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15日,一个普通的冬夜,安徽泗县一名不满14周岁的初中女生杜雨(化名)的人生被彻底改变。这个夜晚,她与22岁的"网恋对象"谭某星发生了性关系,导致怀孕。更令人痛心的是,这起案件背后还牵涉到另一起五人轮奸案,而杜雨在引产过程中遭遇大出血,被迫切除子宫,造成终身伤残。
一、噩梦的开始:双重侵害与生命危机杜雨的噩梦始于2022年1月。据其母亲杜素媛回忆,当时还在读初中的杜雨通过手机游戏认识了谭某星,两人发展为"网恋"关系。2022年1月14日深夜,谭某星带着朋友来到杜雨租住的房屋,在杜雨闺蜜在场的情况下与其发生了性关系。
更令人发指的是,在此之前,杜雨还曾遭到五名未成年人的轮奸。泗县法院一审判决书显示,2022年1月2日和1月10日,程某等五名未成年人先后两次在电竞酒店对杜雨实施性侵。这五名被告人最终被判处4至8年有期徒刑,宿州市中级法院维持了原判。
然而,DNA鉴定结果显示,杜雨引产胎儿的生物学父亲并非这五人,而是谭某星。这一发现将案件引向了更复杂的方向。
2022年8月,杜雨被家人发现怀孕后前往泗县人民医院引产。医疗记录显示,当时杜雨已怀孕7个多月。在引产过程中,杜雨遭遇大出血,医生为保住其性命不得不进行全子宫切除术。
安徽科源司法鉴定所的鉴定结果显示,这次手术导致杜雨双侧卵巢萎缩,部分功能丧失,构成六级伤残;全子宫切除构成七级伤残;阴道裂伤修补术后构成十级伤残。一个14岁女孩的人生,就这样被永远改变了。
三、法律争议:关键证据与立案困境案件的核心争议点在于谭某星是否构成强奸罪。我国《刑法》明确规定,与不满14周岁的幼女发生性关系,无论是否自愿,均以强奸论处。但泗县公安局认为谭某星"不明知杜雨年龄"且"杜雨自愿",于2023年2月10日作出终止侦查决定。
杜素媛提供的材料显示,杜雨在网络上自称16岁,但实际出生于2008年1月25日,事发时仅13岁。代理律师指出,从杜雨当时的外貌特征(身高148cm)和生活状态(初二学生)来看,一个正常成年人理应能够判断其真实年龄。
值得注意的是,在已判决的五人轮奸案中,几名未成年被告人的供述均显示他们知道杜雨是"初二学生"。法律专家认为,这一事实可以作为判断谭某星是否"明知"的重要参考。
四、三年维权:一位母亲的坚持自2022年案发以来,杜素媛一直在为女儿讨回公道。她先后向泗县公安局、检察院以及宿州市相关部门递交材料,要求对谭某星立案侦查。
2024年3月,转机出现。泗县检察院受理了杜素媛提交的立案监督申请,并于3月26日将案件移交第一检察部办理。与此同时,泗县公安局信访室也表示已将问题移送刑侦大队处理。
法律专家指出,此案的关键在于如何认定谭某星的主观认知。根据《关于依法惩治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的意见》,对已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的被害人,应从其身体发育状况、言谈举止等多方面综合判断行为人是否"明知"。
这起案件暴露了多个社会问题:
未成年人网络交友的风险管控
性侵案件中证据收集与认定的专业性
受害少女的后续救助与心理重建
法律执行中的标准统一问题
北京京师律师事务所律师萧鹏指出,此案中《终止侦查决定书》引用的法律条款已经修正,这一细节值得关注。上海大邦律师事务所律师丁金坤则认为,从已判决案件的材料来看,谭某星"不知被害人是幼女"的抗辩难以成立。
目前,杜素媛仍在等待检察机关的最终决定。她表示:"我只想要一个公平的结果,让应该负责的人受到应有的惩罚。"这个简单的愿望,承载着一位母亲三年来全部的坚持与期盼。
这起案件不仅关乎一个家庭的正义,更是对全社会未成年人保护机制的一次严峻考验。随着检察机关的介入,人们期待法律能给出一个既符合法理又抚慰人心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