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们,今天咱来唠唠一个挺离谱的事儿。最近江苏南通山姆会员店出了个大新闻,一名试吃员因为在网上晒了自己的工资条,居然被开除了!这事儿一出,那可是在网上炸了锅,大家都在议论纷纷。
事情是这样的,这位试吃员顾小姐,在山姆会员店干试吃的活儿,本来想着能有份稳定的收入。结果呢,她发现自己到手的工资低得可怜,据说只有南通市的最低标准,差不多 2285 元。这搁谁心里都得犯嘀咕啊,辛辛苦苦工作,咋就拿这点钱呢?顾小姐心里委屈,就把自己的工资条发到了网上,想吐槽吐槽,也希望能引起大家的关注,给自己讨个说法。
可谁能想到,就因为这么一个举动,她就被所属的第三方劳务公司,也就是广州市达生市场推广有限公司,给开除了。公司给出的理由是,顾小姐违反了保密协议。公司说,双方签的《保密协议》和《员工手册》里都写得清清楚楚,工资信息属于保密内容,顾小姐公开工资条的行为属于 不应该行为。
但顾小姐这边可不服气啊!她坚称自己实际到手的工资根本就没达到公司宣称的数额。这就很让人纳闷了,到底谁说的是真的呢?
咱再深挖一下,这里面还有不少门道。山姆会员店回应说,试吃员是外包员工,他们只需要 “敦促供应商合法合规”,这意思就是想把自己撇得干干净净,不想承担直接责任。而这个外包公司,广州市达生市场推广有限公司,那可真不简单。一查才知道,这公司涉及多起劳动仲裁,它的母公司广州大我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都已经成被执行人了,执行标的超 2500 万元。这妥妥的就是个 “问题公司” 啊!
从法律层面来说,这事儿也挺复杂。有人支持公司,觉得既然签了保密协议,员工就得遵守,违反了就得承担后果。但也有法律专家指出,如果保密协议没有经过合法程序制定,或者存在条款瑕疵,比如说限制了劳动者监督同工同酬的权利,那公司因为这个解雇员工的行为可能就是违法的。
在网上,大家也是分成了两拨。有人支持员工,觉得低薪岗位还强制保密,这明摆着就是想掩盖薪资不公,而且外包模式就是在转移用工风险,损害劳动者的权益。也有人支持企业,强调契约精神,认为既然签了协议就得遵守。当然,也有中立的观点,呼吁立法规范工资保密条款,平衡企业管理权和劳动者知情权。
目前这事儿还在继续发展,顾小姐已经申请了劳动仲裁,要求公司赔偿。公司呢,提出补偿 2900 元,还要求顾小姐删除相关帖文,但双方到底有没有和解,还不清楚。当地街道介入后,认定薪资计算没问题,可对于保密协议程序是否合规,却没有回应。
这事儿对咱们普通人来说,影响可不小。以后咱找工作,看到那些保密协议,可得仔细看清楚了。要是协议内容不合理,限制了咱们的法定权益,那可千万不能随便签。而且啊,这也提醒咱们,在劳动市场里,劳动者的权益保障还任重道远。外包用工这种模式,让企业有了转移责任的机会,咱们劳动者维权的难度也大大增加了。
家人们,你们对这事儿怎么看呢?觉得公司开除顾小姐合理吗?你们在工作中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工资保密问题呢?快来评论区留言,咱们一起聊聊!说不定你的经历,能给其他人提个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