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雪冰城被刷成绿底,一场城市管理的“美学闹剧”

荔枝新闻 2025-04-09 17:20:50

文/孔德淇

(作者孔德淇,荔枝新闻特约评论员;本文系荔枝新闻客户端、荔枝网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近日,河北省三河市燕郊开发区“城管要求商户门头禁用红、蓝、黑三色”一事引发热议。蜜雪冰城标志性的红色招牌被迫改为绿色,众多商户也被要求更换招牌底色。面对质疑,当地城管部门仅以“城市规划要求”简单回应,却未出示任何正式文件,市政府工作人员也称“不了解情况”。

三河市一蜜雪冰城店的招牌改成了绿色。图/极目新闻

三河市“三色禁令”执行过程的随意,是饱受诟病的关键。商户反映,城管仅以口头通知要求更换招牌,既无书面文件,亦无法律依据,更无补偿方案。在法治社会,政府应遵循“法无授权不可为”的原则,程序正义是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而三河市的“无文件、无依据、无补偿”的“三无政策”,显然背离了这一精神,是以“城市规划”之名行“权力任性”之实。当地城管部门虽声称“文件将下发”,却要求商户“先行一步”更换招牌。这种“先斩后奏”的做法,严重损害了商户的合法权益,也让政府公信力大打折扣。

城管部门将“三色禁令”归因于“城市规划”,却未能阐明规划的具体目标与科学依据。红色、蓝色、黑色作为商业常用色,突然被列入“禁用清单”,其合理性存疑。如果是出于交通安全考虑,就应该有数据支撑;要是为了城市风貌协调,也需要公开设计标准。然而,当地政府既未进行民意调研,也未组织专家论证,仅以模糊的“规划要求”敷衍搪塞,如此做法难以让人信服。

三河市的情况并非个例。近年来,多地政府以“提升城市形象”为由,强行统一商户招牌的字体、颜色甚至尺寸。这种追求“整齐划一”的治理逻辑,本质上是一场权力的“美学独裁”:将城市美学简单等同于机械的视觉控制,却忽略了商业生态的多样性和城市文化的生命力。

招牌不仅是商户的品牌标识,更是城市活力的象征。蜜雪冰城的红色招牌作为其品牌IP的重要部分却被强行改色,既降低了品牌辨识度,也让街道失去了个性。城市管理者将个人审美偏好强加于市场,最终只会让城市变得“整齐划一”却“毫无生气”。相反,一些地方的“招牌文化”之所以充满活力,正是因为只设定安全底线,而把创意空间留给市场。

城市规划的决策权究竟属于谁?城市是市民的城市,商户是城市经济的毛细血管。一项涉及成千上万家商铺的政策,若未经公众参与和利益协商,便成了权力的“独角戏”。三河市政府办工作人员称“不了解情况”,更印证了政策制定与执行链条的脱节。这种封闭的决策模式,与“共建共治共享”的现代治理理念背道而驰。

城市管理不应是“家长式”的包办,而应是服务与协调的艺术。任何涉及公民财产权的政策,都必须通过法律程序明确依据,并建立补偿机制。管理者可以通过听证会、问卷调查等方式,让商户和市民充分参与到规划中来。

一座城市的魅力,不在于招牌的颜色是否统一,而在于能否包容不同的声音、不同的色彩。真正的城市文明,应当尊重市场规律、敬畏个体权利、珍视文化多样性。唯有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让治理回归服务的初心,城市才能成为人们向往的美好生活栖息地。

9 阅读:769
评论列表
  • 2025-04-10 12:56

    别洗白了,查一查城管吧,大概率背地里有利益交换

  • 2025-04-10 20:49

    最新消息是医院的红十字标志都涂成绿色的了[得瑟]

  • 2025-04-10 18:56

    没文化的野蛮,在全力野蛮的面前,不值一提

  • 2025-04-10 17:18

    可笑

  • 2025-04-10 23:26

    真不是人干的事儿!

  • 2025-04-11 10:37

    就这地谁敢投资开店?就是一潭死水,没有一点经济活力。

  • 2025-04-11 16:26

    胡来

  • 2025-04-11 06:57

    说了这么多,谁出的主意,谁决定的的扒出来让大家看看。

  • 2025-04-12 20:52

    指鼠为鸭

  • 2025-04-11 22:46

    强硬更改品牌logo告它侵权~

  • 2025-04-11 13:38

    经过这件事,日后这公司在此地的经营环境恐怕要降至“冰雪”级了[呲牙笑]

  • 2025-04-12 07:05

    我想问一下 我的店铺牌匾上如果有国旗用不用刷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