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谢明宏
编辑|李春晖
不管是作为一种亚文化的调侃还是作为一场消费的狂欢,光棍节都已失去其原有意义。但作为一条冉冉升起的新赛道,光棍博主接过了前两者的枪,并且显示出更细分的男女有别。
打开抖音、小红书,搜索“光棍的一天”或“单身离异姐姐的独居Vlog”,我们会发现两种截然不同的画风。
所谓的男光棍,是那些儒雅的中年离异大叔。他们像杨子异地登录了一样,悠闲泡上一壶茶,感慨着“一两陈皮一两金,偷得浮生半日闲”。大叔们有着靳东的儒雅,却没有那种商务气息。有着李亚鹏的童真,却不向你推销茶叶。且必须在文案中表明,没有婚姻的束缚才是“大自由”。摆脱婚姻旧枷锁,今日方知我是我。
相较于光棍大叔的松弛无为,离异女性就要忙太多了。六点起床吭哧吭哧把家里打扫一遍,下楼遛遛小狗,上楼边做面膜边弄个酸奶碗和牛油果三明治。放上轻松的音乐,拉伸15分钟身体。看看表,也才刚到上班时间。化妆更衣出门通勤,元气满满的样子像是过去的三个小时不存在!有孩子的,还得有条不紊地送娃上学。
男人失去婚姻,想证明离开女人也能行的方式是变悠闲。懒汉懒汉,只管穿衣吃饭;女人失去婚姻,想证明离开男人也能行的方式是变超人。好女好女,自己能把自己娶。前者是低能量,像留几手一样只想搁家呆着,翻身都嫌累。后者是高密度,像葛夕一样今天捯饬这个明天支棱那个,一身使不完的牛劲。
在这里,身心疲惫的已婚男人找到了久违的松弛,进退两难的单身女性获得了远方的鼓舞。光棍表演艺术家们的对症下药,怎么不算一种情绪减压阀呢?
一杯清茶品人生沉浮对于自己被推送光棍男博主的视频,硬糖君起初相当不解。后来悟了,肯定是我经常看水猴子抓黄鳝的视频,被短视频的算法归到了“中年男性”里。抓黄鳝,种瓜菜,品好茶,酌小酒,这可是中年男性的抖音减速带啊!比美女视频好使。
刻板印象里的男性热门“海峡两岸”,真实数据下的男性热门“小酌三杯”。博主“吃不胖的涛”,下班之后不接老婆也没孩子,给自己整点喷醋的烤鸡架、卤牛肉、凉拌菜,再倒上一罐啤酒。
“我不想再问君有几多愁,所有烦恼向东流。”微醺状态配上伤感男人歌《把酒倒满》,把评论区也整得像喝了似的。“你这才叫生活,我这只能叫活着”“自从决定单身,再也不用省钱委屈自己了”“哥你抚顺哪儿的?咱俩一起喝点呗”。博主喝一顿,把网友全引来吐苦水。好像单身后,烟也没人管了,酒也舍得喝了,3000的工资也咔咔够用了。
这显然也是MCN公司前瞻市场、统一运作的新赛道,因为很多文案高度雷同。“单身月入八千八,自由洒脱随便花”,光硬糖君自己就刷到了1800、3800、8800这三个版本。反正工资就随口一说,有的是失意中年男给你点赞。
这类喝酒乱侃的属于“武光棍”,还有一类喝茶品茗的“文光棍”。“东川升哥”今年50岁,喝茶时坦言每天的状态是困了就睡,睡醒就吃,吃完喝茶,喝茶后就去健身,生活完全无压力,感觉达到了人生巅峰。
网友戏称这种状态是“白天没鸟事,晚上鸟没事”。硬糖君还关注过一个修理工大叔,通过吃蒜来逃避“夫责”。有网友问嫂子不嫌弃吗?老粉笑他“你还年轻不懂,能躲就躲。”
博主“院里的凌叔”,更是用《小时代》的口吻讲述了打光棍的好处。“我不需要买房,不需要背贷款,更不用存钱给彩礼或者养娃。甚至不用花时间去寻找爱情,毕竟爱情这个东西就像树叶,不是黄了就是绿了。”你单身我没意见,但谁准许你用刘循子墨的嗓子配视频的,有一种当年万合天宜戏仿偶像剧的荒诞。
感觉中国男人一过了40岁就开始厌倦都市生活,各个梦想回老家翻盖房子、田园牧歌。挖洋芋,刨折耳根,喂走地鸡,比挖比特币得劲多了。
丈夫换了,真丝地毯还陪着她离婚之后,男的想:终于可以放空了。女的想:我得赶快把自己充实起来。
和男光棍的闲散不同,离异女性的视频可太忙了。她们总是在很短的时间里尽量做更多的事,有点像都市版的“东北雨姐”,眼里都是活儿。
似乎这种高密度的日常就是她们生活很好的具体背书——这一次,忙里忙外只为了取悦自己,而不是老公孩子。更重要的是,脱离婚姻的女性大多经历了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巨变。
“我是双紫”是一位51岁的香港姐姐,单身,居住在上海265平的家里。“跟我前夫分开,其实纯纯把他这个人给换掉就好了,我并没有讨厌曾经有过的一些经历和跟他相处的物品。”一卷真丝地毯,丈夫换了地毯还跟着姐姐。大几十万的东西,比男人保值多了。
