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陈赓遗孀傅涯执意要去台湾,刚落地十几辆汽车让她傻了眼

诗酒趁年华呀 2025-04-22 15:42:46

1992年,74岁的傅涯老人终于坐上了飞往台湾的飞机。

这位头发花白,但眼神依旧执着的老人,一辈子都在为共和国的辉煌历史贡献力量。而现在,他怀揣着一个深藏心底的个人愿望,独自一人踏上了前往台湾的旅程。

飞机轮子一挨上台湾的地界,傅涯心想,这回该有种历经风雨后的轻松感了吧,结果迎接她的却是一长串十几辆汽车排成的队伍,直接把她看愣了。

多年以前,陈赓将军离世后,傅涯经历了无尽的孤独和煎熬。她一直藏在心里的一个念头就是:只要有机会,不管怎样都得去一趟台湾。

在台湾待的这好几个月里,傅涯和许久没联系的家人又重新见面了,她体会到了很长时间没感受到的家庭温馨和快乐。

【穿越海峡的呼唤】

1961年3月份,那位将军在上海安静地走了,他丰富多彩的军队生活也就此画上了句号。

陈赓是新中国初期的一位军事智囊,他的生涯和打仗经历对家里人影响特别大,特别是傅涯。

傅涯和丈夫感情深厚,生活理念也合拍,所以陈赓的离世,真的让傅涯的生活里缺了一大块,咋都补不回来。

丈夫离世后,傅涯就只剩下自己一个人了,她得独自去应对一连串的社会变化,还有家里的各种重担。孤单和坚强,就成了她日子的主要样子。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就到了1992年,那时候傅涯已经七十多岁了。这些年她的日子看起来安稳了不少,但心里头对台湾的想念却一直像小溪流水那样,从没断过。

那一年,傅涯下了一个大决心,就是一个人跑到台湾去。这个决定她没怎么跟别人说过,其实这也是她藏在心底好多年的一个梦想。

台湾,这座位于中国东南沿海的宝岛,自1949年至今一直是两岸关系中的焦点话题。随着国共内战的落幕,台湾成为了国民党的立足之地,而大陆则由我党领导。

后来,两岸之间的政治气氛一直很僵,不过到了1980年代末,情况开始慢慢好转,民间的往来也重新活跃起来。那时候,开放政策越来越多,两岸的老百姓都盼着能跟亲人团聚,弥补这么多年没在一起的遗憾。

傅涯在动身去台湾之前,好好琢磨了一番行程安排,还特地确定了要见的人。

傅涯在北京的家里头,开始打包这些年积攒下来的东西,每样物件儿都显得格外宝贝。她挑了些代表咱们共和国发展成果的小礼物,还有自己的一些小玩意儿,打算拿给台湾的亲人,让他们也感受一下大陆的新气象,顺便捎去自己的想念。要走的那天,傅涯心里五味杂陈,既盼着能和家人快点见面,又有点担心路上会出啥岔子。

飞机慢慢离开地面,朝着台湾方向飞去,傅涯从窗口往外看,北京的轮廓越来越小,心里头五味杂陈。这趟旅程,不光是身体在动,更像是心里头一场跨越了几十年的远行。飞机在云层里头穿来穿去,就像带着傅涯飞过那道让好多家庭分隔了好多年的海峡,直奔她心心念念的那个地方。

【岸上重逢】

飞机轮子慢慢碰到地面,傅涯终于到了台湾。一出机场,迎接她的是台湾湿润又灿烂的阳光,这成了她的第一印象。她走下飞机,往等候区一看,外面停着十几辆汽车,排得整整齐齐,场面挺壮观,但也让她心里有点忐忑。

这些车明显都是为她而来的,可数量实在太多,傅涯一下子看不出哪一辆是她家人开的。

傅涯跟着机场工作人员的指引,往最前头那辆崭新的黑色轿车走去。车门已经为她拉开,她便不紧不慢地进了车里。这一路上,车队开得挺慢,因为从机场到市区的路上车特别多。这样一来,傅涯就有机会好好瞅瞅窗外的风景了。她发现,台湾的街道跟大陆真不太一样,显得更加热闹,也更现代化。

车队最后停在了家很高档的餐厅门口。傅涯被人带进餐厅里面,里面已经弄得挺有氛围的。台湾的亲戚们早就在那儿等着了,他们脸上虽然有了点岁月的皱纹,但还是能看出年轻时候的模样。简单打了几声招呼后,一场特地为傅涯准备的饭局就开始了。桌子上摆满了各种台湾特色菜,有海鲜也有地道小吃,每道菜都能看出对傅涯的热烈欢迎和尊重。

宴席上,亲戚们一个个跟傅涯聊上了,跟她说起了这些年在台湾过的日子有啥不一样。虽说没聊到啥心里话,但那些日常琐碎的事儿,让这场聚会显得格外温馨。听他们你一嘴我一舌的,傅涯知道了不少台湾那边的发展情况,还有家里几个人的近况。

