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之洞出刁钻上联,让人对也不是,不对也不是,却被此人轻松对答

陈石头本头吖 2024-12-04 17:34:13

少年张之洞的刻苦求学与初步成就

张之洞自幼便展现出过人的学识与毅力。13岁之前,他已将《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熟读,通晓各类典籍,尤其对儒学精髓了然于心。除儒家经典外,他还涉猎史学、小学(文字学)、文学及经济学,在少年时期就奠定了宽广的学识基础。此外,张之洞早早接触兵学著作,《孙子兵法》《六韬》均是他自学的重点。

他还在12岁时将自己的诗文整理成集,命名为《天香阁十二龄草》,亲自刊刻成书。这部诗文集记录了他少年时期的见闻和思考,也成为他少年勤学苦思的见证。张之洞的勤学方法独具一格,常在夜深人静时独自篝灯研读,遇到难解的地方必然仔细推敲,直到弄明白为止。他在晚年时曾回忆起少年的这一习惯,坦言道,自己后来在官场批阅文书,常常通宵达旦,正是源于少年时期形成的夜间读书习惯。

然而,张之洞的夜间工作也并非毫无影响。在担任官职期间,他的僚属和同事曾对他的夜间办公习惯有些不解,有人称其“兴居无节”,认为他在作息上不够规律,甚至影响到白天的公务。然而,对于年幼的张之洞来说,夜读带来的知识积累和思考能力让他在求学路上屡屡取得佳绩。

1850年,道光三十年,不满14岁的张之洞带着一身所学,回到原籍南皮县参加县试。他凭借扎实的学识在考试中拔得头筹,荣登第一名秀才,顺利进入县学。两年后,他再接再厉,参加顺天府乡试,再次取得第一名,成为举人,获得了参加更高一级会试的资格。

张之洞与法越战争

1885年初,法军大举侵入中越边境,一路长驱直入,迅速攻占了镇南关(今友谊关),局势急转直下,边境告急。清廷面对这一突发危机,随即命令时任湖广总督的张之洞前往负责指挥应对。张之洞迅速调动部署兵力,致电前广西提督冯子材,请求他率兵驰援镇南关一带。

冯子材时年已七十高龄,身体状况不及以往。虽已退居,但他收到张之洞的请援信后,立即整理行装,决定再度披挂上阵。他与广西总兵王孝祺一道,从南宁出发,日夜兼程赶往镇南关前线。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冯子材率领清军据守镇南关,集中兵力在几处关键据点布防,同时挑选出精锐部队,暗中准备夜袭法军营地。夜色深沉之时,他亲自率领精兵趁夜突袭,法军一时措手不及,前哨被攻陷,伤亡惨重。随着战况逐步展开,清军展开了多轮猛攻,激烈的战斗持续数日,枪声、炮火此起彼伏,双方死伤无数。

经过数日的艰苦战斗,清军的反击取得了关键性的胜利,镇南关的法军已陷入全面被动。冯子材趁机率领清军发起总攻,彻底击退了法军的防线,并将其驱逐出镇南关。法军一退再退,连连败退,最终彻底退出了中越边境地带。

尽管冯子材率军在镇南关取得大胜,消息传回京城时却并未引来清廷的继续支持。相反,清朝中央政府出人意料地选择了求和的方针,命令前线各军停止攻击,撤回兵力。

张之洞先后多次向朝廷上奏,陈述前线形势和后续攻势的必要性,希望朝廷能暂缓停战命令,允许清军继续进攻。张之洞在电文中明确指出,当前清军士气正盛,法军则已处于劣势,继续攻打不仅有望守住边境,还可进一步巩固对外的战略防线。他字字句句详尽而诚恳,希望说服朝廷撤回停战指令,争取再打几场胜仗以真正扭转战局。

然而,张之洞的奏请却并未如愿。不久之后,他收到了李鸿章的严厉回电。作为当时朝廷重臣的李鸿章,一直坚持主张避免战事扩大,强调以和为贵。在回电中,李鸿章对张之洞的请求毫不留情地加以斥责,认为前线求战之意明显有违清廷既定方针,指责张之洞不识大局,不顾国家安危。张之洞感到事态复杂,不敢轻举妄动,深知李鸿章的斥责在朝中举足轻重,而这道停战命令已经基本无法更改。

张之洞的教育贡献

张之洞在处理军政事务的间隙,始终关注教育的发展。1887年,他在广州创办了广雅书局和广雅书院。书局主要负责印刷和发行书籍,广泛传播现代知识和经典文化,而书院则是培养人才的基地,为粤地的青年学子提供一个研习学问的场所。书局和书院相辅相成,张之洞计划通过广雅书院引入新学,打破旧有的八股取士,培养懂得时务的年轻人。

