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的诗人泰戈尔说过一句话:
书是点亮人生的光芒,书是穿透乌云的阳光,书是陪伴智慧的新娘。
没错,这句话是我编的。
相信很多人上学写作文的时候,都用过这一招。我也用过,当时觉得自己很机灵。后来读了书才发现,在差不多一千年前,就有人用过这一招了,那就是文学大家苏东坡。
在参加科举考试的时候,苏轼就引经据典,打动了当时的主考官梅尧臣。梅尧臣也是宋朝著名的文学家,和欧阳修齐名。他觉得苏轼这篇文章确实非常不错,其中一句名言也相当经典,而且连他自己也没听说过,觉得苏轼学识丰富,给了很高的评分。
后来他不耻下问地向苏轼请教,得到的回答是:我编的。
你问我读书有什么好处,这就是好处。只要你学识丰富,编瞎话都有人信。当然,没有人读书是为了更轻易地编瞎话,但书籍真正能给人带来的好处,远比这个要有价值得多。
体验不同的人生很多人想到的读书最大的好处,就是增长一个人的见识,我觉得那是扯淡。不同的人读书后吸收的效果不同,书里的见识能不能用得上也不一定。对我来说,读书最大的好处,就是体验不一样的人生。
一个人的人生只有那么长,绝大部分人都活不过100岁,一生也只能经历极其有限的几个行业,然后就这么过去了。如果你是个有钱人,你就体会不到贫困的人那种至为纯粹的生存的快乐;如果你是普通人,也体会不到富豪们视金钱如粪土的洒脱。
但读书就不一样了,读一本小说就好像陪着主角经历了一个不一样的人生,那种跌宕起伏和波澜壮阔,就算真的摆在现实生活中,你也不敢尝试,但有主角替你走过这样的一生,你也会感受到同样的心潮澎湃。
书籍不仅让你能体会不同的人生,也能帮助你开启不一样的人生。有些精彩的生活,离我们并不遥远,只是我们没有看见。美国作家杰克·伦敦,正是读过书之后才决定写小说的,最终在文学史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如果没有在小学的时候偶然翻到一本天文学的科普书籍,我或许不会爱上这片星空,从而痴迷于科学。今天我能够为大家做科普,也要感谢当初的那一本书。
腹有诗书气自华如果你不读书,你甚至可能都不知道,这句话是苏东坡说的。
还记得我刚上初中,第一节语文课上,老师要求大家写一篇作文。后来老师拿着我的作文说:“一看就知道这个学生读过不少书。”多倒谈不上,和网上或者历史上那些神童根本比不了,而且现在想想也觉得自己当时也没读过很多书,但是比同龄人还是多一点的。
我也记不清小学时读过哪些书了,记忆有点久远了,唯一确定的是至少读完过《三国演义》,这本书在高中毕业前我就读了7遍了。上初中开始,我就读西方名著了。
直到现在,三十多岁了,一出门的时候,我还是偶尔会被误认为是学生。不敢说长得年轻,但或许是鼻梁上的眼镜,以及读书培养起来的性格,让我从外形上看起来像个学习的人吧。
反正不是从容貌上看的,毕竟我这个人其貌不扬的。反过来说,外表是天生的,我也没有整容的打算,唯一能改变的也就是气质了,或许这也是鞭策我读书的一个动力吧……
人生变得通透我一直坚信一点:在泱泱中华几千年的历史中,我们的老祖先已经把人生的智慧总结得差不多了。多读读书,尤其是多读一读历史书籍,对于我们增加人生智慧非常有帮助,在面临各种各样的人生选择时,只要回顾一下古人的智慧,就能够找到他们的指引。
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延续到今天的国家,我们本身就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从一百年前屈辱的历史走向今天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再到如今在波诡云谲的国际形势下艰难前行,我国每一步都走得十分坎坷,但也没有人能阻挡我们变得越来越富强,这都离不开古人留下来的智慧。
在书中见证了人间的无数苦难,才能在现实生活中面对困难时泰然自若,才能在风雨欲来之前看到风满楼,为自己撑起一把伞。
很多人生中遇到的麻烦事、社会上出现的现象、国际上爆发的事件,大部分人都只能看到表面。但只有读了足够多的书,才会透过表面,看到本质。如今网络上很多网友戾气太重,也是因为这个。
修身养性一个人只有静下心来,才能读书;通过读书,可以变得更加恬淡。这是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读书培养的气质只是表面上展现出来的变化,而内在心性的培养,才是一个人在读书过程中获益的关键。
尤其在如今这个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越来越浮躁的社会下,我们更需要读书来培养心性。这个社会告诉你要拼搏,领导告诉你要起早贪黑;但诸葛亮会告诉你“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王维会告诉你“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陶渊明会告诉你“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为什么现在互联网的戾气这么重?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大家被快节奏的生活带得急切起来,看到和自己的观念不同的观点或者现象,来不及思考原因或者背后隐藏的真实问题,就迫不及待地开骂,这样才能节省出时间来做更多的事。
腹有诗书的人,首先内心恬淡,不急于下定论;其次能够容忍,面对诋毁和谩骂时可以一笑置之,而不是反唇相讥。
我读过一句话很有道理:“一个人发怒的事有多大,就说明他的格局有多大。”格局宽大之人,从来不会因为网络上的只言片语而愤怒开骂,因为他们知道,这点小事对他们来说无关痛痒,不值得浪费自己的心情。
读书无用其实说了这么多,这篇文章只是我自己的一篇读书感悟,拿来和大家分享。有人看就看,没人看也无所谓,对我来说只是一篇不用记在纸上的笔记而已。这些用处只是我自己的感受,未必对别人也有同样的效果。
其实有的时候,读书是无用的,或者说大部分时候是无用的。读书也是遵从二八定律的,你读的书有80%可能一生都用不上,但另外20%却足以改变人生。
有人说,读书不该是功利的,不要带着有用的目的去读书。我也赞同这个观点,或者说我认为对于一部分人来说,确实不需要执着于追求个人的进步而读书。读书是一种消遣,是一种生活方式。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这句话形容读书,再合适不过了。只有广泛阅读,才能在关键时刻凭借丰厚的知识储备冷静应对;也只有不带目的地读书,才能让一个人放弃功利,才能广泛阅读。很多人生的收获,就是这样不经意间到来的。
其实读书也不可能毫无用途,或者说毫无目的。即便只是放松身心,也是一种目的。目的这种东西,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不同的人读书有不同的收获,不足为外人道也。
这或许就是读书的魅力之一吧,人生不是所有的事都能分享,也不必事事分享。在这个世界纷繁复杂、充斥着浮躁和不满的情况下,开辟一隅专属于自己的世界,才能为自己的心找到一处没有暴风雨的港湾。
一日不读书,尘生其中; 两日不读书,言语乏味; 三日不读书,面目可憎。 多读书,读好书,受益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