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常州,我有着不一样的情感。但印象里,常州虽然经济和文化较为繁荣,别称龙城,但给人的感觉始终还是一个小家碧玉般的城市。虽然苏锡常城市群,无人不知,但相比于全国第一地级市苏州和制造业相当有名气的无锡,同为万亿级城市的常州不仅经济总量上略为逊色,知名度上更是差距明显,可以说是当前最年轻也最低调的万亿级城市。
但是实力已经不允许常州低调,最近国务院最新批复确定的常州市发展规划中,常州被确定为长三角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区域性科技创新高地。与无锡的定位十分接近。
在高等教育领域,常州与苏州、无锡的差距还是较为明显的,主要是苏州有苏州大学,无锡有江南大学,均为211工程大学和国家双一流大学,江南大学更是部委直属重点大学。而常州的领军高校则是常州大学,虽然发展迅猛,但毕竟还只是一般省属重点,这个差距不是短期内可以弥补的,甚至还有可能差距会越拉越大。
很多人所不知道的是,常州在职业教育领域是较为领先的,我们从国家双高计划来看,常州拥有高水平学校B档建设高职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高水平学校C档建设高职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和高水平专业群B档建设高职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从评定结果的数量和层次上都位于省内前茅地位,甚至与南京比较都不逊色,而南京在高等教育的地位是仅次于北京和上海两大头部城市的。而且,我个人认为如果不是考虑地域平衡和行业需要,论实力,常州还能有更多高职进入国家双高计划。
根据教育部的高校名单,当前常州共有常州大学、江苏理工学院、常州工学院3所公办本科院校,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常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等7所公办高职高专,另有建东职业技术学院1所民办高职。从高校数量和质量方面虽然放在全国的地级市中,不算差,但与同省的兄弟城市相比,并不突出。
事实上,河海大学在常州已经布局多年,经过进一步的完善扩建,现在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具备完整办学功能的分校区,具有从本科到博士完整培养体系,是河海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另一所部委直属的重点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也在常州市代管的溧阳市设立了天目湖校区,早在2019年就已投入使用。
常州作为科技创新高地,未来可能还会通过高校引进、中外合作、引入社会资本等方式进一步增强自身高等教育实力。另外,随着公办技师学院逐步纳入高职行列,常州也会有所行动。
不久前,中国中车集团有限公司发布关于设立常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公示,学校的建校基础是常州铁道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这意味着常州又将新增一所公办高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