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聚四氟乙烯分子式
1. PTFE的内在结构以及这种结构带来的特性
从聚四氟乙烯的分子式可以看出,C-F键是其主要结构。氟是一种高度活泼的元素,具有所有元素中最高的电负性(在0.7至4的相对标度上为4),氟替代氢后化合物性质的变化可以归因于C-F键和C-H键之间的差异。可以用一个简单的方式来描述这个问题:对比聚乙烯(PE)和聚四氟乙烯(PTFE)之间的差异。这两种化学结构在形式上看很相似,但PTFE中的氢被氟取代导致了PE的几何结构发生了扭曲:

PE与PTFE分子
比较C-F键和C-H键,下表总结了F和H在电子性质和大小方面的关键差异。

F元素和H元素的差异
比较氟和氢时,可以注意到几个相关差异:
1、氟是所有元素中最具电负性的。2、氟拥有未共享的电子对。3、氟更容易转化为其离子形式F-。4、C-F键比C-H键更强。5、氟比氢大。
C-H键和C-F键的极性差异影响这两种聚合物(PTFE和PE)链的构象相对稳定性。聚乙烯(PE)的结晶在平面和反式构象中发生,聚四氟乙烯(PTFE)的晶体结构,即-(CF2)n-,比较不同,它有许多晶体形态,并且在远低于熔点时,晶体中的分子运动相当剧烈。在极高压力下,PTFE才能被迫进入平面构象(相III)。相比之下,在19℃以下,PTFE以大约每重复距离0.169nm的不协调螺旋形结晶,因此需要13个碳原子来完成180度的转动。在19℃以上,重复距离增加到0.195nm,这意味着完成180度转动将需要15个碳原子。在19℃以上的温度下,链能够进行角度位移,并且这种角度位移在30℃以上的温度时会增加,直到达到熔(342℃)。

聚四氟乙烯的相图
聚四氟乙烯的相图在C-H键中用F代替H增加了键的强度,从C-H键的99.5kcal/mol增加到C-F键的116kcal/mol。因此,PTFE的热稳定性和化学抗性
比PE高得多,因为需要更多的能量来破坏C-F键。此外,F原子的大小和C-F键的长度使得PTFE的碳骨架被氟原子所覆盖,从而使C-F键不受溶剂影响。C-F键的极性和强度排除了F原子在聚四氟乙烯中形成支链的抽离机制。相反,带有悬垂基团的全氟和部分氟化共聚单体与四氟乙烯(TFE)进行聚合产生共聚物。相比之下,高度分支的聚乙烯(每100个碳原子超过8个分支)可以相对容易地合成。
聚乙烯(PE)和聚四氟乙烯(PTFE)的大部分性质有显著差异。特别是以下四个性质在PTFE中有很大变化:① PTFE是有机聚合物中表面能最低的之一。② PTFE是最耐化学性的有机聚合物。③ PTFE是有机聚合物中热稳定性最强的之一。④ PTFE的熔点和比重是PE的两倍多。

商用的聚乙烯(PE)熔点在100至140℃之间,这取决于分支的程度,相比之下,聚四氟乙烯(PTFE)的熔点为327℃(第一熔点342℃)。按照常理,PTFE中较弱的分子间力应该导致较低的熔点,或者由于PTFE极高的分子量,最多导致稍高的熔点。但实际上PTFE的熔点要比PE高得多。虽然尚未完全搞清楚PTFE中导致其高熔点的分子间力的性质,但大概率就是因为PE和PTFE在分子结构构象和晶体结构上的差异。氟原子比氢原子大得多,PTFE中的链条活性比PE中的要小。由于氟原子尺寸带来的空间排斥作用,阻止了PTFE形成类似PE的平面之字形构象,而呈现螺旋形,空间排斥作用实现了最小化。PTFE不溶于常见的溶剂,用高电负性的氟替代氢使得PTFE与质子化物质不相溶。PTFE仅吸收少量的全卤代溶剂,如四氯化碳和四氯乙烯。PTFE在溶剂中的不溶性是其在许多应用中最重要的特性之一,例如在用于处理腐蚀性化学品的衬里管道和其他衬里设备中。
总之,F和C-F键的特性决定了PTFE的高熔点、低溶解度、高热稳定性、低摩擦和低表面能。这也是ePTFE防水透气膜能够在各行业中广泛应用的原因之一。
2.ePTFE膜的生产工艺
ePTFE膜是将PTFE挤出后经过压延、拉伸制作而成,即膨化过程。拉伸工艺分为纵向(机器走向)和横向(垂直于机器走向)拉伸。
Ø 压延成型
将挤出后的PTFE棒材通过压延辊将压延至片材,调整PTFE薄膜的厚度是由调节压辊间的间隙来实现。

