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潮针”概念股大跌,专家:系商家创造概念,无医学依据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2025-04-29 15:21:06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韩金序 乔芮)4月28日,A股市场“高潮针”相关概念股集体大跌,芭薇股份跌超13%,德美化工、天原股份分别下跌超5%和6%。这一概念股下跌或与近日一款名为“高潮针”的医美产品在社交平台引发的争议相关。

4月28日,某平台上对于“高潮针”的讨论。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在相关企业官网了解到,该类产品以“提升女性性功能”为卖点,大量推广帖以“私处整形”“预约爆满”等话术营造“热捧”假象,相关产品价格近万元一针。

“高潮针”是什么、是否符合现有医学安全规范?4月28日,针对“高潮针”的核心争议,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生殖内分泌科主任高绿芬在接受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采访时解释,“高潮针”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医学术语,其本质是将整形美容科的注射技术应用于女性私密整形领域。

据高绿芬介绍,目前所谓的“高潮针”主要涉及三类成分:一是化学填充剂(如玻尿酸、纤维蛋白原),通过填充达到阴道紧致效果;二是PRP(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即抽取患者自身血液,经离心机分离后提取富含血小板、生长因子的血浆成分,理论上可促进局部修复;三是干细胞,但干细胞治疗目前仍处于试验阶段,国家仅在限定区域、限定病种内规范使用。

“这些技术本身在整形美容科是正规的治疗方法,例如PRP用于面部抗衰已有一定临床基础。但‘高潮针’这一名称是商家为迎合消费者需求而创造的概念,医学上并无此定义。”高绿芬强调。

技术本身是无辜的,问题的核心是非医疗机构为了牟利,进行诱导性宣传,在非医疗机构进行医疗行为。

记者在国家药监局官网查询发现,相关产品仅获批用于“从人体自体血样中制备自体富血小板血浆(PRP),制备的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可在临床医生的指导下,用于骨折手术的辅助治疗(包括可与骨修复材料混合植入骨缺失部位)”,制备产物不能用于静脉注射。

高绿芬强调,注射治疗属于严格的医疗行为,需满足三大规范:一是严格指征(即明确治疗需求),二是无菌操作环境,三是专业人员操作。“若在美容院等无资质场所进行,风险极高——化学填充剂可能引发过敏甚至过敏性休克;PRP作为血液制品,若处理不当可能导致感染;干细胞制品因处于试验阶段,远期并发症尚不明确。”

既往案例也印证了风险。2019年,《美容外科杂志》曾披露一起因阴道壁注射透明质酸和胶原蛋白导致患者死亡的案例。论文指出,注射剂可能通过血管进入肺部,引发致命性栓塞。此外,不规范操作还可能导致感染、神经损伤、组织坏死等严重后果。

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山东省民营整形美容协会曾发布《“高潮针”的超范围宣传和使用预警》,提示相关企业应严格按照国家药监局发布的适应证宣传和使用,切勿超范围宣传和使用;若擅自更换适应证,安全性未经临床评价,缺乏安全保障,并会受到相应处罚。

“此次事件为行业敲响了警钟。未来,唯有以医学规范为基准,合理界定产品用途与宣传边界,才能实现行业的健康发展。”高绿芬说。

0 阅读: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