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了一篇关于人类梦境相关的文章,里面有讲到关于梦境的研究,现在很多科学家已经可以对人类的梦境进行干涉和调整。那么在现实生活中,是否也可以让人类体验到各种真实离奇甚至参有商业目的的梦境呢?
蒙特利尔大学的安东尼奥·扎德拉(Antonio Zadra)和哈佛大学医学院的鲍勃·斯蒂克戈尔德(Bob Stickgold)搞了一个解释梦的框架,这个框架的逻辑就是:梦是大脑试图把白天情绪最强烈的体验和大脑中已经储存的记忆和知识,进行弱连接。

举个例子,当你白天在进行考试学习,在这个过程中你感觉这套卷子非常的难,让你非常的沮丧和困惑,甚至有点想放弃。当你深度睡眠的时候,你的大脑就会把白天发生的事情重复的上演一遍,你可能还在梦里考试。
到了快速眼动睡眠阶段,这个时候大脑就会把一些新的东西和旧的东西进行连接,你可能会发现自己可能在火山旁边考试、甚至是在海里考试,旁边还有鲨鱼,还有可能坐在火车上考试等等。总之天马行空的懂的东西都会出现在你得脑子里。
所以用扎德拉的话说,深度睡眠是加强记忆,快速眼动睡眠是做记忆的连接;深度睡眠能提高你的智力,快速眼动睡眠能给你智慧。
那么我们人类又该如何操控自己的梦境呢?这里会有两个关键的方式
第一个方式是:要植入软感觉,而不是硬信
文章里提到了对一群烟鬼进行睡梦中的实验,会息在睡梦中让他们闻带有臭鸡蛋、腐烂的肉味道的烟味,虽然这个过程很短,而烟鬼们也没有任何感觉,但是接下来的一周他们的吸烟量却减少了30%。
很显然,这种方式是有效的,在睡梦中让他们闻到恶心的烟味,并且让他们厌恶,已经成功的被植入到了他们的脑子里,而且是在当事人完全没有意识的情况下。

这里我突然感觉到人脑其实很容易被植入信息的,如果被有心人利用的,人会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就被操控了,这让我突然想到了人工智能和智能音响配合,在特定的时段进行植入,是否会改变人的一些观念?
第二个方式:植入梦境其实有一个所谓的窗口期,就在一个人即将睡着又没有完全睡着的几分钟之内。
文章提到只有在要睡还没睡的那一刻,你才能既能接收到信息又能把它当真。
而且目前还有一种设备叫做靶向梦境孵化(targeted dream incubation,TDI),第一次发现梦境竟然也能靶向了。
研究人员在受试者的窗口期植入了大树,所有人都梦见了大树,各种情况下的大树,这让我想到了盗梦空间可能真的可以实现。
如果在窗口期植入想到达成的目的事物,并且给予一定的暗示,那么人就会在梦中被加强一次记忆,同样这种技术还可以应用在学习和研究上,甚至是艺术创作。

同理如果想要梦到石原里美、桥本坏奈等等,都可以在这个技术中得以实现,通过快速眼动睡眠阶段你就可以跟她们发生各种故事,每个桥段都是你从来没有经历过的。
这会不会成为一种商机呢?相信很多人愿意一试,毕竟在梦境中的感受一点也不比虚拟现实差,相反感受和剧情可能更加的逼真。
同理,我们可以利用这个窗口期为自己植入学习知识和晦涩难懂的概念,当你做梦的时候,你的大脑会为你重新加强一次记忆。
感觉这项技术还有很大的应用空间,也许在将来,我们可以通过家用人工智能在每个晚上设定自己的梦境,是出门旅游,还是和自己喜欢的人共赴约会,又或者是一次惊险的冒险呢?
到了那个时候应该很多人都会喜欢上睡觉这件事情吧,失眠这件事情也许会减少很多,每个人都会期待自己的梦境。
如果大家对此感兴趣,可以在评论区与我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