊,这些粪便袋看起来像小黑点,呈现出深色或黑色,并且距离相对较近。
所以如果在田间发现这种情况,就能够确认豆荚螟幼虫正在活动。

防治虫害最有效的方法人工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结合使用是最有效的方法。
当然农药防治方法存在更大的不确定性,但是如何撒药才是关键因素之一,撒药的时间一定要选准,可以挑选在早晨或傍晚的时候,它们更喜欢生活在一个阴暗潮湿的环境中,不易被发现。
因此选择早晨或傍晚的时间喷洒药剂,可以最大程度地覆盖到害虫身上,同时这种时候喷洒药剂的时候还能避免风沙和阳光直射,以保证药剂能更好地渗透进害虫体内。
喷药也需要注意技巧,在喷药时尽量让喷雾剂雾化细腻,以提高药剂附着力,使药剂能够附着在更多地方到达更多隐藏处,更好地灭杀害虫。此外,喷施时应注意控制喷嘴与植物表面的距离,以确保喷雾均匀且覆盖充分。

即使使用了广谱性药剂,也可能仍然对一些抗性产生抗拒,因此可以考虑尝试使用一些针对性的药剂,如噻虫嗪、阿维菌素、甲维盐等。其次,不同的药剂之间应进行交替使用,因为不同药剂之间具有一定互补关系,可以增强防治效果。

密切监测豆角田间环境,及时发现害虫并采取针对性措施,这一点尤为重要。可以利用太阳能式杀虫灯或其他诱捕器引导并捕捉害虫,同时定期检查和清理田间,以减少寄主植物树林等对害虫滋生的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地区可能面临不同气候条件下的害虫威胁,因此可以与当地农业部门或专家合作,制定适合具体环境条件和生物群落特点的综合防控管理方案,以提升防治效率和精准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