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考七分报,这个概念换成以前大概会被考生家长嗤之以鼻,心想只要高分在手哪里不是想报就报?
经过这些年的教育发展,家长的视野开阔许多,明白了高分低报的可能性,以及院校专业选错,白白浪费高分的后果,也不怪高考填报机构遍地开花,谨慎的家长需要一个专业人士来指导。
地理位置成为多数考生选择大学的重要因素不懂的学生家长填报志愿很容易,只看分数填学校就行,稍微懂一点的家长则会结合全省位次,往年院校录取情况去报考,而眼光再长远一点的家长则会把就业和未来都考虑进去,地理位置也要照顾到。
近几年来,城市因素成为许多考生参考的重要对象,看起来学生只是在一个地方读大学,实际上城市发展对学生享受的资源有较大影响。
拿中等生来说,一个普通专业在发达城市的就业几率,起始薪资是远高于小城市的,这就涉及到就业平台是广是稀的问题。
除了经济发展,每个城市对本地高校都有就业扶持,例如说深职院,是专科院校中的翘楚,在当地甚至外省双一流的就业优先级可能都不如深职院,但出了深圳,一个双一流本科生和一个专科生录取哪个,不言而喻。
城市因素也对学生专业有影响,例如说海洋相关专业,如果选择一个没有海的城市就业无疑是进死胡同了,而一所高校能开设这类特色专业,往往在当地都是有实训基地或者合作企业的,毕业留在当地就业是最佳选择。
因此在高考报考环节,地理位置对考生选择大学有一定的影响因素,但是我国高校众多,对省外大学的不了解,容易误导报考选择,特别是一些学校的校名和校址不符,考生常被搞混。
“身首异处”的四所大学,考生常被搞混大学取名不是随心所欲的,一个名字从拟定到批准要经过一段时间,更别提一些老牌名校,校名可能藏着特殊意义,所以从名字判断高校的位置,考生容易想当然。
中山大学是常被误会的一所高校,中山大学本身是老牌985,在本省学子心中是首屈一指的存在,也是外省学子向往的对象,许多考生都以为中山大学一定是在中山市,那里也是孙中山先生的故乡,中山大学在这里合情合理,实际上中山大学在广州,此“中山”非地名,而是人名。
第二所要说的是四川外国语大学,四川是一个被忽略的高考大省,今年考生数量突破80万,本省高校资源如果再不丰富点,四川学子的竞争会相当激烈,作为一所语言类高校,四川外国语大学的办学质量也是备受认可的。
不过虽然名字是四川外国语大学,实际校址却在重庆,这也算是历史遗留问题,谁知道重庆会从地级市变成了直辖市呢?甚至于现在四川外国语大学的主管部门都不是四川而是重庆。
接下来要说的是西藏民族大学,西藏是很多大学生向往的旅游胜地,因为一句“青春没有售价,火车直达拉萨”想要去西藏玩一圈,但考虑到路费问题,有学生突发奇想不如考西藏的大学,这样四年下来完成了学业也完成了旅游。
如果抱着这个目的报考西藏民族大学,那可就让考生失望了,因为西藏民族大学甚至都不在西藏,而是两千多公里外的陕西咸阳,办学初期考虑到高原环境招生困难的问题采取了异地办学,如今西藏民族大学就在咸阳留了下来,不过学校的主管部门依旧是西藏。
最后一个要说的是河北工业大学,河北高校资源不算丰富,却是远近闻名的高考大省,竞争十分激烈,而河工大则是河北唯一的211,但令本省学子欲哭无泪的是,河工大竟然在天津。
河工大目前发展出了四个校区,两个招生主校区都在天津,而新发展的第四个校区甚至开到了国外在波兰,有学子吐槽“它甚至开到了国外都不愿意开在河北”,有人为那第三个校区呢?
第三个校区确实在河北,位于廊坊,不过这个校区只有一个专业,且是中外合作办学,中外合作办学的学费通常都不低,也就是说学生想报考普通专业,还是得到天津去读书。
【写在最后】因为大学名字而造成的误解总会给一些考生带来麻烦,比如说一些独立院校,常有高分考生报错,当然独立学院命名方式有一定问题,但考生的马虎大意才是主因,所谓强者从不抱怨环境,考生们还是要擦亮眼睛,认真了解一所学校的办学性质,校区位置等因素后再去报考。
图片源于网络,侵删。
川美呢?川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