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件大事:马英九当众“敲打”!欧委会发出警告!特朗普再“改口”!

兆视观察 2025-02-08 18:39:17

在这个信息如洪流般奔涌的时代,国际舞台上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无数人的目光。近期,三件看似孤立却又暗藏联系的大事,如同投入舆论之湖的巨石,激起层层涟漪。从台海两岸到欧洲大陆,再到大洋彼岸的美国,每一个事件都在各自的领域掀起波澜,背后所反映出的趋势和影响,更是值得我们细细探究。

第一件事,据中国台湾网报道,2025年1月,一则消息让两岸民众为之一振——文化和旅游部宣布,将于近期恢复福建、上海居民赴台团队游。这一举措,就像是在寒冬中燃起的一把火,为两岸交流带来了新的希望。对于许多渴望两岸走近的人来说,这无疑是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长久以来,因为各种因素,两岸交流受到了诸多限制,尤其是旅游方面,“禁团令”如同横亘在两岸之间的一道屏障,阻挡了两岸民众的往来。

台湾旅游业(资料图)

就在大家为这一消息欣喜之时,台湾地区前领导人马英九站了出来,表达了高度肯定,同时也对赖清德当局发出了有力的“敲打”。马英九深知,大陆恢复福建、上海居民赴台团游,是实实在在地符合两岸人民利益与福祉的好事。对那些热切期盼两岸交流的台湾民众而言,这是多年心愿的有望达成;而对于从新冠疫情以来就艰难求生的台湾旅游业者来说,更是久旱后的一场甘霖。据了解,台湾地区约有四千多家旅行社,其中大多数都有经营大陆旅游业务,占市场四成以上,这一庞大的产业规模,直接关系到无数岛内旅游业者的生计。

马英九多次强调,唯有两岸民间加强交流,让两岸民众直接接触,才能增进彼此了解,有效降低误解与敌意。在他看来,去年台湾陆委会提升赴大陆、香港、澳门旅游警示为“橙色”,以及禁止观光团赴大陆的“禁团令”,完全是多此一举。他喊话赖清德当局,不能把台当局没能力处理两岸关系的政治恶果,转嫁给台湾老百姓,而应该用开放代替对抗,尽快解除对大陆旅游警戒与“禁团令”,恢复新冠疫情前的直航航点。这不仅是对大陆善意的回应,也符合赖清德自己宣称的“两岸民间要健康有序的交流”的说法。马英九这番表态,不仅仅是为台湾的观光业者发声,更是代表了广大希望两岸和平交流的民众的心声。他的呼吁,就像一声声警钟,在赖清德当局耳边敲响,提醒着他们以民众利益为重,正确处理两岸关系。

台湾(资料图)

第二件事,2025年1月,据参考消息网报道,欧盟委员会主席乌尔苏拉·冯德莱恩的第二个任期将目标瞄准了提高竞争力。欧盟委员会打算在未来几天内提出一份总体规划,这份被提前曝光的草案,便是“竞争力指南针”计划。

在全球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欧盟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一方面,数字行业的快速发展让一些国家占据了先机,欧盟在这方面的发展步伐稍显滞后;另一方面,高企的能源价格也成为了欧盟经济发展的一大阻碍。同时,如何将欧洲绿色协议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成就,也是欧盟亟待解决的问题。面对这些困境,欧盟委员会希望通过“竞争力指南针”计划缩小与其他地区的差距。

该计划的内容涵盖多个关键领域。欧盟委员会打算将关键领域的产业政策和国家补贴捆绑起来、收归布鲁塞尔管理,并通过一个规模达数十亿欧元的基金提供支持。他们还希望以美国的创新机构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为蓝本建立一家机构,以此促进对关键技术的投资,推动人工智能的开发和利用。此外,欧盟还呼吁建立大型人工智能工厂,供初创公司、研究人员和各行业用于训练模型;通过一项云服务和人工智能法案激励国家和私营部门进行投资;实施新的数据战略促进私人和公共数据的共享;建立以欧洲核子研究中心为蓝本的人工智能研究中心,促进人工智能在汽车行业和其他重要行业的应用。

欧盟委员会主席乌尔苏拉·冯德莱恩(资料图)

然而,这些举措并非一帆风顺。将产业政策收归布鲁塞尔管理的建议,可能会引发与德国和法国等大国的冲突。毕竟,每个国家此前都在以自己的方式推行产业和扶持政策,这种协调统一的做法,难免会触动一些国家的利益。但欧盟委员会认为,目前各国不协调的政策有损效率,且往往适得其反。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他们希望通过“竞争力协调工具”来协调各国政策,使其与共同优先事项保持一致。这一做法最初将在能源基础设施、人工智能和数字基础设施以及重要药品的工业产能等试点领域推行,欧盟预算也将通过一个新的竞争力基金提供支持。

除了产业政策的调整,欧盟还在其他方面努力提升竞争力。减少官僚主义成为了重要一环,毕竟三分之二的企业认为,官僚主义是投资面临的主要障碍。为此,欧盟委员会希望提出一项新的加速脱碳法,加快审批程序,尤其是针对能源密集型行业。同时,欧盟将在促进创新和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产业分支引入竞争管理,推动资本市场联盟的建立,防止创新型公司因在美更容易获得风险资本而迁往美国。此外,欧盟委员会还计划在破产法、劳动法和税法方面推出更简单的特别法规供初创企业遵守,企业可在国家法律和欧盟特别法规之间进行选择。欧盟各国还将被允许在公开招标活动中优先考虑欧洲产品,深化共同能源市场和推广可再生能源,以降低高于北美和亚洲的能源价格。欧盟委员会在这份文件中明确警告,如果不抓紧时间转变思维并采取新方法,欧盟作为强大经济体、投资地和生产中心的未来将岌岌可危。此前,欧洲央行前行长马里奥·德拉吉也曾在关于欧盟竞争力的特别报告中发出警告,如若不然,欧洲将陷入“痛苦的衰落”。

第三件事,2024年1月25日,据参考消息网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在拉斯维加斯的一次集会上表示,他可能会考虑重新加入世界卫生组织。这一表态,瞬间引发了全球关注。

特朗普上台后,曾立即下令让美国退出世卫组织,理由是世卫组织对新冠疫情和其他国际卫生危机处理不当。美国作为世卫组织迄今为止最大的资金支持者,贡献总资金约18%,其退出在世卫组织内部和国际社会都引起了轩然大波。如今,特朗普却突然表示可能重新加入,这背后的原因值得玩味。一方面,美国在退出世卫组织后,在全球公共卫生领域的影响力有所下降,面对一些全球性的卫生问题,单靠自身力量显得力不从心;另一方面,国际社会对于美国重新加入世卫组织的呼声也越来越高,毕竟在全球公共卫生问题日益严峻的当下,各国需要携手合作,共同应对挑战。特朗普这一“改口”,无疑给国际公共卫生合作带来了新的变数,也让人们对美国未来在国际组织中的角色充满了猜测。

特朗普(资料图)

在这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时代,国际社会需要的是合作、理解与开放。两岸之间应该摒弃分歧,加强交流合作,共同推动两岸关系朝着和平统一的方向发展;欧盟各国应放下成见,齐心协力,共同应对经济发展中的难题,提升欧盟的整体竞争力;美国作为全球超级大国,更应该承担起相应的责任,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为全球公共卫生事业和其他领域的合作贡献力量。

0 阅读: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