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与俄罗斯将在沙特就乌克兰问题展开谈判,而作为主角的乌克兰却不会参加,泽连斯基更是表示,他没有收到任何邀请函,也不会接受任何没有乌方参与的和平协议。不仅如此,欧洲更是成了“局外人”。
当地时间2月18号,美俄高级官员将在沙特举行乌克兰问题会议,但最该到场的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却表示“毫不知情”,这场缺少主角参与的谈判正在搅动全球局势。美方将派出豪华阵容,国务卿鲁比奥、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华尔兹以及中东问题特使维特科夫,三位重量级人物齐上阵。
俄方则由外长拉夫罗夫带头,随行团队包括情报和经济领域要员,据悉还有参与过美俄换囚的关键人物基里尔·德米特里耶夫。沙特既是东道主又负责在中间调停,由国家安全顾问亲自带队。然而,本该是主角的乌克兰却被排除在外。
日前泽连斯基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公开吐槽,“我的桌上没有任何邀请函”,表示没收到过任何关于和谈的消息,总统顾问波多利亚克更是直言,“谈判桌上根本没有值得讨论的内容”,认为“俄罗斯还没准备好”。
欧洲也同样担心他们被排除在了乌克兰和平进程之外,明明掏了钱出了力,最后却成了“局外人”,多国政客在慕安会议上表示了他们对美国“单方面”决定谈判的担忧。德国基民盟领袖默茨表示,“欧洲必须参与”,芬兰总统斯图布告诉记者,没有欧洲人的参与无法就乌克兰的未来进行讨论或谈判,北约秘书长吕特直言,欧洲想要有“发言权”,就必须要更具影响力才行。
特朗普政府的“单飞”策略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美方特使凯洛格在慕安会上直言“乌克兰必须接受领土现实”。这种赤裸裸的交易思维,让欧洲想起了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时的屈辱。现实很残酷,特朗普政府手握600亿军援筹码,泽连斯基虽然强硬表态“不接受私下交易”,但不得不考虑断供后的战场危机。
要说这场博弈的最大赢家,绝对是沙特,这个坐拥石油与外交影响力的中东大国,不仅因中立身份获得美俄认可,更借机提升了国际话语权,三年来沙特已经主持了12场乌克兰问题会议,这次要是真能促成停火,王储小萨勒曼的“外交新贵”地位将更加稳固。
这场密谈最诡异的地方在于各方表态的矛盾,特朗普一边宣称“乌克兰将参与谈判”,一边默许基辅当局被架空;普京虽表示“愿意对话”,却通过克宫放话“欧盟需先与美国协商”;尤其是泽连斯基,他的私人行程被曝光,明明即将访问阿联酋、土耳其,却偏偏绕开近在咫尺的利雅得会场,这种刻意的“视而不见”,更像是一种无声的抗议。这场没有硝烟的外交战,将在乌克兰不在场的情况下决定他们的未来,就是不知道,被挡在门外的泽连斯基,还能否守住“国土一寸不让”的誓言。
(以上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