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史料】德国人笔下的青岛

赫歇尔 2024-07-31 15:58:34

参考资料

Hans-Martin Hinz, Christoph Lind (Hrsg.): Tsingtau. Ein Kapitel deutscher Kolonialgeschichte 1897–1914. Deutsches Historisches Museum u. a., Berlin 1998, ISBN 3-86102-100-5.

【Tsingtau(青岛)】

1891年,清帝国开始在山东半岛南部沿海胶澳(后来的青岛所在地)建设海防设施。

1897年5月,德国海军官员在对胶州湾进行正式调查时,报告了这一情况。同年11月发生了巨野教案,三名德国传教士遭到袭击,两人被杀。随后,德国军队占领了该防御工事。

清帝国迫于压力,在次年被迫将该地区租借给德国,也就是后来的胶州湾租界,从1898年存在至1914年。

据德国资料描述:当时青岛面积为552平方公里,有一条Marktstrasse街(市场街)是当时青岛村落的一条主街,街道两旁的建筑是渔民和农民的家,“他们卖掉财产后,将房屋和田地重新安置在更东边的村庄。”

1897年被德国军队占领时,青岛是一个“由泥屋组成的渔村”,有一座建于1796年左右的寺庙,还有一个行政总部“衙门”,一名清帝国军官担任负责人、行政长官,他还指挥着一支小型军事部队。

德国人在控制该地区后,为青岛这个“贫穷的渔村”建设了宽阔的街道、坚固的住宅区、政府大楼、、下水道系统和安全的饮用水供应,实现全市电气化,“这在当时和后来的亚洲大部分地区都是罕见的”。

当时青岛地区的学校密度和人均入学率在中国最高,小学、中学和职业学校由德意志帝国财政部以及新教和罗马天主教传教团资助。

1903年,德国出于商业利益建立了日耳曼尼亚啤酒厂,后来成为举世闻名的青岛啤酒厂。德国的文化和商业影响扩展到山东省的其他地区,包括建立各种商业企业。

德国当局将青岛视为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港口,青岛由帝国海军部(Reichsmarineamt)而非帝国殖民地部门 (Reichskolonialamt)管理。

不断壮大的德意志帝国海军将东亚舰队驻扎在青岛,让军舰能够在整个西太平洋开展行动。从1898年1月开始,海军陆战队也进驻青岛。胶济铁路于1899年开始修建,于1904年完工。

第一次世界大战 爆发前,海军上将冯·施佩伯爵指挥下的帝国海军舰艇驻扎在中太平洋殖民地执行例行任务。舰队随后在马里亚纳群岛会合,计划返回德国,“以免被更强大、数量更多的盟军舰队(英国和日本)困在太平洋”。

1914年,英国海军对山东的德国租界发动了一次小规模袭击,之后日本帝国军队在青岛围城战中占领了这座城市和周边地区,当时日本根据英日同盟对德国宣战。中国抗议日本违反中立条款,但无法干涉军事行动。

一战后的巴黎和会和凡尔赛条约决定不恢复中国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青岛及山东的权益,引发了五四运动,该运动在中国反帝国主义、民族主义和文化认同方面意义重大。

0 阅读:19

赫歇尔

简介:温带海洋性气候,英国普利茅斯大学国际关系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