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破仑的军权得失始末

上善若水云帆 2024-03-12 12:08:15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这是拿破仑激励士兵的话,也是他自己的勃勃野心。因为这句话似乎也可以延伸为,“不想当皇帝的将军不是好将军”。事实证明,拿破仑的确这样做了,而且无限延伸下去。而支撑他完成这一切的,无疑是他手中的军权。那么,拿破仑是如何得到军权并称霸欧洲的呢?他又是如何丧失军权,沦为阶下囚的呢?且听小边细细道来。

诚然,拿破仑是军事天才。但天才也需要机遇,而大革命就是拿破仑的机遇。一场大革命下来,法国军官死的死逃的逃,而拿破仑却成了革命党的香饽饽。

大革命首先要革的是贵族的命。大革命前,法国军官多是贵族出身,而贵族又垄断了晋升渠道。像拿破仑这样的破落贵族是很难晋升的,因为贵族们常常不承认他的贵族身份。然而,正是这种模棱两可的身份救了他一命。拿破仑幸运的躲过了大革命的清洗,成功的转危为安。

大革命后,法国军官所剩无几,拿破仑的竞争压力瞬间小了很多。而新提拔上来的军官多是些牙医、画家之类的门外汉。他们虽然忠于革命,但是军事经验不足,根本无法应对反法联军的围攻。

而拿破仑接受过专业的军事教育,再加上他天资聪颖,所以很快就在军营中崭露头角。经过土伦港一役,拿破仑成功帮助革命党打击了保王党势力,掌握了一定的军权。

但是,法国国王被处死后。革命党陷入四分五裂之中,法国政局变得动荡不安。拿破仑因为站错队而受到牵连,一度丧失了军权。

此时掌握法国政权的是热月党人,他们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制定了偏向自己的宪法。因而遭到了广泛的反对,法国革命党进一步分裂。保王党势力趁机反扑,在巴黎形成了局部优势,革命的火种有被扑灭的危险。当时,热月党人在巴黎能够控制的军队仅剩5千左右。危急关头,新任巴黎武装部司令巴拉斯启用了拿破仑。。

拿破仑直接用霰弹炮轰保王党势力,迅速平定叛乱,因功升任巴黎卫戍司令。也许此刻的拿破仑已经意识到军权的重要性,他开始牢牢地抓紧军权。并利用自己的战功介入法国政治。

平定叛乱不久,热月党人组建了督政府。督政府由五位督政官负责,而拿破仑的老上司巴拉斯是五位督政官之首。拿破仑便娶了巴拉斯的旧情人约瑟芬,并凭借这层关系,他在27岁的年纪就当上了意大利军团司令。

1796年,拿破仑率领3.8万法军以少胜多,击败8万奥萨联军,迫使第一次反法同盟彻底解体,并私自和奥地利和萨丁王国签订合约。

因为他已经占领了富饶的北意大利,这让拿破仑有了充足的财政养兵。毫不夸张的讲,拿破仑就是意大利之王,意大利军团也变成了拿破仑的私人军团。这与养不起军队的督政府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此时的督政府面临着巨大的内忧,他们也不敢对拿破仑多加指责。一方面,督政府财政紧张,需要拿破仑的接济。另一方面,热月党人上台之初,极力打压雅各宾派。为此拉拢了很多政治势力,这其中就包括保王党。如今保王党势力空前强大,已经控制了法国的立法机构,督政府再次面临治危机。而法国也再次面临复辟的危险。

1797年,拿破仑派大将回巴黎帮助督政府发动“果月政变”,组建了第二督政府。拿破仑班师还朝后,虽然受到督政府热烈欢迎。但在督政府中,他没有得到一官半职。很显然,督政府在防范拿破仑。他们不想让手握重兵的拿破仑挤进中央决策层。

此刻的拿破仑还没有十足的把握取代督政府,只能暂时收敛锋芒,等待时机。此后的大半年里,拿破仑经常出入法兰西学院,装作致力于学问的样子。但督政府迟迟不肯打消疑虑。

拿破仑只好提议远征埃及,以牵制英国在远东的势力。实际上,拿破仑希望通过远征埃及,建立自己的东方帝国。然后,进可回师法国,推翻督政府。退可保持自己的基本盘。

督政府也很乐于见到拿破仑远征埃及。一方面,他们想借战争除掉拿破仑。因为远征埃及凶多吉少,拿破仑很可能会病死或者战死在埃及。另一方面,此时的督政府正酝酿着一场新的政变,革命党的内斗愈演愈烈。

到了1798年,拿破仑借着远征埃及的机会躲开了法国的政治旋涡。在远征前期,拿破仑率领3万法军,一路攻城拔寨,进展顺利。后来因为海军的失败,法军补给断绝,拿破仑在埃及陷入困境。

而督政府面临着更为严峻的内忧外患,根本不可能给予拿破仑任何支援。

内忧方面:由于督政府频繁发动政变,宪法已经形同虚设。督政府的统治已经不得人心。

外患方面:反法联军趁拿破仑不在国内,再次群殴法国。软弱无能的督政府丧失了大量国土。这又让督政府进一步丧失了威信,其统治也变得摇摇欲坠。

然而,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此刻的拿破仑反而看到了取代督政府的希望。

1799年,拿破仑秘密回国,受到了法国人民的热烈欢迎。虽然远征埃及受挫,但是拿破仑此刻还没有失败。在法国人民眼中,拿破仑依然是民族英雄。而督政府那帮人却是阴险狡诈且无能的官场老油条。是他们把战功赫赫的拿破仑排挤到危险的埃及战场。

