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金陵十二钗”乃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中,塑造的经典艺术群像,指的是小说剧情里,最核心发生地金陵的“十二冠首女子”。
在金陵十二钗正册中,为首的是林黛玉,其次是薛宝钗、贾元春和贾探春等十二位姑娘、小姐、奶奶。在正册的排序中,三小姐贾探春紧接着身为皇妃的贾元春位列第四位,可见这位三姑娘是个不一般的人物。
且看曹公为贾探春写的判词:“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说明探春实为贾府出类拔萃的女子,既有才干又有远大志向,只可惜生不逢时,她还未来得及大显身手便踏上了远嫁之路。
许多看过《红楼梦》的读者朋友,都会格外怜惜探春,只觉得这样一位有骨气、有才情的女子却被迫远嫁,实在可惜。探春既身为贾府三小姐为何会远嫁呢?
她去了异国他乡,还能凭靠自己的聪明才干收获美满的生活吗?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贾探春的故事。
“玫瑰花”三姑娘《红楼梦》中,很多人物都有着十分形象的专属外号,譬如贾迎春的外号叫“二木头”,正是贾府的人暗讽她懦弱、木讷的性格,非常的形象。
贾探春在“四春”中排行第三,也称“三姑娘”,三小姐贾探春则是人称“玫瑰花”,玫瑰美丽却多刺,更是淋漓尽致地体现了她姿容美丽、精明能干有个性的特点。
她是荣国府贾母的二儿子贾政与妾室赵姨娘所生,还有一个弟弟名唤贾环。也就是说,探春虽然是贾府三小姐,贾元春和贾宝玉的亲妹妹,可她却是庶出,地位身份远不及嫡出的元春和宝玉。
古代的官宦世家最重嫡庶尊卑,有了这样的庶出身份,探春不得不变得敏感、要强,还好她从小跟宝玉一起在贾母身边抚养长大,跟王夫人也比较亲近,所受教育还是极好的。
王熙凤曾经有一次跟平儿感叹,说只可惜三姑娘不是托生在太太肚子里,说明在贾府的人看来,探春的为人处事更像是王夫人所生的嫡出女儿,实在不像是赵姨娘那样的人生出来的庶出女儿。
探春的生母赵姨娘是奴婢出身,身份微贱、举止粗俗,弟弟贾环也是不学无术到处惹是生非。赵姨娘觉得女儿亲近王夫人和贾母,嫌弃自己的亲娘和亲弟弟,因此也没少给探春气受。
而探春面对如此“上不得台面”的亲娘和弟弟的为难、指责,更是委屈至极。然而,探春并不是自怨自艾之人,她心性高贵,工诗善书,、品味高雅,带领姐妹们和宝玉在大观园建“海棠诗社”。
后来,她奉王夫人之命代凤姐理家,主持大观园改革。可以说,探春虽然出身上不如其他嫡出的姐妹,但是她精明能干、是非分明,有远见、有抱负,实在对得起她“玫瑰花”的称号。
探春虽有一身才学和才干,但可惜自己不是男儿身,不能去考取功名,于是,空有一身本领的探春一直未能有机会大显身手,直到小说中期,探春才算迎来了属于自己的高光时刻。
《红楼梦》第五十六回,“敏探春兴利除宿弊,贤宝钗小惠全大体”,讲的就是,探春受王夫人之命代替卧病的凤姐理家。探春刚掌权就借了不懂事的下人立威,连凤姐也禁不住赞叹:“好个三姑娘,我说他不错。”
立威之后,探春便开始大刀阔斧推行改革,在大观园兴利除弊,得到了凤姐、李纨、宝钗、宝玉等人的大力支持,还获得了下人们的坚定拥护。
探春虽然力图革新,但她也知道自己难以挽回贾府颓势,后来在抄检大观园时,她万分悲愤地说出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可见从那时起探春就已经看出贾府注定衰败的命运了。
纵观全书,探春虽得贾母疼爱,但碍于她的庶出身份,贾府对于这位三小姐似乎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安排。金陵四大家族的嫡出小姐,她们的婚事抑或是未来,往往是族内长辈早就做了打算的。
大多是送入宫中或是家族间的联姻,例如贾元春便是入宫选为皇帝妃子,而薛宝钗则原是打算入宫选公主、郡主入学陪侍,充为才人赞善之职。
庶出的探春多半是不会被送入宫中,那她的婚事贾府又是如何安排的呢?按照高銮所续的《红楼梦》结局,镇海总制周琼寄书为孩子求亲,贾政便作主将探春许给周家。
待回明了贾母、王夫人等人后,纵使她们有万般不舍,也只得同意了这门亲事。至此,算是定下了探春远嫁的结局,后来贾府蒙难,恰逢周琼在海疆戡乱,杳无音讯。
直到甄应嘉奉旨前去安抚海疆,临行前来贾府拜见,贾政才有机会托他去周府看望贾探春。其实,从探春的判词中就可以看出最后的结局:“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不过,探春虽然远嫁,却躲过了贾府被抄,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一直以来,有许多红学家对于探春最后的结局多有猜测。虽然说来说去还是跑不了远嫁,但是与程高本结局不同。
远嫁之谜有一批红学家们认为,探春所嫁何人存在争议。首先,《红楼梦》第六十三回,探春抽到的花名签上写有“瑶池仙品”四字,注云“得此签者,必得贵婿”。
因此,他们推测探春所嫁之人应该是位王爷,至于是国内还是海外则皆有可能。且花名签上字画所指的“日边”、“瑶池”、“凤凰“等,都是后妃、皇后的象征,因此探春远嫁成为王妃这一说法相对合理。
至于婚后探春的生活过得如何,正文中显然没有确切描写,但是我们仍然可以按照书中埋下的线索和人物性格特点,作简要的分析和推测。
前文中曾多处强调过探春的机敏、精明和才貌双绝,因此她注定与嫁于孙家抵债的迎春命运不同,迎春的悲惨结局既来自于外在,也源于自身,她性格懦弱无能,而探春却与她截然不同。
所以,探春远嫁之后也未必就一定过得不好,她也很有可能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见识手段有一番作为。
若真成了王妃,或许探春既可以得到丈夫的尊重与爱护,也能打理好王府,甚至取得百姓的爱戴也未可知。
一直以来,尽管探春远嫁之事一直是“红学”上的一个谜团,但是像探春这样出类拔萃的女子,无论身在哪个时代,都是不可多得的优秀人才,是有理想、有远见的优秀女性。
她也一定可以用自己的智慧经营好自己的生活,开创属于自己的辉煌。对此,你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