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过这样的父母吗?
从来不给我打电话,发消息!却又怪我不关心他们。
给他们发消息了他们又不回,打电话也是没说几句就要挂,可一旦不联系,就被指责不孝顺。
这种令人窒息的相处模式,本以为是个例,没想到却是很多家庭的真实写照。

有人说,父母不给我们打电话,有的是怕打扰子女工作,怕介入子女家庭生活。也有人说老人不善言辞,不知道怎么开启话题。也有人说怕被嫌弃。

要求我们打电话,是想感受被关心,被在意的感觉,怕被遗忘。
在逐渐年迈的时光里,找寻内心的安全感。随着年龄增长,他们开始恐惧生病,害怕独自躺在病床上无人问津,所以将子女的主动联系,当作一种情感寄托和养老保障。
为什么我们怕给父母打电话呢?其实不止怕打电话,也怕接电话。
父母平时没事不联系,一打电话往往是有大事,这就导致我们每次拿起电话前,都要做足心理准备,害怕听到不想听的话,徒增心理负担。
部分子女对主动联系产生抗拒,源于童年时期与父母的沟通创伤。有一位网友描述:“给父亲打电话前要做足思想准备,仿佛面对严厉考官”。这种因长期压抑形成的条件反射,让联系变成需要“心理建设”的任务。
我给父母打电话,也要做好心理准备
每天已经很累了,还要面对这些心理压力。
真相
其实父母不是不爱,而是不会爱;子女不是不愿爱,而是不敢爱。
那个总抱怨你不回家的父亲,可能整夜听着你儿时的录音入睡;
那个阴阳怪气的母亲,收藏着你幼儿园的手工早已泛黄。
下次手指悬在拨号键上时,请记住:
这通电话不是考试,不需要满分答案!
我们都在学习,如何用21世纪的方式,去爱20世纪的人。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仅为个人观点与经历分享,不构成对所有亲子关系的定义与评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