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关乎德国与欧洲命运的大选落下帷幕,德国基民盟主席默茨领导的联盟党宣布获胜,选前呼声很高的魏德尔没有再次创造奇迹,而与英国前首相苏纳克一样“豪赌”的朔尔茨也即将面临与前者同样的命运。只是这一场多方角力的德国议会选举,证明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德国已经在向右走,而它带领的欧洲也将跟上,德国、欧洲乃至整个世界政治格局都将面临重大冲击。
德国现任总理、社民党总理候选人朔尔茨承认选举失利。他的遭遇与半年前的苏纳克如出一辙。
2024年5月22日,苏纳克在一场雨中宣布英国将于7月4日提前举行大选,被媒体形容为苏纳克“豪赌”震惊英国。结果不出所料,苏纳克黯然下台,斯塔默闪亮登场。
2024年11月,朔尔茨因预算争议撤换了财长林德纳,随即“红绿灯”政府垮台,德国大选提前至2025年2月举行。结果仍然没有意外,朔尔茨步苏纳克后尘败北,默茨领导的联盟党胜出。
2024年还有一场“政治豪赌”,那就是法国马克龙宣布提前举行议会选举,结果呢?马克龙在2025年新年演说中承认,提前举行议会选举导致了法国政局不稳。
这似乎表明,在欧洲政坛,提前选举已经是一个“现任政府垮台”的“致命毒药”,轻易“豪赌”不得。
选前呼声颇高的魏德尔,没有带领德国选择党再创奇迹,但该党也取得了得票率排名第二的好成绩,意味着魏德尔及其团队成员,将在接下来的内阁中拿下不少职位。
也许这是必然的结果,因为德国可能还没有完全准备好。
看看魏德尔的竞选主张,包括呼吁退出欧盟与北约,严格控制移民减少非法移民涌入以缓解社会福利体系负担,减少德国对乌克兰的援助以腾出更多的财政资源用于国内经济建设,反对碳中和目标并认为这是在摧毁德国的工业核心等等,都是一个边缘性政党在努力向上提升过程中的“偏锋”,尽管锋利但也容易自伤。
不过,虽然德国选择党没能达成马斯克的期望,因为他曾经在社交媒体上喊出“只有选择党能够救德国”的口号,但至少已经高高地站在了德国选民的面前,甚至引起了世界的瞩目,那么在未来的德国甚至是欧洲政坛上,魏德尔与德国选择党,或将取得更高的成绩。
尽管极右的德国选择党并没能取得最终胜利,但联盟党的胜出,则已经证明德国走在了右转的道路上。
联盟党总理候选人,基民盟主席默茨曾承诺,他的政策“会推动德国向前发展、让国家重新运转,也许会让德国人再次为德国感到自豪”。
德国人什么时候为德国感到自豪过?有很多时候,但20世纪3、40年代也许是个巅峰。
默茨认为,与其像默克尔那样走中间派路线、给德国选择党等右翼政党发展空间,不如以一种直接的方式,带领基民盟右转。默茨担任德国新总理几无悬念,而他的立场与政策,则代表着德国的方向。
默茨同样主张对移民强硬,主张保护德国本土产业,也希望德国能够能源独立等。以致于有批评者认为,默茨的言论带有民粹主义,而默茨曾在1月与德国选择党联手(尽管默茨否认,但结果说明一切)通过一项限制移民的法案,更是打破了二战以来德国政党不与极右翼合作的不成文规定。
德国以一种不勇敢但极为鲜明的方式,向欧洲和世界“宣布”,他们已经向右走了,这不是欧洲政坛的偶然现象。
或者,因为欧洲在美国的大腿上挂的太久,终于有人觉醒了,也终于意识到应该有自己独立的发展空间和道路,所以右翼政治势力不断成长,逐渐成为欧洲政坛上不可忽视的力量。
德国选择党,法国国民阵线,英国国家党等都在不断绽放光彩;而意大利兄弟党,则已经掌握政府超过两年时间,而且执政稳定;只是对整个欧洲来说,一个意大利还不能说明什么,但德国基民盟与选择党的胜利,已经说明德国正走在向右转的路上,整个欧洲都将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