宴会搞完后,傅涯被安排住进了城里一家很有年头的酒店。她屋里窗户外面就是台湾热闹的市区,到处都是亮堂堂的灯光,跟她脑子里老家的样子差别可大了。那一宿,她就在酒店里待着,外面的吵吵嚷嚷跟她心里的宁静比起来,简直就是两码事。

隔天,傅涯的家人给她准备了好多活动,都是去看看当地的文化景点和历史地方。她被领着去了好几个有名的旅游地儿,比如一座老寺庙和一个特别出名的自然景区。这一路看下来,她对台湾有了更多的认识,也能感觉到家人真心想让她好好感受下台湾的各个方面。

访问的最后一日,傅涯获邀去了一户亲戚家参加家庭聚会,那是一个更加私密温馨的场所。这亲戚家在郊区,房子周围很安静,一点城市的吵闹声都没有。这次聚会就像是家里人的一次大团圆,连傅涯都没见过的一些小辈也都来了。在聚会上,傅涯还领到了红包,这是当地的规矩,用来表示对长辈的敬重和美好祝愿。

傅涯这次去台湾,在满满的惊喜和温暖中快要结束了。她这次主要是和家人团聚,没有去深究以前的矛盾或政治上的事儿。但这次和家人的重逢,确实让她心里很有感触。当她坐上回大陆的飞机时,带走了好多宝贵的记忆,还盼着以后有机会能再去呢。

【阳光下的欢聚与别离】

傅涯的台湾旅行快要结束了,家里人给她准备了个特别的收尾活动。那天,他们喊傅涯去海边吃顿饭。这地方在台湾东海岸,那片沙滩景色超美,海水也特清。

几个人开车去海边,路上走了好多弯弯曲曲的山路,两边都是绿油油的热带植物。到了海边,热风带着点咸咸的味道和太阳的味道就扑过来了。那边已经搭好了帐篷和桌子椅子,所有东西都弄得整整齐齐的。

吃饭时候,家里人弄了好多海鲜大餐,像刚烤好的鱼儿、热腾腾的蒸螃蟹,还有香喷喷的炒贝壳,当然,也少不了当地的一些特色小吃和鲜美的水果。全家人围一块儿,有说有笑的,外面的海浪不停地拍打着沙滩,哗啦啦的声音跟大家的笑声掺和在一起,整个场面特别的轻松愉快。

饭后,家里的一位老前辈说咱们来个简单仪式,给傅涯这次出行留个念想。他们就喊傅涯到海边,让他把一束花扔到海里,意思就是把思念和祝福随着海浪送出去。傅涯慢慢地把花放进浪里,花瓣儿跟着波浪晃悠晃悠的,然后就一点点地跟着水流漂远了。

太阳慢慢往西边落,海边的聚会也快要结束了。傅涯的亲人们一个个跟她道别,每个人都说希望她以后能再来台湾。走的时候,不少人给了傅涯小玩意儿,像手工做的小东西、这儿的茶叶还有书,都是想让傅涯带回大陆,留个这次旅行的念想。

告别仪式搞完后,傅涯就被接回了台北住的酒店。第二天早上,她就得动身回北京了。在酒店房里,她开始打包行李,把那些收到的礼物和自个儿的东西一样样摆好,弄得整整齐齐的,啥都不乱。

回程飞机上,傅涯挑了个靠窗的座儿,眼睛望着外面,只见云朵一波波翻涌,身后的岛屿慢慢变小。飞机稳稳地穿梭在云海里,一路往北,直奔北京。过了好几个钟头,飞机稳稳当当降落在北京机场,傅涯这次特别有意义的旅行,也就这么画上句号了。

傅涯踏出机场那一刻,北京的春风吹拂脸庞,熟悉的街景映入眼帘。虽然身体因长途旅行略显疲倦,但行李箱里装的可都是从台湾带回来的温馨回忆,还有和家人的深厚情感。

接下来的几个月,傅涯常常给台湾的亲人写信,聊聊各自的生活咋样,身体好不好。写信这事儿,慢慢就成了她每天必做的,也让她和台湾的家人一直能联系上,就像搭了座桥一样。

快过年的时候,傅涯意外收到了一份来自台湾的特别惊喜,就是一本做得特别漂亮的相册。相册里头装的全都是她去台湾访问时候的照片,还有那会儿写下的一些手写笔记。看到这些东西,傅涯心里头暖洋洋的,感觉家人的爱一直都在。而且,她还特别期待,说不定以后还有机会再跟家人见面呢。

这次出游,傅涯可算是好好解了这么多年对家乡的想念,还顺便给家里人之间搭了个交流的台子。

0 阅读: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