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网讯(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邢生祥)近日,记者从青海省卫生健康委了解到,近年来青海持续推进各紧密型县域医共体人员、技术、服务、管理下沉(简称“四下沉”),基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迈入“快车道”。目前,青海85%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每周至少3个工作日有1名主治医师以上职称临床医生值守门诊服务。全省2563家村卫生室纳入医保定点管理,占村卫生室总数的61.11%,较上年提升16.11%。
青海省卫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建强基层人才队伍方面,2024年青海招录的479名2023届大学生乡村医生全部到岗并纳入编制,培训乡村卫生专业技术人员8539名,其中中(藏)医骨干460名。目前,青海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大专及以上学历占人员总数的95.1%,村医队伍中持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证人数占34.42%,均较上年略有增长,学历、职称结构进一步优化。
2024年,青海落实医疗服务与保障能力提升资金1.72亿元,30%用于提升基层卫生机构特色科室建设、设备改造升级和人员培训。落实中西部乡镇卫生院能力提升项目,14个乡镇卫生院每个投入200万元,共投入2800万元。
此外,青海还开展远程医疗和远程教育系统建设,全省共579家医疗机构接入应用平台,涉藏六州386家医疗机构平台应用实现全覆盖。截至目前,基层依托平台开展远程会诊1091次、远程影像诊断19856例、双向转诊4971例、远程心电诊断5093例。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