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编辑:兔酱漫娱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2025年3月3日深夜,万辰集团董事长王建坤,被国家监察委留置,并立案调查。
消息公布的第二天,万辰集团的股价暴跌了7.74%,市场估值直接蒸发了13亿元,跌幅已经超过了14%。

而与万辰集团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量贩零食店“好想来”,一下从当初的“赚钱金饭碗”到了如今的“割韭菜行家”。
那么,“好想来”和万辰究竟是什么关系?万辰真的是在割韭菜吗?

2011年1月,好想来创始人彭德建在江苏兴化开了第一家店,主打产品就是平价零食。
没想到通过精准的选品眼光和本地化的服务积累了非常好的口碑,一下就成了当地有名的“零食店”。

最开始彭德建走的还是稳扎稳打,把一家店用心做好的思路在经营这家小店,也并没有开始加盟的业务。
经过5年多的高速发展,“好想来”在2016年正式申请了品牌,并且组建了一支专业化的团队,开始了公司运作。

从一家小零食店发展到一家零食经营公司,彭德建的经营能力得到了业界的一致认可。
2017年是好想来向更高层级突破的关键一年,这一年,推行了员工股份合伙制,目的就是激发团队的工作动力,就在同一年,好想来在全国的门店数量突破了50家的大关。

眼见着规模越做越大,仓储和物流的建设也迫在眉睫,彭德建继续扩大眼光,拿出魄力,在2020年,建设了属于自己的物流仓储中心,实现了厂家直采,让中间成本进一步降低。
仅仅3年后,好像来的物流仓储中心就从当初的6万平方米扩展到了15万平方米,可以做到覆盖全国物流网络。
这也标志着,属于好想来的零食王国已经建立起来。

在一切向好的趋势中,彭德建并没有停下发展的脚步,而是试图借助资本的力量,让好想来的门店数量进一步扩展。
于是,2022年,迎来了好想来的爆发期,好想来扎扎实实的走了2步棋。

第一步就是开放加盟,支持选址、装修设计、ERP管理系统,再加上供应链的巨大优势,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加盟商。
一时间,好想来就像雨后春笋一般,以每月新增100家门店的速度,迅速占领了全国的各大城市。
甚至加盟商的二店率也能达到惊人的85%,到2022年底,好想来全国门店数突破1200家。

有了这个强大的基础,好想来开始走第二步棋。
2022年年底,好想来正式加入万辰集团,万辰集团是全国食用菌龙头企业,拥有着相当雄厚的实力,借助万辰的资金和资源,好想来再次获得了质的跃升。

2023年9月,万辰把旗下包括好想来在内的四大零食品牌(好想来、来优品、陆小馋、吖嘀吖嘀),正式合并成了一个统一的品牌“好想来”。
同时请了中国品牌设计的头把交椅华与华为其设计品牌形象,进一步强化市场认知。
就这样,好想来正式成为全国零食界的第一梯队,全国门店数突破3300家,全国有17架仓储配送中心为品牌保驾护航。

这还没完,到了2024年7月,好想来门店数更是突破了令人的8500家。
并开始从三四线城市向高线城市渗透,并在2025年通过并购地方零食品牌,诸如浙江的“老婆大人”,来扩大市场份额。
好想来的对标对象就是平价饮品店中的王者蜜雪冰城,试图一举突破万店的门槛,成功实现“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

好想来依靠着万辰,万辰其实也在依赖着好想来。
当两家合并成一家时,好想来已经成为了万辰集团的核心增长引擎,仅在2023年,在量贩零食业务板块,就实现了87.59亿元的营收,占到了集团总营收的94%。

而这个数字在2024年又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帮助万辰股票从2023年的12元一股飙升到了2025年的92元一股,涨幅超过了600%。
万店的目标也随之轻松完成,正式和“很忙系”零食店形成了两超多强的格局,共同占据了全国65%以上的市场份额。

在如此大好的形式下,只有行内人才看得到,其实万辰和好想来的合作早就危机重重了。
首当其冲的危机就发生在管理上,万辰集团的实际控制人是王建坤家族,在万辰的6名董事会成员中,5名都是家族成员,而唯一的“外人”。
也就是作为职业经理人的就是彭德建,他能入主董事会,也是通过股票绑定成为少数拥有话语权的外部高管。

而这恰恰就是危机所在,简单说就是家族控制和职业经理人之间的博弈。
这不,就在3月3日,万辰集团董事长王建坤被国家监察委带走调查之后,万辰集团迅速发布公告。
声称调查的事件和公司没有关系,公司也没有被国家监察委要求协助调查,目前公司经营一切正常。

董事长的指责也暂时由王建坤的姐姐王丽卿代替,王建坤儿子王泽宁和表弟陈文柱,接管核心业务。
虽然目前调查结果还没有正式公布,但从市场反馈上来看,投资者们普遍担心,公司战略方向和供应链的稳定性都出现了问题。

为什么这么说呢?一共有5点。
在加盟商中间,流传着这么一件事,说2023年第四季度。
万辰伪造了200余家的“幽灵门店”进货单,由此虚增了加盟商收入12.7亿元,并通过关联企业循环支付伪造了6.8亿元的现金流。

有爆料称,王建坤通过在海外注册了7家空壳公司。
硬是把国产的坚果包装成了“澳洲直采”,由此涉嫌转移利润高达20亿元,偷税金额高达5亿元。

董事会里,5位是王建坤亲属,这里面被人怀疑在采购环节存在利益输送。
比如有人就爆料称,在包装袋采购上,采购价高于市场价的37%,3年时间就直接套利2亿元。

2022年,万辰和投资机构签订了对赌协议,目标是“三年内市值突破200亿元”。
为了尽快达到这个目标,万辰默许了“同一个地址注册多家门店”,从而拉高了门店新增舒朗,这直接导致单店日均营收直接暴跌了70%。

被怀疑在和和“很忙系”的竞争过程中,用了一些非常手段,涉嫌垄断或者不正当竞争。
虽然目前还没有实锤的证据,但就在同一天,国内另一家零食巨头良品铺子董事长辞职,这样的巧合不得不引发大家的联想。

说到这,可能明眼人都能看得出,王建坤一家子早就赚了个盆满钵满,而承受这一切的就是最底层的加盟商了。
由于野蛮扩张,遗留了不少的后遗症,把行业毛利率一压再压,现在已经低到了2.5%-35,一部分门店的日均营收竟然不足2000元,比盈亏平衡线低了不少。

再加上,为了在行业里卷“低价”,推出了一个9.9元一斤的“穷鬼套餐”,导致品控直接失控,多地门店因为食品安全问题被当地相关部门处罚。
其实,投资了零食店的人都清楚,店铺开的越多,加盟商想回本就会变的越来越困难。
而作为背后大佬的王建坤家族,只顾着赚钱,丝毫没有考虑良性竞争的重要性,最终加盟商们就只能成为市场扩张的韭菜了。

2025年03月10日,中国网财经,《好想来母公司董事长被立案调查 已注销十余家企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