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两个最为”目标要求,推进残疾人友好单元建设工作,助力残疾人友好型省份建设工作高质量发展,4月16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涉外学院联合长沙市上善助残服务中心,举办了“破界·共生:残友与青年的双向成长对话”生命教育的公益讲座。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个人、湖南省肢残人协会副主席李梅,中国好人、上善助残服务中心主任谢向前,上善助残服务中心残友周国民、姜婉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涉外学院学生工作处副处长甘叶青,益行者·社会公益学院常务副院长李子婧、副院长甘葳凝共同参加此次活动。
校政共建赋能:以公益助残深化办学特色
作为湖南省首个将《公益导论》《服务学习》课程纳入通识必修课的的高校,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涉外学院始终将公益实践融入育人体系,深度联动政府部门、社会组织与企业资源,以益行者·社会公益学院为开展平台,打造“公益无界,一起前行”的无边界育人生态体。
活动现场,益行者·社会公益学院常务副院长李子婧为周国民、姜婉、李梅三位残友颁发“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涉外学院公益导师”聘书,并授予上善助残服务中心“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涉外学院公益实践基地”这标志着学院“校政社”三方合作迈入新阶段,未来将通过课程共建、志愿服务、课题研究等形式,为残疾群体提供更多帮助,同时培养青年学子的社会责任意识。
双向成长:以生命教育涵养青年担当
在励志宣讲环节,受邀嘉宾以亲身经历诠释生命的坚韧。历经10年,上善助残服务中心残友代表周国民先生练就用嘴写字画画,用“轮椅战车”挑战生存困难,且实现生活自理。活动现场,他写下“向善”两字,呼吁同学们在面对挫折时不要轻易放弃,总有一束光会照进生命世界中。
脑瘫演说家姜婉以“追梦无界”的信念,自信展示了一名先天在说话和行动上都不方便的脑瘫患者,如何借助着周围人的爱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
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个人李梅分享了她从被帮扶者到助人者,30年坚守助残公益的长征故事。她用工作中的多个助残故事号召同学们关注残疾人群体,积极投身助残事业。
中国好人谢向前分享了他从重度烧伤到成为公益领袖的蜕变经历,传递出公益创业路上“向死而生”的力量。他坦言,身体的残缺不是终点,而是另一种起点。
现场同学们在听完分享后,就人生价值、生命健康、如何克服成见等话题与受邀嘉宾展开暖心对话。他们真诚地为青年答疑解惑,强调面对困难和磨难时一定要学会自助自救,也向有志投身于助残公益服务的志愿者传达了“助残不仅是帮扶,更是对生命尊严的致敬”的理念。
学生工作处副处长甘叶青作活动总结。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涉外学院将生命教育纳入思政课程体系,通过“公益讲堂+社会实践”双轨模式,引导学生在服务中感悟平等与尊严。未来,学院将以实践基地为枢纽,搭建志愿服务、公益创新的长效平台,鼓励学生从课堂走向社会,将理论转化为公益实践行动。
共融共生:让每一份生命绽放光彩
未来,中南林科大涉外学院将持续深化“校政社企”四方联动机制,继续深化生命教育内涵,探索残健群体双向赋能的可持续路径,在彼此的联结中诠释生命的平等与尊严,让每一份存在都因被看见、被理解而绽放独特光彩。正如谢向前先生所言:“残健共融不是单向帮扶,而是彼此照亮、共同成长。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涉外学院-
-融媒体中心-
-THE END-
供稿 | 社会公益学院
编辑 | 融媒体中心邓文波初审 | 陈政雄 陈琳审核 | 张琳 聂永旺 龚沙
复核 | 社会公益学院
监制 | 党政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