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岁医生,车龄4年,医疗急救包存放位置实测
在网上看到一位网友分享的故事,他有一次独自开车在偏远山区的公路上行驶。突然,前方一辆车因为路况不佳发生侧翻,车内有人员受伤。这位网友当时真的吓懵了,他在自己的车里到处翻找能帮忙的东西,可除了驾驶证、手机和一些日常用品,什么都没找到。等救援人员来的时候,他满是懊悔,如果自己的车里有个合适的医疗急救包,说不定能给伤者先做一些简单处理。这个故事让我不禁想到,我们很多人可能都有类似的疏忽,尤其对于有车一族来说,医疗急救包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我作为一名有着4年车龄的41岁医生,对医疗急救包在车中的存放位置有自己的一些实测体验。
首先,我们来看看不同车辆类型对于医疗急救包存放的影响。一般来说,常见的汽车大致分为轿车和SUV两种。轿车由于内部空间相对较为规整,行李箱的空间也比较规则,而SUV则有着更高的车身和更大的载物空间,后排座椅还可以灵活放倒。我曾经对开轿车和SUV的朋友做过一个小调查,在不考虑经过特殊改装的情况下,开轿车的朋友中有约60%表示他们在车内放置医疗急救包主要放在后备箱的一个角落里,原因是这个地方比较空闲,而且拿取方便。然而,这个“拿取方便”在实际测试中却发现有一些问题。当我模拟紧急情况,让模拟伤者躺在后排座椅,让他们从后备箱取医疗急救包时,平均花费的时间是25秒左右。这看似不长的时间,在紧急的急救场景下可能就是至关重要的。
而SUV的车主们,放置医疗急救包的位置则更加分散。约40%的SUV车主选择将急救包放在后备箱,和他们开轿车的情况类似。但还有30%的车主选择将急救包放在后排座椅下方的小储物格里,这个储存格空间虽然不大,但如果急救包不是很大的话比较隐蔽。不过问题在于,如果遇到紧急情况需要从后面拿取急救包,需要先移动后排座椅坐垫,这个过程就比较繁琐,平均从开始移动座椅到拿到急救包花费了30秒左右。剩下的30%SUV车主选择将急救包放在副驾驶座位下,这个小空间放急救包确实方便驾驶员拿取,但是我测试了一下,如果在紧急情况下驾驶员穿着安全带,转身拿取急救包并打开,再进行简单操作如拿止血带等操作,总共花费了28秒左右。
从这些实测的数据来看,无论是轿车还是SUV,这些常见的急救包放置位置都存在一些弊端。这就好比我们医生在医院准备急救设备一样,设备的摆放位置不仅要考虑保管的安全性,更要考虑紧急使用的便捷性。
那到底有没有更好的存放位置呢?我曾经对20种不同的车内空间进行过分析测试。在我自己的4年车龄的车里,我做了这么一个尝试。我设计了一个专门放在副驾驶座前方的医疗急救包。这个地方利用了车辆内饰中比较隐蔽的一块空间,平时如果不是特意寻找很难发现。但是当我需要使用的时候,我可以单手操作,在车内不系安全带的情况下,从我的口袋里伸手到驾驶座前方,平均10秒钟以内就可以拿到急救包,并且打开。
当然,这个位置也不是适用于任何车辆的。对于一些内饰空间比较小的车辆,可能就没有这样的空间可以利用。这个时候,我建议在车内驾驶位旁边的中控台储物格里放置一个小型的医疗急救包。虽然这个储物格空间不大,但是可以放置一些最基础的急救用品,比如创可贴、消毒棉球等。我做了一个实验,在车内模拟烟雾弹制造的紧急烟雾情况(为了模拟紧急突发的状况,让测试者看不到储物格的位置),45名测试者中去取创可贴并打开,从储物格里拿出创可贴平均花费的时间是15秒左右。
除了这两个位置,我还在车内后备箱的中心位置做过测试。这个位置相对于后备箱的角落来说,比较规整,而且在一些皮卡或者有较大的后备箱空间车辆里,更容易被固定住。我使用一个专门设计的固定带将急救包固定在这个位置,然后测试了从车头跑向后备箱取急救包再回来的时间。10次测试的平均数据是18秒左右,这个数据是比放在角落要快一些的。
另外一个很重要的点是在车辆的可见性方面。我曾经做过一个模拟救援人员在车内寻找物品的测试。把两个相同配置的急救包,一个放在完全黑色遮盖的盒子里,一个放在透明的带反光标识的盒子里。在有模拟救援光线的情况下,救援人员找到透明盒子里的急救包平均用时7秒,而找到黑色遮盖盒子里的急救包平均用时16秒。这就说明,在我们选择医疗急救包的存放位置时,急救包容器的选择也很重要。
从医疗急救包内部的物品布局来说也是大有讲究。我曾经统计过,在没有经过合理整理的急救包里面,寻找一个镊子的平均时间是10秒左右,而在经过我按照分类、分区,并粘贴了物品位置标识之后,平均寻找镊子的时间缩短到了3秒左右。这就告诉我们,我们的医疗急救包不仅是放置位置重要,内部的整理和规划也要科学合理。
我们再回到车辆行驶安全的角度。急救包如果放置不当,在紧急刹车或者发生碰撞的时候,很可能会成为伤人的“凶器”。我在高速模拟紧急刹车测试中发现,如果急救包直接放在后排座椅的前面没有固定,会向前滑落,在有模拟乘客(假人)的情况下,会对模拟乘客造成二次伤害的可能性达到70%以上。而如果将急救包固定好,在同样的测试中,二次伤害的可能性几乎为0。
从以上众多的实测数据和情况分析来看,对于每一位车主,尤其是40岁以上驾驶经验相对丰富的车主,我们更要重视医疗急救包在车内的存放位置。不能仅仅是随便找个地方一放了之。我们要根据自己的车辆类型、空间结构,以及急救包本身的需求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考虑。
作为有着41年从医经验的医生,我在车内急救方面有着更多的责任感。我觉得我们每一个车主都可以通过不断测试和优化自己车内医疗急救包的存放位置和内部管理,让急救包真正成为一个关键时刻能够救命的“伙伴”。毕竟,在道路上行驶,谁也不能保证不会遇到突发状况,而做好充分的准备,哪怕只是一个小小的医疗急救包位置的优化,都可能在紧急时刻发挥巨大的作用。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每一位车主都能重视这些问题,让我们的出行多一份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