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副总统刚上门,印度就宣布对中国钢铁征12%的关税。这样的举措,能换来美国的“恩惠”吗?很难!
据环球网报道,美国副总统万斯日前带着自己的妻子和3个孩子展开了为期4天的印度之行。
因为他妻子是印度裔美国人,所以也被网友戏称为“回娘家”。
眼下,美国正因为中国的强硬反制而承受巨大的损失,所以,万斯此行的目的也不难猜出来:施压印度对付中国。
因为美国手里现在拿着能制衡印度的牌,也就是关税。
根据印度方面公开的消息可知,在与万斯的会谈中,印度方面再次提出愿意用对美国商品削减一半关税的诚意,来换取美方在关税政策上“高抬贵手”。
要知道,在此次表态前,印度总理莫迪就曾亲自前往美国,用同样的“一半关税”向特朗普表示诚意,但是遭到了拒绝,甚至还被当场羞辱,之后更是被加了26%关税。

因为特朗普认定,印度是“占了美国很大便宜”的国家,所以不可能做出妥协。
那么,为什么印度在明知无望的情况下,会再次向美国提出同样的请求?
因为印度这次似乎找到了新的与美国讨价还价的“筹码”。
据路透社称,此次在万斯抵达之前,印度政府公开了中印去年的贸易数据:2024年中印贸易额1278亿美元,其中,中国对印出口1135亿美元。
简单来说,中国对印出口数额是印度对中国出口的整整八倍。
所以,印度就认为,如果现在能够配合美国对中国加征关税,那么中国外贸必然受到冲击,而这正是特朗普当前最想看到的情况。
不得不说,这种认为“逆差”是优势的思维,颇有“特朗普风格”,难怪他们会认为这足以吸引到美国。
说到底,印度这种策略本质上是想要在中美之间寻求一个利益最大化。
为达到这个目的,印度方面依然保持着低姿态:一方面计划派官员访美,进一步向美国求情;另一方面,开始对中国动手,向美国表诚意。
据观察者网报道,万斯刚上门谈完,印度政府就宣布对部分进口钢铁征收12%关税,以此来遏制中国廉价进口的影响力。
该关税令自宣布之日起生效,有效期为200天。

这也是自特朗普宣布“对等关税”以来,印度首次做出对华重大贸易政策改变。
再加上,印度钢铁部长先前,“要在未来6个月内对中国钢铁征收15%-20%关税”的论调来看,印度早已将中印贸易当成了与美国谈判的“筹码”。
事实证明,此举还是有点作用的,因为万斯回去后,美国就宣布了,与印度敲定了“路线图”,以降低双方关税。
这也意味着,美国首次松口了。
但“这个口具体能松多少”,那可就不好说了。
我商务部之前就已经提醒过,妥协得不到尊重,绥靖换不来和平。印度这样的做法就是与虎谋皮,结局只能是两头落空。
紧接着,中国驻印度大使也表达了同样的态度,即一些国家做出让步,只会让美国得寸进尺,妥协和退让没有出路。
这些话都是在提醒印度,不要把美国想的太好,特朗普抡起关税大棒的最终目标是让制造业回流。
而印度现在却想在避免美国关税战影响的前提下,顺便借机大捞一波,吸引投资,发展制造业。
这显然是不可能实现的。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印度往往喜欢在大国博弈中占便宜,却很少做出坚定的表态。
对于印度而言,如何在保持与中国合作的前提下,从中美贸易战中捞取好处,这是一个需要精细计算的问题。
印度需要清楚的是,中国反手对美加征关税后,美国大豆农和汽车商已经哭晕在厕所,印度那点市场连塞牙缝都不够。
更致命的是,全球供应链正在重组,越南墨西哥都在虎视眈眈,就印度那糟糕的营商环境和低效官僚体系,连捡漏都排不上号。

莫迪以为能复制中国崛起奇迹,却忘了时代早已不同。
印度在特朗普眼里不过是枚遏制中国的棋子,用完了随时能扔。
看看澳大利亚吧,当初冲在反华前线,现在不照样被美国抢走潜艇订单?
当前全球经济形势瞬息万变,各国都在寻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中美贸易战不仅影响到双方,也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震荡。
印度试图通过这一局势为自己谋求更多的经济利益,体现其外交策略的灵活性,这无可厚非。
但其力求“战略自主”的代价是牺牲中国的利益的话,我们是绝对不会答应的。
印度最好还是认真考虑一下吧,不要让好不容易有点回温的中印关系再度一落千丈。
不然,就会像网友所说,这场21世纪关税大战“最黑色幽默”的结局,可能是中国扛住了美国攻势,而印度先被自家贪心噎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