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最近有点“上头”。跟美国搞了个“盾牌”联合军演,五千来号人,又是练指挥,又是实弹,动静不小。
美国防长也跟着来凑热闹,这架势,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不简单。问题来了,菲律宾这么积极地往“前线”靠,图啥呢?真能靠着“盾牌”就高枕无忧了?要说这事儿,得从克拉克和苏比克湾说起。冷战那会儿,美国在菲律宾的军事基地,那是响当当的。现在,虽然时代变了,但美国想把菲律宾拉回“第一岛链”的战略没变。菲律宾呢,也挺配合,新协议、多点部署,感觉比以前更愿意当“前线盟友”了。但这种“靠拢”,真的能带来安全感吗?这事儿,恐怕没那么简单。一方面,菲律宾觉得傍上了美国这棵大树,心里踏实。毕竟,南海问题摆在那儿,有美国撑腰,似乎更有底气。而且,美国也乐得利用菲律宾的地理位置,牵制对手,一举两得。另一方面,这种“安全感”可能只是个幻觉。
要知道,军演这玩意儿,本身就是一种信号,一种挑衅。尤其是在中美关系这么微妙的时候,美菲这么一搞,无疑是火上浇油。菲律宾这么配合美国,看起来是深化合作,但也可能把自己架在火上烤,丧失了战略上的灵活性。当我们习惯性地认为菲律宾是为了国家安全才这么做时,是不是忽略了它可能存在的其他考量?比如,国内政治的需求,或者对美国援助的期待?更扎心的是,美国靠谱吗?历史已经证明,美国对“盟友”的承诺,那也是看心情的。阿富汗撤军,乌克兰援助,哪个不是说变就变?美国的核心利益永远是自己,真到了关键时刻,会不会牺牲“盟友”的利益,谁也说不准。这就像一场赌局。美国可以随时抽身,菲律宾却跑不了。
它的地理位置,在和平时期是优势,但在战争时期,可能就是最大的劣势。所谓“靠山”,在危机中很可能变成“火山”。要知道,南海局势本来就很复杂,菲律宾这么一掺和,只会让事情更糟。军演是练兵,也是秀肌肉,但秀肌肉的同时,也可能引来更大的麻烦。那么,菲律宾应该怎么办?难道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啥也不做?其实,路子还有很多。比如,搞好跟周边国家的关系,通过对话解决争端,别老想着靠别人。毕竟,自己的安全,最终还得靠自己。菲律宾的国家安全,不应该建立在对某个大国的依赖上,而应该建立在区域和平与多边对话的基础上。马尼拉需要的,是自主的外交策略,灵活的安全布局,以及对自身利益的清晰认知,而不是盲目跟随的安全幻想。对抗制造不了和平,军演也掩盖不了风险。如果菲律宾一意孤行,继续深化对美军事依赖,南海只会越来越不太平,而它自身也将越陷越深,成为战略博弈的牺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