不仅如此,张之洞还重建了肇庆的端溪书院。端溪书院原本是广东的重要学府,但逐渐失去了原有的风采。张之洞对此十分惋惜,决定重新开办,亲自挑选合适的人来负责讲学。他邀请了梁鼎芬出任端溪书院的主持。梁鼎芬素有才学,但因为敢于直言进谏,得罪了朝中权贵,仕途坎坷。尽管如此,张之洞并不介意梁鼎芬的背景,相反,他认为梁鼎芬的学识和品格正是书院所需要的,于是坚持礼聘他,让他主持端溪书院的复兴。

与此同时,张之洞在广雅书院也延聘了名士朱一新。朱一新同样是朝廷中敢于直言的官员,因为曾经弹劾过太监李莲英,被降职处理。但张之洞认为朱一新虽仕途不顺,学识却毫不逊色,他的见识和胸怀正是书院学生所需要学习的榜样。为了营造宽松自由的学术氛围,张之洞顶住来自官场的压力,坚持聘请梁鼎芬和朱一新授课。

在书院讲学期间,梁鼎芬和朱一新以其深厚的学识和独到的见解,吸引了大批青年学子前来求教。端溪书院和广雅书院逐渐恢复了往日的生机,书声朗朗,学子云集。

张之洞与梁启超的智慧交锋

清朝后期,梁启超来到广州,特意拜会时任两广总督的张之洞。当时的张之洞在朝中地位举足轻重,素以才学广博、言辞犀利著称。梁启超心怀改革大志,认为张之洞是朝廷少有的开明重臣,想通过这次会面探求更多关于如何振兴清朝的思路,并希望得到张之洞的支持。

梁启超刚到广州,张之洞便托人送来一副上联:“披一品衣,抱九仙骨,狂生无礼称愚弟。”这上联颇为狂傲,带有一丝挑衅,似乎想试探梁启超的才智与胆识。梁启超读完并不慌张,略一思索后,当即写下下联:“行千里路,读万卷书!侠士有志傲王侯。”下联不仅工整,对仗工巧,还流露出梁启超的洒脱风度。

自此二人开始了更多的交流。张之洞时常在广州的府邸设宴招待各界名士,梁启超几乎每次都应邀参加。席间,张之洞与梁启超时而论及经史,时而谈及时政,偶尔还抛出对联,相互切磋学问。梁启超对张之洞的学识和见解敬佩不已,而张之洞则欣赏梁启超的锐气和胆识,二人言谈中充满了智慧的碰撞和默契的互动。不久后,张之洞被调任湖广总督,声名越发显赫,其威望和自信也逐渐增加。

一次,梁启超来到江夏拜访张之洞。当时张之洞身为湖广总督,正处于声望高涨之时,治下事务繁多,日常忙碌。但听闻梁启超前来,他特意留出时间设宴款待。见面时,张之洞向梁启超抛出了一副对联,上联写道:“四水江第一,四时夏第二,先生居江夏,谁是第一,谁是第二?”此联中,张之洞将古代四水——江水、河水、淮水、济水——巧妙融入,江水自古为四水之首,紧扣江夏“江”字。此外,他将一年四季融入联中,以春夏秋冬排序,将“夏”字放在第二位,对应“江夏”的“夏”字。联尾一句,抛出一个难以对答的问题,“谁是第一,谁是第二?”使得整个对联顿生机锋。

梁启超读完片刻便作答:“三教儒在前,三才人在后,小子本事儒人,何敢在前?何敢在后?”梁启超的下联不仅字句工整,还将儒、佛、道三教的排列融入其中,以儒家为首,正好契合张之洞对联中的“四水江第一”,既巧妙呼应上联结构,又带出“三才人在后”一说,将自身身份融入答联,称自己“本事儒人”。同时,梁启超以谦逊之语表示“何敢在前?何敢在后?”既巧妙回应了“谁是第一,谁是第二”的问话,也显现出他对张之洞身份的尊重。

张之洞见对答精妙,忍不住赞叹。对方不但把握住了联中的关键字句,还在学识上深具内涵,他不仅用“三教儒在前”来对应“四水江第一”,且用“何敢在前?何敢在后?”应答“谁是第一,谁是第二?”。张之洞不禁拍案而起,表示此番对答让他惊叹不已,并称赞梁启超确为不世出的人才。

参考资料:[1]陈克琪.梁启超妙对张之洞[J].新天地,2004,0(2):43-43

0 阅读: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