拿破仑看到形势如此有利,彻底下定决心。他利用远征中积累的威望,成功发动“雾月政变”,推翻了不得人心的督政府。自任法兰西第一执政,初步掌控法国军权。

1800年,拿破仑亲率3.7万法军击败反法联军,稳定了莱茵河天然疆域,重新夺回了北意大利地区。建立如此功业的拿破仑野心再度膨胀,四年后,拿破仑称帝,彻底掌握了法国军权。

此时的法国还控制着北意大利、瑞士、荷兰等国。拿破仑也可以间接控制这些国家的军队,但拿破仑不会就此满足。他的理想是统一欧洲,控制全欧洲的军队。

1805年,拿破仑又加冕为意大利国王,其统一欧洲的野心暴漏无疑。欧洲列强急忙组织起以英、奥、俄等国为首的第三次反法同盟。

拿破仑亲自挥师杀向联军,击败俄军、重创奥地利,并扶植起了莱茵联邦。这实际上是肢解了“神圣罗马帝国”。“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不得不降级为“奥地利国王”。第三次反法同盟也很快走向解体。不久,拿破仑指派自己的哥哥约瑟夫当上了那不勒斯国王,弟弟路易做荷兰国王。此刻,拿破仑已经能够控制大半个欧洲的军队。

面对这种挑衅,欧洲列强再也难以忍受。1806年,以英、俄、普等国为首的第四次反法同盟成立。拿破仑亲率大军和联军对战,打的普鲁士名存实亡。俄军也被击溃,被迫与法国结盟以共同对付英国。

由于法国海军实力不如英国,拿破仑只能对英国实施经济封锁。然而,这种招数杀敌一千,自损八百。法国的盟国大多敢怒不敢言,只有葡萄牙做了出头鸟。然而,葡萄牙很快就被法军占领。

而与葡萄牙唇齿相依的西班牙,尽管百般讨好法国,还是没能逃脱被法军占领的厄运。1807年,拿破仑霸道地将西班牙王冠戴在了自己哥哥的头上,西班牙王室也只能咬牙接受现实。但西班牙人民和游击队却不答应。在英国的资助下,西班牙和葡萄牙的人民和游击队不断反抗法国的统治。拿破仑只能不断增兵,在此后的六年里,30万法军被牵制在这里。这为拿破仑日后的失败埋下隐患。

1808年,以英、奥等国为首的欧洲列强形成第五次反法同盟。由于30万法军被陷在西班牙,拿破仑只带了28万法军作战。这间接导致了拿破仑第一次在正面战场遭遇失败。

尽管拿破仑凭借自己的军事才能力挽狂澜,法军也只是惨胜而已。英、奥两国虽然战败,但是大国根基还在。更糟糕的是,反法联军的民族意识开始觉醒,联军士兵的战斗意志也不断增强。拿破仑虽然可以通过武力逼迫这些国家和自己结盟,但这种联盟并不稳固。

1811年,俄军退出和法军的联盟。拿破仑的大陆封锁体系再次遭到破坏。

1812年,拿破仑率领60万大军远征俄国。而俄国有着巨大的战略纵深和战争潜力,法军吞不下整个俄国,最终被这头巨大的俄国熊拖垮。法军决定撤退,俄军趁机反攻。法军骑兵、炮兵基本丧失殆尽,成功撤到法国的士兵不足3万。经此一战,拿破仑的精锐尽丧,其统治也摇摇欲坠。

俄国在追击法国时,自身也遭受了巨大损失。于是联合英、奥、普等国组建第六次反法同盟。

这次反法联军里加入了很多法国昔日的盟友。比如,奥地利、普鲁士等国。这些国家的士兵还受过法国的训练,战斗力大为提升。如今倒戈相向,法国的命运即将被改写。

拿破仑虽然重整旗鼓,但士兵多是新兵,战斗力并不强。而反法联军由于多年和法军作战,又不断改革军制和练兵法,联军士兵素质大为提高。最重要的是,多年的侵略战争致使法国盟友越来越少,敌人越来越多。

尽管拿破仑还是一往无前,所向披靡。但是反法联军主力躲着他,他们专门和拿破仑的将领们作战,集小胜为大胜。最终以优势兵力包围拿破仑,拿破仑再也无法扭转战局。

1814年,巴黎被反法联军占领。拿破仑被流放到厄尔巴岛,手中只剩700名士兵,领土也仅限于厄尔巴岛。

拿破仑不死心,1815年,拿破仑逃出小岛,返回法国。此刻的法国国王是路易十八,他立刻派兵截击。结果变成了“千里送人头”,哦……不,是“千里送军队”。军队在见到拿破仑后纷纷阵前倒戈,宣布效忠拿破仑。等到拿破仑回到巴黎时,他已经拥有14万正规军和20万志愿军。

欧洲列强迅速组成第七次反法同盟,集结70万兵马对抗法军。而拿破仑真正能够投入战场的兵力却只有28.4万人。战争前期,拿破仑一如既往地所向披靡。但是到了滑铁卢战役,拿破仑却和英军打成了拉锯战。关键时刻,反法联军的援军来了,拿破仑的援军却迟迟不到。拿破仑遭到决定性失败,他的第二帝国也彻底垮台。拿破仑被流放到更远的圣赫勒拿岛,被英军严密监视。其“皇帝”称号也被剥夺,至此,拿破仑的军权也彻底丧失了。

1 阅读: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