压延工序设备图
Ø 纵向拉伸

纵向拉伸工艺流程图
将压延后PTFE片材在纵向上通过辊轮进行膨胀。在高温下(<320°C)对烘干后的片材进行纵向拉伸,形成由节点和微纤维组成的ePTFE结构。该过程的关键组件包括进料辊,驱动慢辊,烘干炉,驱动快辊,以及冷却辊和收卷辊。进料辊将干燥的PTFE片材送到拉伸设备中,起始于驱动慢辊,辊轮将薄膜送入加热/烧结炉。在炉子的末端,薄膜被送入驱动快辊中。进料的PTFE薄膜加热并根据快慢辊的线性(表面)速度的比例拉伸,然后冷却辊将ePTFE膜冷却至室温,最后将其卷绕在收卷辊上。烧结在PTFE薄膜在张力状态下进行,以防止纵向收缩,拉伸后的薄膜厚度比较薄,如果后续需要再处理,收卷时便将膜覆在基材之上。

纵向拉伸设备图
Ø 双向拉伸

双向拉伸工艺流程图
双向拉伸工艺流程图双向拉伸,顾名思义,PTFE通过在横向和纵向两个方向上进行拉伸。挤出(并经过压延处理的)PTFE薄膜首先在纵向上单向拉伸,不进行烧结,然后横向拉伸;或者纵向与横向拉伸连续(顺序)进行,或者收卷后单独在张力架下进行横向拉伸。薄膜拉伸须在PTFE熔点以下进行,这就会导致聚合物分子在拉伸方向上出现部分取向。纵向上展开的薄膜经过双向拉伸后会改善膜的机械强度和孔隙率。双向拉伸的膜可能是各向同性的——即在纵向和横向两个方向上的特性相同,但实际上往往纵向上取向更高。下图展示了顺序拉伸的典型轮廓。

连续双轴方向的典型宽度轮廓(MD:机器方向即纵向)
纵向拉伸完成后,薄膜进入张力架。在张力架的入口处,薄膜被夹子系统夹住,并通过轨道轨迹在宽度方向上拉伸。

张力框架内部拉伸过程主要在烘烤隧道完成,薄膜在隧道中被加热到PTFE的熔点以下。薄膜进料到张力架后,随着夹子高速分开,PTFE在横向上逐渐被拉伸。因为PTFE膨化所需的异常高拉伸率,边缘夹持必须能够承受大的横向载荷,并高速运行。张力架由两个水平链轨道组成:①通常有三个加热区:预热区、拉伸区和退火区;②可调节的轨道宽度;③能够适应不同操作的夹子设计;④处理不同的拉伸条件、宽度和厚度的轨道设计;⑤满足生产所需的温度(≤340℃);

双向拉伸设备
纵向取向的薄膜从一端进入张力架,在加热炉中进行拉伸,此区域中的轨道以指定拉伸率的速度分开,在烧结区轨道达到最大距离,到达冷却区后,轨道稍微靠拢。
虽然ePTFE膜的拉伸制备与聚酯、聚丙烯、聚酰胺、聚苯乙烯和聚酰胺薄膜等膜类的工艺相似,但因为产品特性不同,具体的生产工艺和参数完全不同。
资料图片来源:
上海联净自动化技有限公司
注:本站转载的文章大部分收集于互联网,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文中观点仅供分享交流,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您告知,我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