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的文官系统中,有哪些职务被称为大三品、大四品?

左都御史有料 2024-01-04 12:10:02

清代的官制中,有一个比较奇特的现象。即同一品级的官员,因京官、地方官之别、以所在衙门之别,以及爵位、兼衔等不同,在政治地位和排序上会出现一定的差别。

以雍正朝鄂尔泰和张廷玉为例,他们都是保和殿大学士、三等伯,仅以官品和爵位是难以区分先后的。但鄂尔泰是满人,又是领班军机大臣,所以排在了张廷玉之前。

再如六部,也是按照职能的不同加以区分的,顺序为“吏、户、礼、兵、刑、工”。大学士、尚书、侍郎等毕竟是二品以上大员、朝廷重臣,他们的排序问题相对还比较容易区分。

至于三品以下官员的排序,则稍显复杂,如果对清代的官制不是那么了解的话,恐怕是难以搞清楚的。御史借此机会,就与诸位来讲一讲清代同品级官员,是如何区分大小的?

先来说三品官的排序

在京在外的正三品职务分别有: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宗人府府丞、通政使司通政使、大理寺卿、詹事府詹事、太常寺卿、顺天府尹、奉天府尹,各省按察使。

从三品官具体有:光禄寺卿、太仆寺卿,各省盐运使。

其实御史就是按照大小来进行排名的,总的原则是京官高于地方官,所在衙门权重的高于权轻的。

都察院左副都御史这一职务是被低估的,它其实介于正二品与正三品之间。为何这么说呢?因为都察院的一把手左都御史的品级为从一品,和六部尚书平起平坐。

左副都御史作为二把手,理应和六部侍郎处在同一档次,但却偏偏被划入正三品的行列。乾隆十五年撰修《大清会典》的时候,就有大臣认为左副都御史秩正三品不合理,请改从二品。

此建议没有得到乾隆的批准,左副都御史也就不得不屈尊进入正三品的行列。既然是屈尊,那么左副都御史自然就排在了正三品文官的首位。

宗人府是管理皇族事务的机构,有着与生俱来的优势,府丞排在第二自在情理之中。通政司、大理寺是京师两个很重要的部门,和六部、都察院同列“九卿”。

顺天府是天子脚下第一府,按说地位很高,因顺天府本质上不属于京官,所以地位受到一定的影响。顺天府尹权力不小,也能有限地参与朝廷政务,所以尽管排在了倒数第三名,但在官方文献中,仍被列入“大三品”序列。

也就是说,正三品中左副都御史、宗人府府丞、通政使、大理寺卿、顺天府尹为大三品,其余的为小三品。别看按察使是省级大员,职掌一省之刑名,可在排序上却是实打实的倒数第一。

光禄寺、太仆寺不是主要的行政部,又是从三品,而盐运使作为地方官,职责虽大、油水虽多,但在三品官这一档次上处在最末,也列入小三品之列。

再来说四品官的排序

正四品官有:通政使司副使、大理寺少卿、詹事府少詹事、太常寺少卿、鸿胪寺卿、太仆寺少卿、顺天府府丞、奉天府府丞,各省道员。

从四品官有:翰林院侍读学士、侍讲学士,国子监祭酒,内阁侍读学士,各省知府、盐运使司运同。

和三品官一样,凡是从三品者都不能称“大”。其顺序大致还是和三品官一样,仍然按照衙门和职掌来进行划分。

乾隆五十八年定:“通政使司副使、大理寺少卿二项,系大四品,应升之内阁侍读学士,改为其次应升。正四品之太常寺少卿、鸿胪寺卿、太仆寺少卿、顺天府府丞、奉天府府丞,列入正升。”

从这一规定就中就不难看出,列入“大四品”的仅有通政司副使和大理寺少卿,此二职务在升迁上具有一定的优势,凡三品京官缺出吏部首先就要考虑就是他们,如果缺多,才能轮到其他四品官。

说到这里就会引申出另外一个问题:同品之间职务调动也被认为是升官。

以正三品京官为例,像太常寺卿、詹事府詹事,不大可能直接升任正二品侍郎的。正常情况下,他们需先摘掉自己头上“小三品”的帽子,跻身为大三品后,才有机会在品级上得到实质性的提升。

同理,正四品的道员若调至京师,也不会直接提拔为大理寺少卿,更多时候他们还得屈尊降为郎中,即便不降品也得从太常寺卿、鸿胪寺卿的位置上先过渡一下,才能跻身大四品的行列。

同品分大小的情况仅限于四品以上(含四品),到了五品这个档次就没有大小之分了。这是因为正从五品的官员数量太多,光是六部、理藩院、内务府的郎中、员外郎就有几百上千人。

不管是在京还是在外,四品都是官员们最难突破的一道关,大部分人都止步于五品,而一旦突破四品这一门槛,后面的仕途反而就顺利了,不说官居一品,混个二品的侍郎总体来说难度并不大。

1 阅读:1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