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有多怕喀秋莎?志愿军老兵回忆:一轮齐射能让美军阵地无活物

南书房 2025-02-05 17:19:50

1953年7月13日,金城战役爆发。

此战,志愿军动用了1100多门火炮,对南朝鲜四个师的阵地,发动了毁灭性炮击,炮击结束后,志愿军在一个小时后就将南朝鲜军打得崩溃,这一战,志愿军歼灭敌军五万多人。

后世有历史学家分析到,在抗美援朝最后一年,志愿军在重火力装备上,已经可以和美军对抗,金城战役上的火力强度,丝毫不比美军差。

不少历史学家提到,在战争最后一年,志愿军已经在战场上占据了上风,此时的美军明白,他们已无战胜志愿军的可能。

而志愿军之所以可以在短短一两年内彻底扭转战局,最大原因自然是志愿军不怕牺牲的军魂。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原因也不可忽视,这就是在战争后期,志愿军武器装备相比于战争之初,已经提升了好几个等级了。

在诸多先进武器装备之中,一款叫“喀秋莎”的武器,更是成为美军的噩梦……

一、喀秋莎是美日德三国的噩梦

喀秋莎在军事术语的正式名称是BM-13火箭炮,他是二战时期苏联研制的一款一次性可以发射16枚火箭弹的重武器。其最远射程可以达到8500米。

一位军事专家解读到,只要四架喀秋莎,其火力密度可以覆盖近一百个篮球场这么大的作战区域。

二战时期,苏联的喀秋莎火箭炮,曾在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柏林战役立下赫赫战功,一位苏联老兵回忆,二战时期,一支喀秋莎炮兵部队,曾轻而易举摧毁德军一列火车的军火物资。

再谈到喀秋莎火箭炮时,无数德军幸存者回忆到,喀秋莎炮火覆盖下的阵地,简直是人间地狱,无数士兵因为这款武器丧失了斗志。

喀秋莎是苏联研制的重火力支援武器,在我国解放战争时期,虽然我党和苏联关系非常之好,可是这款武器一直没有输入我国。

二、喀秋莎火箭炮21师

1950年10月,毛主席作出了入朝作战的决定。此时的苏联,因为顾虑和美国发生直接战争,所以,苏联并没有直接参战,不过,他们答应在武器装备上全方位支援我国。

经过第一至第五次战役,志愿军取得了一系列辉煌胜利。

不过,虽然志愿军打得美军损失惨重,可志愿军也出现了很大伤亡。

譬如说,长津湖战役中,志愿军第九兵团虽然打赢了,收复了朝鲜大片国土,可是这一战,志愿军出现了多达五万多人的伤亡,并且,在极具优势的情况下,仍然让美军王牌陆战一师,凭借强大地空火力,强行突围。

还有,在第四第五次战役中,志愿军同样付出了好几万人的惨烈代价,第五次战役甚至被彭德怀称,这是自己一生四次败仗之一。

英勇的志愿军之所以会出现如此惨重牺牲,这和志愿军本身重火力不足,有着很大关系,在战争初期,志愿军一个军的火力,尚且不敌美军半个师。

中央明白,要想减少部队伤亡,尽早结束这场战争,志愿军在重火力支援武器上,就必须得加强。

1951年初,在新中国要求下,苏联给我国支援过来了120辆拥有极强火力的卡车牵引喀秋莎火箭炮。

与此同时,在军委直接命令下,四野抽调了一个师,组成了喀秋莎炮兵21师。

军委对炮兵21师给予了厚望,炮兵21师挑选的兵员,都是四野有一定文化底子,政治可靠,战斗素养过硬的精锐,对于21师的组建和训练,军委是全程保密的。

1951年春,经过短暂的适应性训练,炮兵21师很快入朝作战。

对于这支喀秋莎炮兵师,彭德怀同样极为重视,他下令,喀秋莎炮兵师的使用,必须通过志愿军司令部的批准,非作战时间,战士们一定要对喀秋莎进行科学维护。

三、特等功臣回忆喀秋莎

1951年9月1日,这是注定载入史册的时间,这一天,喀秋莎炮兵21师首次出战,并且取得很大的战果。

根据上级指示,21师出动24门喀秋莎火箭炮,悄悄布置在后洞里阵地。

战斗中,在21师一名团长指挥下,384枚喀秋莎火箭弹瞬间砸向美军阵地,短短几分钟,美军阵地陷入一片火海,七百多名敌军瞬间死亡。

在发射384枚火箭弹后,21师喀秋莎火箭炮在卡车牵引下,进行了快速转移,因为喀秋莎目标大,在暴露火力点后,如果不快速转移,很容易被美军榴弹炮和空军摧毁。

在金化东南地区一场阻击战中,成功炸毁敌人三辆坦克,于1951年9月被授予特等功臣称号的谭秉云同志曾说道:“喀秋莎火力太可怕了,一轮齐射后,美军阵地几乎没有活物。”

21师真正成名之战是在1952年的上甘岭战役。

1952年10月,惨烈无比的上甘岭战役爆发。从火力密度来看,上甘岭战役已经超过二战所有战役,美军发射的炮弹超过200万发,当时志愿军驻守的阵地山头,被足足削平了两三米。

面对美军的强劲火力,志愿军再次出动了喀秋莎炮兵21师,在21师喀秋莎猛烈火力下,美军遭受了重创。

一位美军军官在回忆录中记录到,中国军队的喀秋莎火力太猛烈了,不间断的火箭弹,瞬间让几十名战友消失了,无数战士被烈火包围,听着他们的惨叫声,仿佛来到了地狱。

志愿军副司令员洪学智在回忆录中提到,只要喀秋莎炮兵21师出场,就没有他们拿不下的阵地。

不过,喀秋莎虽好,可是他太贵了,据说,一发炮弹就要六两黄金,这对于当时经济困难的新中国,可是一笔很大开支。上甘岭战役中,担任防守主力的15军军长秦基伟曾说道:“喀秋莎炮兵师一轮齐射下来,那就是一笔巨款啊!”

志愿军能够战胜当时世界头号军事强国美国,最主要原因自然是我军拥有不畏牺牲的军魂,可是喀秋莎这些尖端武器,也为这场战争的胜利,起到了很大作用。根据有关人员统计,喀秋莎炮兵21师在近两年战斗中,自身歼敌和协助友军部队歼敌人数高达十万人。

4 阅读: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