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瑞5万级智驾方案解析,毫米波雷达布局调整,低成本感知系统性能边界

雾里面看花 2025-02-26 18:06:40

在汽车圈子里,常常能听到一些有趣的故事。有网友分享说,他最近参加了一个老友聚会,好几个老同学都开上了车。其中一位朋友开的是一辆国产车,价格在5万左右,另一位则是开着一辆合资品牌的入门级车型,价格比国产车贵了好几万。这位开合资车的朋友一开始还挺得意,觉得自己的车品牌响亮,配置也应该是更好的。可是当他们在路上行驶的时候,一些细节却让人大跌眼镜。

比如说,在城市拥堵路况下,那辆5万左右的国产车能够精准地跟车,自动刹车和启动的功能非常灵敏,几乎没有出现什么差错。而那辆合资品牌的入门级车呢,有时候却会出现反应迟钝的情况,让开车的朋友手忙脚乱了好几次。还有在高速行驶的时候,国产车的车道保持功能表现得很稳定,能够很好地保持在车道内行驶,而合资车的这个功能相对来说就有点弱。这让那位开合资车的朋友很是疑惑,同样是车,怎么差距就这么大呢?

其实啊,这背后就涉及到汽车的智驾方案。今天我们就来解析一下奇瑞5万级智驾方案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毫米波雷达布局调整,以及这种调整对低成本感知系统性能边界的影响。

我们先来看看毫米波雷达在汽车智驾中的作用。毫米波雷达就像是汽车的眼睛和耳朵,它能够发射毫米波,并接收反射回来的信号,从而感知车辆周围的环境。比如说,它可以检测到前方车辆的距离、速度等信息。一般来说,毫米波雷达的工作频率在77GHz - 81GHz之间。这个频段有着独特的优势,它的波长比较短,所以能够提供较高的分辨率。这意味着毫米波雷达可以更精确地识别出周围的物体。

在传统的汽车智驾方案中,毫米波雷达的布局往往是比较固定的。通常是在车辆的前保险杠两侧各安装一个毫米波雷达。这种布局在过去几十年里一直被广泛使用。随着汽车智驾技术的不断发展,这种传统布局在一些方面开始显现出局限性。

我们拿一些数据来说话。在一些复杂的城市交通场景中,比如在路口转弯或者在多车道的岔路口行驶时,仅仅依靠前保险杠两侧的两个毫米波雷达,可能会出现感知盲区。据相关测试数据显示,在某些特定的转弯角度下,比如大于60度的急转弯,两个毫米波雷达可能无法完全覆盖车辆转弯方向一侧1.5米范围内的小型障碍物。这对于车辆的安全行驶来说,是一个不小的隐患。

奇瑞在5万级智驾方案中对毫米波雷达布局进行了调整。他们采用了新的布局方式,在车辆的前脸中部增加了一个毫米波雷达。这个看似简单的改变,却带来了很多好处。从感知范围来看,新增加的中部毫米波雷达与两侧的毫米波雷达相互配合,形成了一个更全面的感知区域。经过实际测试,在车辆前方20米范围内,这种三雷达布局能够实现水平方向上接近180度的无死角感知。相比之下,传统的双雷达布局在这个距离上的水平感知角度大约只有120度。

再看对不同类型物体的识别能力。在模拟的城市道路测试中,三雷达布局对于小型障碍物,如路边的石墩、低矮的路灯杆等的识别准确率提高了约20%。这是因为中部雷达能够补充两侧雷达在近距离和中间区域的感知不足。对于中型车辆,如普通轿车和SUV,三雷达布局在检测车辆侧面轮廓时的误差范围从传统双雷达布局的±0.5米缩小到了±0.3米。这个数据的提升意味着车辆在进行变道或者并线操作时,能够更准确地判断与其他车辆的距离和相对位置,从而提高安全性。

这种毫米波雷达布局的调整,对低成本感知系统的性能边界有着重要的影响。在5万级别的汽车中,成本控制是非常关键的因素。以前,由于感知系统的局限性,为了保证一定的安全性,可能需要增加更多的传感器或者提高传感器的性能等级,这无疑会增加成本。而奇瑞通过优化毫米波雷达布局,在不显著增加成本的情况下,大大提升了感知系统的性能。

从成本数据上来看,如果按照传统的提升感知性能的方法,比如将毫米波雷达的频率提升到更高的频段或者增加雷达的功率,每辆车的传感器成本可能会增加500 - 800元左右。这对于一款5万级别的汽车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而奇瑞通过布局调整这种创新的方式,在提升性能的传感器的成本增加不到100元。

这种低成本高性能的智驾方案对于整个汽车市场来说都有着积极的意义。一方面,对于消费者来说,他们可以用更低的价格享受到更好的智驾体验。以前可能只有更高价位的汽车才能拥有的精准感知和安全辅助功能,现在在5万级别的车上也能够实现。这也为汽车行业在智驾技术发展方面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在追求高性能智驾的也可以通过创新的布局和优化设计来控制成本,从而让更多的人能够接受智能驾驶技术。

我们再深入探讨一下这种布局调整背后的技术原理。毫米波雷达的工作原理是基于多普勒效应和目标对毫米波的反射特性。当毫米波遇到物体时,会反射回来,雷达通过接收反射波的时间差、频率差等信息来计算目标的距离、速度和角度等参数。在新的布局中,中部毫米波雷达的加入改变了整个感知系统的信号处理算法。

传统的双雷达算法主要是针对两侧雷达的信号进行处理,在计算目标位置和运动状态时,主要考虑两侧雷达接收到的反射波信息。而三雷达布局则需要重新设计算法,将中部雷达的信号也纳入到计算体系中。这个新的算法需要考虑到三个雷达之间的信号协同和时间同步等问题。据奇瑞的技术研发人员介绍,他们为了开发这个新的算法,进行了超过10万次的模拟测试,以确保在各种复杂的工况下都能够准确地感知周围环境。

从实际的驾驶场景来看,在夜间行驶时,这种新的毫米波雷达布局优势更加明显。夜晚的光线条件差,摄像头的视觉感知能力会受到一定的限制。而毫米波雷达不受光线影响,能够稳定地工作。在三雷达布局下,车辆在夜间能够更清晰地感知到前方道路上的行人和其他车辆。有数据显示,在夜间低光照条件下,三雷达布局对行人的检测距离比传统双雷达布局提高了约30%。这对于夜间行车安全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在雨雾天气下,毫米波雷达的性能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但是奇瑞的这种新布局通过优化雷达的发射功率和信号处理算法,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这种影响。在能见度为50米的浓雾天气中,传统双雷达布局可能只能检测到前方10米范围内的较大物体,而三雷达布局能够检测到前方15米范围内的物体,并且对于物体的识别准确率仍然保持在较高的水平。

奇瑞5万级智驾方案中的毫米波雷达布局调整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创新。它通过合理的布局改变,结合新的信号处理算法,在低成本的前提下提升了感知系统的性能边界。这不僅为消费者带来了更好的智驾体验,也为汽车行业在智驾技术的发展方向上提供了一个值得借鉴的范例。在未来,随着汽车智驾技术的不断发展,相信会有更多的创新出现,让我们的出行更加安全、便捷。

0 阅读:33

雾里面看花

简介:伤疤是生命颁发的勇敢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