睁开眼了,全国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哨点监测情况

星话大白 2024-11-25 19:41:00

中疾控的周报恢复了,让我蛮惊喜的。

在中疾控的“健康数据”页面里,上周多了一个“全国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哨点监测情况”。

目前是只有11月21日发布的第46周数据(11月11日—11月17日)

这个数据里,是包括“新冠病毒”在内,统计了新型冠状病毒、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人偏肺病毒、副流感病毒、普通冠状病毒、博卡病毒、鼻病毒和肠道病毒等10种病毒以及肺炎支原体在内的多种呼吸道病原体检测。

中疾控这份数据,是对全国哨点医院(不含港澳台)采集的门急诊流感样病例和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的呼吸道样本。

虽然现在多数医院都不检测新冠,但至少哨点医院还是得监测的。

从中疾控的数据看,目前新冠病毒也确实是低谷期。

当前呼吸道传染病里,北方比较严重的是肺炎支原体,以及鼻病毒。

鼻病毒感染占比10.9%,但住院占比8.2%;

肺炎支原体占比6.5%,住院占比却达到12.3%;

另外,很多专家和大V,之前动辄把新冠病毒说成小感冒。

但流感病毒的感染比例是3.7%,住院占比只有1.9%;

新冠病毒的感染比例是1.5%,住院占比是1.9%;

显然,新冠病毒的住院率是远高于流感病毒。

在中疾控统计的呼吸道传染病里,只有肺炎支原体和新冠病毒,是住院占比高于感染占比。

本来现在新冠病毒的危害性,就不怎么体现在“急性症状期”,更大危害体现在长新冠和削弱人体免疫力上,使得人群更容易感染其他呼吸道传染病,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的发病率。

新冠的危害,更多体现在“破甲”,而不是“输出”。

而肺炎支原体虽然住院率高,但致死率极低。

所以,即使新冠病毒只是作为辅助的定位,其输出能力也高于其他呼吸道传染病。

更别说新冠病毒的“破甲”危害。

我们放开也已经两年了,过去两年的时间,只要还愿意睁开眼睛的人,都能看到房间里这头大象的危害。

这可能也是为什么中疾控会在这个时候,出来这样一个“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监测情况”。

虽然在舆论弱化和无视新冠病毒危害的氛围里,大多数民众仍然无法清楚认知新冠病毒的实际危害。

并且,在一些人别有用心的误导下,很多人也选择把头埋进沙子里当鸵鸟。

但在新冠病毒一波又一波的感染危害下,也越来越多人,选择睁开眼睛。

中疾控这份周报数据,内容相当有实质性。

还根据南北方,把流行的呼吸道传染病列出来。

现在南方流行第一位是鼻病毒,北方流行第一位是肺炎支原体。

另外,鼻病毒在南方居然也能在住院排名第一。

鼻病毒,其实就是以往我们常说的普通感冒病毒。

流感病毒,才是算危害比较大的。

在以往,鼻病毒对普通成人来说,就是弱鸡传染病,跟肺炎支原体一样,连丙类传染病都不是。

婴幼儿、老年人和免疫力低下者,才是鼻病毒的易感人群。

但是,在中疾控这份周报数据里,15-59岁年龄层里,鼻病毒感染排第一,住院占比排第2。

连鼻病毒这样的弱鸡传染病,都能引发大量成人得严重到去住院。

这长期重复感染新冠病毒对人群免疫力的削弱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另外中疾控这份数据,还把11种呼吸道传染病过去的周数据,做了一个可视化的曲线图,十分直观。

从图里可以清楚看到,8月有一波新冠疫情高峰,图里红色曲线就是。

然后当前是鼻病毒和肺炎支原体流行期。

结合读者数据看,中疾控这份周报数据,应该来说还是比较靠谱的。

希望中疾控这份周报数据,能长期公开发布。

这样才是能真正帮助大家做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创造有利于民众保护自己健康的条件。

也不至于要我这样的财经时事博主,去跨领域坚持发这份投票,来作为国内疫情进展情况的一个参考。

不过,后面我也还是会继续发这份新冠感染情况投票。

这样也可以每周来对照多方数据,综合参考,可以更靠谱。

而且,中疾控的周报是滞后一周发布的,从预警的及时性来说,还是需要投票数据来及时预警,结合中疾控的周报,可以进行有效对照。

另外,在当前这个新冠破甲、百鬼夜行的魔幻时代里,我觉得也还是有必要每周日来跟大家分析多方数据,分享一些国外对新冠病毒的研究论文,增加大家对新冠病毒的了解。

虽然我并不是卫生健康领域的专业人士,但得益于长期进行财经分析积累的数据分析能力,至少对于数据分析,我还算比较在行。而且对于新冠病毒危害的认知,我也是通过搬运专业人士的论文,并不是我瞎说。搜集资料和整理分析的能力,我也算比较在行。

