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登顶!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29.14件,江苏凭啥拿下全国第一

维超你好的 2025-04-25 09:43:19

“新质生产力”这把火,在2025年的长三角烧得格外旺。一场聚焦知识产权的主题活动上,江苏甩出一组让全国眼红的“王炸”数据——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29.14件,不仅碾压全国平均水平2倍,更首次登顶全国省区榜首。这意味着,江苏街头每走一万步,脚下踩着的可能就是30项能撬动产业的“黄金专利”。从“世界工厂”到“创新策源地”,这场逆袭背后藏着怎样的硬核逻辑?

十年前,江苏还顶着“专利泡沫”的争议——数量一骑绝尘,但能转化成真金白银的高价值专利却不足10%。如今,这个数字飙到39%,高价值专利培育示范中心遍地开花,龙头企业、顶尖高校、高端服务机构结成“铁三角”,硬生生把实验室的论文变成了流水线上的印钞机。省知识产权局局长李杰说得直白:“专利不是科研界的‘奖状’,而是产业升级的‘子弹’。”砸下3.31亿建起的125个省级专利培育中心,覆盖生物医药到量子科技的16条产业链,直接催生1300亿产值。恒瑞医药靠抗肿瘤药专利反向收割欧美药企13.65亿美元,中车戚墅堰用专利壁垒打破高铁核心部件“卡脖子”困局,这些案例都在印证一个真理:专利质量,就是经济质量的晴雨表。

长三角的“组队打怪”模式更让这场游戏升维。2025年,三省一市签下《快速协同保护备忘录》,专利预审周期砍半、违规代理跨省追责、数据资源共享——这套组合拳直接让区域专利授权量占到全国32%,万人高价值专利密度冲至全国1.8倍。苏州维信诺的柔性屏技术靠长三角协同预审,半年突破国际专利封锁;南京奥凯用大数据帮7000家医院秒配玻璃纤维滤纸专利。难怪专家感叹:“过去拼GDP,现在拼的是专利生态圈。”

但江苏的野心不止于此。全国首个数据知识产权登记平台上线,把企业数据流量变成可质押的“数字资产”;“专利拍卖季”让中小企业花小钱买现成技术,2024年1.54亿成交额背后是3000家企业的弯道超车。更狠的是,江苏把十年经验写成全国首部《高价值专利培育工作规范》,从“自己玩”升级到“定规则”。南京大学团队用专利导航避开钙钛矿电池研发80%的坑,技术估值超10亿;徐州工程机械靠专利布局把挖掘机卖成“全球销冠”,这些故事都在传递一个信号:未来产业的话语权,早就在专利战场提前锁定。

站在“十四五”收官节点,江苏亮出终极目标:2025年建成150个省级高价值专利中心,卡死6G、量子科技等未来赛道。当别人还在讨论产能过剩时,这里已用专利筑起技术护城河。从“制造”到“智造”,从“跟跑”到“领跑”,江苏的答卷或许能给中国转型一个启示:真正的产业升级,从来不是流量狂欢,而是专利簿上静悄悄的厚积薄发。

0 阅读:1

维超你好的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