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岁的他照顾痴憨同桌,一个意外惊喜在小学毕业那天

浩歌说育儿 2025-03-27 17:00:28

我们总以为孩子的世界简单无忧。

这样的想象在我儿子陈书齐九岁那年发生了变化。

那个烈日炎炎的午后,他拉着我,讲述班里新来的徐万雨,一个不太正常的孩子。

在我切洋葱、忙厨房时的随口问候下,书齐终于把他的小故事零零碎碎地还原,那一刻,我没意识到,这个简单的午后,承载着多少复杂的情感。

孩子的善良心地

书齐并不是个让我操心功课的孩子。

他聪明,又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

可自从与徐万雨同桌,他的故事里忽然多了一个名字。

“妈妈,今天课间我帮万雨打水了。

”这是书齐开始关注同桌的起点。

打水、收拾东西,看似简单的关心,却让我既开心又紧张。

我们总怕自己的孩子因为过于善良而受伤。

书齐却用实际行动告诉我:善良不一定是软弱。

看着他一天天回家,说着徐万雨今天的趣事,我心里竟也有了一份支持——支持他多去关注班里那个“有点不一样”的孩子。

来自同桌的惊喜

时间过得很快,书齐和徐万雨成了班里的搭档,无话不谈。

但这似乎没能引起太多人关注,反而让他尝到不少“好人”的代价。

学校活动时,有的同学忍不住笑话徐万雨。

书齐回来时一脸委屈,告诉我发生的事,我问:“那你呢?

”“妈妈,我跟他们说万雨是我的好朋友。

”书齐的回答让我心里泛起暖流,却又多了一丝担忧,怕书齐在学校被孤立。

不过,这些担忧似乎在徐万雨毕业的那天被打消了。

毕业典礼那天,徐万雨走上台来,所有人屏息凝神。

舞台上,他虽紧张,但终于说出“陈书齐”三个字。

我知道,这简单的三个字在书齐心里比什么都重。

家长们的担忧与理解

书齐和徐万雨的故事并不是全无波澜的。

班级里部分家长的担忧实属常见,“徐万雨会不会影响其他孩子?

”这话我常常想起。

在这场名为“教育”的家长会议上,各种微妙的立场交流,我的心有些沉重。

但正是书齐的坚持,让我决定去找徐万雨的父母,在一个普通的小区里,那一家人收拾得很整齐。

徐万雨妈妈的话让我揪心,她只求别剥夺徐万雨的校园生活,我答应她会尽最大努力。

在家长群里,我讲述书齐和徐万雨的小故事,希望可以改变一些人的想法。

成长中的包容与坚持

慢慢地,书齐和徐万雨的努力得到越来越多家长的支持。

学校的亲子活动里,我们看到徐万雨的进步,他开始融入,也让更多人看到他的闪光点。

书齐教会他怎么写字,徐万雨的笑给书齐一天的好心情。

这段友情在书齐的心里种下了“包容”的种子。

他的坚持,不只是为了这段友情,也是对内心善良的考验。

而徐万雨,也在书齐的帮助下成了更好的人。

结尾的那天,满是感动。

孩子们都长大了一点。

书齐和徐万雨的故事仿佛一条小河,坚定而缓慢地流淌,带给我们并肩前行的勇气。

这段经历告诉我们,孩子们的成长往往在不经意间。

可能因为一个简单的朋友,这种变化会悄然产生。

它提醒我们直面那些偏见,学会给孩子更多包容和支持。

这段旅程虽然短暂,却足以让每一个参与者心里变得温暖。

人心的善良,就像一颗种子,在合适的时候,会发芽成长。

0 阅读:0

浩歌说育儿

简介:育儿解惑站,每日都更新,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