我认为,这都是在这个疫情常态化时代里,能对大家比较有帮助的。

最近还看到一件事情。

2023年6月,某个网红专家还在说“医学界尚未对“长新冠”形成统一的科学概念,尚未找到统一的特征和标记,所以不建议科研人员马上对此展开研究。”

结果你猜怎么着,这个网红专家的研究团队在2022年就启动了长新冠研究,通过对21826名首次感染新冠的患者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分析,发现8.89%的患者在感染后6个月报告了长新冠症状,且其中约20-30%左右患者的症状可在一年的时候持续存在。

然后这个网红专家把这个研究成果,最近写了篇长新冠的论文,发表在《国家科学评论》。

一边建议别的科研人员不要马上对长新冠展开研究。

一边自己早早就启动对长新冠的研究。

而这个网红专家在放开前,还是大肆鼓吹新冠病毒是小感冒,“不检测就不会有”,90%无症状等谬论的主力,极大误导了民众。

两年前这个网红专家随便说句话,都能上热搜,背后显然是有资本推手,可以说是躺飞小头目。

但现在,连这样的躺飞小头目,都得抢着发长新冠的研究论文。

他并不是现在才把头从沙子里拔出来,睁开眼。

他这种人,一开始就是睁着眼睛说瞎话,去忽悠别人当鸵鸟。这种不是蠢,就是坏。

除了网红专家,今天还看到,某知名退休媒体人说他“过去的两周里跑了六趟医院”、“今天从医院出来,觉得已经没力气走路了”。

这个知名媒体人,今年64岁,他前天还在说自己能做240个俯卧撑。

他这个年龄,虽然开始进入持续衰老阶段,但照理说,身体机能不至于这样断崖式下降。

而且他之前还各种吹嘘自己身体素质有多好,但现在再怎么头铁,也架不住病魔的折磨。

当然,他肯定不会承认,也不会正视,自己是感染新冠后,身体素质和健康才开始断崖式下降。

他可能也不是故意无视,因为在舆论刻意无视新冠病毒危害的现况下,绝大多数人虽然长期重复感染新冠后,身体健康和素质大幅下降,但通常都不知道是因为感染新冠,甚至都不知道自己感染了新冠。

而这种刻意无视新冠病毒危害的舆论环境,这个知名媒体人就是其中推手之一。

相比睁着眼睛说瞎话的网红专家,这个知名媒体人到现在还把头埋在沙子里当鸵鸟,闭着眼睛自欺欺人。

一个是坏,一个是蠢。

总体来说,随着时间推移,随着新冠病毒长期重复感染人群,也越来越多人不得不睁开眼睛,去正视新冠病毒的危害。

因为新冠病毒的危害,就是房间里的大象,再怎么闭上眼睛自欺欺人,也总有被大象碾压的时候。

所以,会有越来越多人,主动或者被动,去睁开眼睛,正视危害。

我还是一直以来的观点,在当前这个疫情时代里,要不要保护自己健康,怎么保护自己健康,这个是大家得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去进行取舍和选择的。

我能做的,只是分享我的观点,愿意做个人防护的人,可以参考。

没有条件做个人防护的人,也至少能了解一下情况,至少可以提高自己认知,做到正确归因,不会讳疾忌医。

至于完全不愿意做个人防护,就想当鸵鸟的人,也可以选择不看。

这都是个人自由。

但当鸵鸟的人,就不要非得拉着别人当鸵鸟。

有些人自己当鸵鸟,看别人睁开眼睛,就会感觉不爽,非要拉别人下水。

我每周六发投票,以及周日分析投票结果的文章,都固定有人跑进来说“都没人关注了,你还发”。“新冠早没了,危言耸听”

但事实上,关注新冠病毒危害的人,是越来越多了。

还在说“都没人关注了”,“新冠早没了”,完全就是自欺欺人的说法。

不爱惜自己健康就算了,毕竟自己的健康自己负责。

但还要拦着别人,阻挠别人保护自己健康,这种心理就有些阴暗了。

这次中疾控新增呼吸道传染病周报数据,而且十分详实。

已经说明,我们已经在开始睁开眼睛去正视新冠病毒的危害了。

也说明,新冠病毒的实际危害,确实很大。

这种危害,不是体现在急性短期爆发的危害,而是一种附着在社会整体的长期慢性病,是一种长期的慢性危害。

这种长期慢性危害十分隐蔽,如果不能实事求是去了解和认知,确实很容易忽视。

面对新冠病毒,我们不能当鸵鸟,因为闭上眼睛,病毒并不会消失。

只有睁开眼睛,实事求是,才能去减轻新冠病毒的危害,保护民众健康,保护我们自己的健康。

附每周的“新冠感染情况”读者投票结果。

截止11月24日,7天新增感染比例为2.09%,跟上周基本持平,仍然处于低谷期范围内。

本文来源“大白话时事”公众号。

作者:星话大白。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