双紫姐姐的评论区,全是赞同这种生活方式的女网友。“41岁单身的第10年,孤独且自醒,一直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53岁无婚姻无孩子,每年都在滑雪场和一帮年轻人过年”“喜欢姐姐的生活状态,小时候梦想就是有个大house放我喜欢的手办娃娃,长大了却只剩下柴米油盐和孩子”。
男光棍博主一直控诉婚姻让他们失去了快乐,婚姻又何尝真正带给过女性幸福?真正应该反思的是婚姻本身,而不是被婚姻异化的人。麦琳结婚前也是爱打扮的女孩呀,为什么后来不愿意给自己买漂亮衣服了。与其全网围猎她,不如想想真正困住她的是什么。
“短短2.0”在离婚后才发现自己没有真的独立过。“那时候我才知道,原来五块钱就够一个人活一天。那也是我第一次为房租发愁,第一次每天扣着几块钱生活,也是第一次我的双脚终于真正地踩在了大地上。”
离异女博主的文案中,“悦己”和“赚钱”是两大核心。“女生思想独立是勇气,那经济独立就是你的底气。脱单不如脱贫,财神才能与你心连心。治愈自己最好的心理医生就是有钱的自己。”离异女性的幸福密码:要有钱。
和男博主普遍表现出的离异之后退休归隐状态不同,大多数女博主是在离婚之后才开始真正搞事业的。“苏苏向前”是一位41岁带两个孩子的单亲妈妈,曾经为家庭放弃了光鲜的工作。离婚后,她做过微商卖过衣服甚至摆过地摊,最落魄的时候父母都瞧不上她。努力自救后,她才终于涅槃重生。
身为光棍,男博主的剧本是归隐种田文,女博主的剧本是大女主离婚爽文。要理解这种差异并不困难。传统的家庭结构和社会意识里,女性是更多放弃事业的那一方。于是,男人离婚是功成名就的事了拂衣去,女人离婚则是二万五千里长征刚起头。
女人拥抱都市,男人归隐田园在当下火星四溅的性别氛围里,与其讨论谁配吃更多瑞士卷,不如探讨离婚之后如何自我完成?将男性放归田园,释放他们原始的狩猎采集本能。把女性还给都市,让她们续上被婚姻掐断的职场梦。
就跟短剧市场搞中老年甜宠一样,短视频上涌现的光棍博主,也是社会现象的即时反映。当整体年龄结构中熟龄单身人口上升,必然导致内容呈现的变化。谁占人口的大多数,谁就掌握互联网的话语权。前几年短视频是年轻人和秀恩爱的天下,现在请把目光锁定光棍和中老年。
人到中年,男人已不需要加油站,而是喝茶饮酒、种菜赏花这样的精神港湾。作为对长期家庭生活压力的逃离,质朴的场景就能让用户“身不能至,心向往之”。而女性恰恰相反,她们迫切地想重新社会化一番,是对被剥离的人生冲浪的续费体验。
光棍的日子尽管快乐,但也必须指出商业逻辑的规训以及虚假认同。肯尼斯·伯克认为虚假认同表现在,人们对于符号化特征产生的深度迷信,并因此对自身行为进行劝说和矫正,以期符合对标准形象的认知。
相似的内容看多了,就会发现一些东西是刻板的、千篇一律的。比如男光棍儿们从床上醒来看一眼闹钟、伸一个懒腰的开启方式,完全是从女博主精致Vlog那里偷学来的,分镜头和脚本都不带改的。离了婚的糙老爷们儿,也学小红书妹妹画好全妆假装刚醒,不要太东施效颦了!你们既然喝了酒,就应该学酒蒙子从家里的沙发醒来、家门口院子里醒来、哥们儿的床上醒来。
同时,功利性的驱动也往往引发博主内在身份认知的转变。马克斯·韦伯讲的工具理性就是这么个事儿。人们会通过满足外界事物对自身行为举止的期待,来实现自己合乎理性所能争取到的最大成果。
光棍博主的饭并不是突然吃上的,而是从“独居博主”等相近类型转化来的。同时,光棍博主也并非就永远单身下去,他们还在随时微调方向。以前硬糖君关注的离异女博主,在突然拥有自己的小孩后把名字后缀加上了“单亲孕妈”。一个单身男博主结婚后,和老婆一起经营夫妻号卖益生菌。原来单身时说的那套自律理论也还适用,只不过换成两个人一起自律。
用镜像理论来看,过去人们习惯从生活博主那里照镜子,一会儿学白女,一会儿学韩女,搬运一些精致时髦的生活方式。就像娟子模仿大梦丽在岛台吃饭一样,但她只能站在灶台前吃。现在却整个反了过来,生活博主从素人那里取材,把自己塑造成对方理想的光棍形象,精准转型完美收割。
不过既然三蹦子都能火到美利坚,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光棍博主也可以唤醒外国同胞的情绪共鸣,让他们从容地用英式中文唱“我们今生注定是沧桑!哭着来要笑着走过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