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看似轻松的3-1胜利,却隐藏着国米主帅小因扎吉的怒火和球队更深层次的战略考量。
比赛中,小因扎吉的两次暴怒和比赛最后时刻的罕见一幕,引发了球迷和媒体的热议。
究竟发生了什么,让这位教练如此失态?
第68分钟,扎莱夫斯基在一次拼抢中受伤离场。
小因扎吉在场边怒吼,他的不满显而易见。
赛后分析指出,国米边翼卫位置人手紧缺,达米安连续首发,邓弗里斯停赛,迪马尔科和比塞克也存在风险。
扎莱夫斯基的受伤无疑加剧了困境。
小因扎吉的愤怒,也正是源于球队在关键位置上捉襟见肘的现实。
比赛第86分钟,小图拉姆在中场处理球不当,丢掉球权,还与对手发生碰撞。
这次,小因扎吉彻底爆发了,他脱下西装,对着小图拉姆大声咆哮。
赛后,小因扎吉解释说他已经和小图拉姆沟通过了,球员以后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
更令人不解的是,比赛最后时刻,劳塔罗、阿瑙托维奇、小因扎吉分别对弗拉泰西、奥古斯托、达米安大喊,让他们停止进攻。
教练、队长、老将同时在场边喝止进攻球员,这一幕实属罕见。
DAZN电视台的报道揭示了背后的原因:小因扎吉担心球员受伤,毕竟接下来的比赛场场关键,国米伤不起。
小因扎吉的愤怒和球员的“收手”,都指向了国米的比赛策略。
正如名记比亚辛所言,国米在打两场仗:一是尽可能多拿分,二是尽可能保存能量。
这两个目标有时会冲突,但显然第一个目标更重要。
与之前对阵乌迪内斯的比赛相比,这场比赛国米赢得相对轻松。
对阵乌迪内斯时,国米需要全力以赴才能确保胜利,即使球员体能透支,也要坚持到而对阵卡利亚里,三分基本到手,国米便将重心放在了保存能量上。
卡利亚里本场比赛的比赛态度,也给了国米“保存实力”的机会。
卡利亚里领先降级区6分,保级压力不大,因此在比赛中并没有全力以赴。
两队本场比赛的对抗次数仅为68次,远低于国米和卡利亚里的赛季平均值。
巴雷拉和恰尔汗奥卢的冲刺跑距离也明显低于平均水平,这表明国米球员的体能消耗较小。
卡利亚里这样的比赛态度,实际上代表了一些意甲小球队的生存哲学。
他们的“战意”会根据积分形势而变化。
对于国米来说,对手的低对抗强度自然是乐于看到的。
这也让小因扎吉更有底气在比赛中控制球员的比赛节奏,避免不必要的体能消耗和伤病风险。
国米目前面临着三线作战的压力,伤病问题也一直困扰着球队。
如何平衡主力球员的休息和轮换球员的锻炼,是小因扎吉需要解决的难题。
这场比赛中,小因扎吉的愤怒和球队的策略,体现了他在三线争冠背景下对球队体能的精打细算。
那么,国米的“两场仗”策略能否最终奏效?
如何在保存实力和保持状态之间找到平衡点?
这些问题,还有待时间给出答案。
您又是如何看待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