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要“自废武功”,对华是一大利好?没想到,台积电刚下血本就收到了噩耗,这种“极限施压”台当局能扛多久?
近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又投下了一枚重磅炸弹,他强烈要求废除2022年的《芯片与科学法案》。
这部法案原本是拜登政府的重要政治遗产,价值2800亿美元,旨在推动美国半导体行业的发展。
然而,特朗普却对此大加抨击,认为该法案简直是个“金钱黑洞”。
特朗普在国会联席会议上的发言犀利讽刺,认为这些资金被半导体制造商拿走后,并没有产生应有的效果。
他的质疑简单直接:我们花了那么多钱,却没见到相应的回报。
而负责监管这些补贴发放的部门,甚至已经开始裁员,足见内部管理的混乱和效率低下。
从特朗普的视角来看,节省开支才是王道。
他认为,不仅雇佣相关工作人员要花不少钱,重要的是这2800亿美元的补贴没有带来预期的产业增长。

更让他不满的是,拜登的政策在他看来反而限制了美国芯片企业的发展,因为失去了庞大的中国市场,导致利润逐渐萎缩。
所以,特朗普这波操作可谓一石二鸟:既能节约开支,又能刺激美国芯片企业的活力,可谓账算得明白。
那这是对中国的一大利好吗?
特朗普决心废除《芯片和科学法案》,这对中美芯片竞争格局有重大影响,中美竞争会少一个阻碍。
因为该法案如果继续执行,美国政府就能吸引主要芯片制造商在本土建厂,同时对中国的芯片产业进行技术封锁,试图将中方限制在中低端制造领域。
不过,也不能高兴地太早,因为即便该法案被废除,美国对华的技术封锁仍然不会彻底解除。
特朗普与拜登在对华政策上其实并无本质区别,两人都希望通过不同手段增强美国在芯片领域的主导地位。
只是拜登选择了用财政补贴推动产业回流,而特朗普则倾向于通过关税来施压。
他认为,通过提高关税可以迫使企业回流美国,而不必花费巨额资金进行补贴。
特朗普更看重能否从中获取政治利益,因此他更愿意选择谈判和交易。
所以,无论是特朗普还是拜登,都可能会在其他方面对中国实施制约,因此,中方在应对美国变化莫测的政策时,仍需保持警惕和灵活。

值得注意的是,台积电反成了最大的“受害者”,刚豪掷千亿投资,就收到了噩耗。
最近,台积电在美国的投资计划引起了不少关注。
台积电董事长魏哲家与特朗普会面后宣布,计划在美国增加1000亿美元的投资,这被称为美国史上规模最大的外来直接投资案。
根据计划,台积电将在美国新建多个半导体制造厂、先进封装厂以及一个研发中心。
特朗普对此表示欢迎,并提到如果台积电在美国生产,将免除台湾的关税。
然而,在第二天的国会演讲中,特朗普却高调宣扬他的“美国优先”政策,说美国不需要通过资金补贴吸引这些投资,同时还准备废除拜登政府制定的“芯片法案”。
这意味着台积电可能被剥夺原本依据该法案可获得的10%投资补贴。
岛内不少网友都颇为不满,认为这是一场“美国优先”的政治戏码,把台积电变成了“美积电”。
他们感慨台湾作为“护岛神山”的重要企业竟然对自己的利益保护不力,直言这样的处境令人心寒。
有网友讥讽说,美国欢迎台积电设厂,但转身就把补贴承诺抛在脑后,这让人深感失望。
对于这一突如其来的政策变化,台积电尚未发声。
但有台媒试图留个台阶,称特朗普可能早已透露过相关意向,但无论如何,这样的局面对于台积电来说是措手不及。

这意味着先前对拜登政府的一系列示好,似乎在特朗普眼中变得毫无价值,而那些本应属于台积电的激励性补贴也眼看泡汤。
全球芯片制造业的重心一直在亚洲,尤其是台积电和三星等巨头,但由于政治因素,台积电选择赴美设厂。
然而,这一次的遭遇或会给台积电带来巨大的财务压力。在亚利桑那州的投资巨大,却拿不到预期的补贴,台积电可能需要很长时间才能从中获利。
不论美国总统如何更换,对中国在芯片领域施加竞争压力的趋势不会改变,只是手段和力度有所不同,中国在这一领域仍需保持警惕。
至于台湾当局,可能或随着特朗普越来越多的骚操作,不断更新更多的“卖台”行为,不管如何,“台独”都将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