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还是执念?34岁男子的第14次高考》的报道
“这个夏天,你们会为了什么而努力呢?”
在2022年的六月份,全国的考生都在为人生的第一次高考紧张不已的时候,34岁的唐尚珺却显得异常的淡定。这已经是他第14次踏入高考的考场了。
是的,你没听错,14次成功。
2014年的除夕夜,在广西的小山村,26岁的唐尚珺微醺地看着镜头,眼眶泛红:“梦想一直驱使我去做那些事,让我都怀疑知识改变命运那句话的真实性。
小时候就被这句话误导了很久,我现在感到后悔”。
他说出的这句醉话,揭示了他内心最深处的矛盾。
然而谁能料到,这位"高考钉子户"实力相当强劲。过去的这些年,西南政法大学、吉林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广西大学这些顶尖学校都向他伸出了橄榄枝。
但唐尚珺却一次又一次地选择了放弃。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呢?
然而这并不符合他的最终梦想。他的唯一目标就是:中国科技大学,这所学术上仅次于清华北大的学府。
从2009年的372分,到后来的645分的最高分,唐尚珺就像一个执着的追梦人,在高考这条路上越走越远。
考上中国政法大学对别人而言已经是人生赢家,但他并不满足。
这位网友的调侃可能包含了一些玩笑的成分,但也真实地反映了唐尚珺的一种固执。当他要做一件事的时候,他会倾尽全力,做到极致,这种固执有时候让人感叹不已。
然而,这种执着的行为,谁又能简单地说它是对是错呢?
每一次拿到成绩单的时候,唐尚珺都会仔细地核对分数。距离梦想的大学,还差多少?还需要继续吗?这些问题在他心里反复盘旋。
在这个充满焦虑的时代,34岁还在参加高考,确实让很多人觉得不可思议。但唐尚珺就曾表示:"梦想会驱动人们做许多事情。"
也许在旁人眼中,他的选择过于极端。但每个人都有权利去追求自己的梦想,人生是我们自己在过。
2022年的夏天,唐尚珺总共第14次走进高考考场,这使他的故事再度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有人称赞他是一个励志的模范,也有人认为他这种无论如何都要坚持的精神实在是太固执了。
"居然有人会为了2万元放弃名校的机会,真是让人感到意外又心疼啊。"
2016年,对唐尚珺来说,原本应该是一个值得庆祝的年份。
在过去的8年苦读中,这位同学终于考取了625分的优异成绩,成功拿到了中国政法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这个分数足以让很多人羡慕不已。
然而,命运总是喜欢与人开个玩笑。
就在这一年,唐尚珺的父亲被确诊为肺癌晚期,对于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来说,这个消息无异于晴天霹雳。
"其实考上什么大学并没有那么重要,亲情才是最关键的。"面对突如其来的打击,唐尚珺第一次产生了迷茫,开始动摇自己的信念。
拿到通知书回到家乡的那天,唐尚珺终于决定向父母坦白这些年的复读经历。母亲李芳抚摸着通知书上的照片,泪水夺眶而出:"这件事我不怪你,我还是开开心心的。
你只需专心读书,其它事我会处理好的。
当面对儿子的坦白时,向来沉默的父亲只说了一句:"毅力是值得敬佩的,儿子你让我感到自豪。"这句简单的话让唐尚珺心绪难平。
2016年9月,唐尚珺带父母一起去了北京,让他们欣赏首都的风景。两位老人一辈子都没有出过远门,眼前的繁华都市让他们感到十分幸福。
谁也没有料到,这一刻竟然成了他们一家的最后的美好时光。
就在这时,唐尚珺在网上看到家乡一所高中发布的招生宣传,上面写道:考上重点大学的学生可以获得两万元奖励。
他被这个消息打动了。
为了给父亲治病,家里已经拿出了所有的积蓄。两万元对于现在的家庭来说,是一笔不小是数目。
因此,他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感到意外的决定:放弃中国政法大学的入学机会,选择回到老家继续复读。
唐尚珺回想起来觉得自己当时有点傻,"有时候真的觉得自己很傻。",但在当时,这似乎是他唯一能为父亲做的事情。
可惜的是,父亲的病情在他还没来得及领到这笔奖学金的时候就恶化了,最终永远的离开了。
唐尚珺在2017年的高考中仅考了550分,这是他近几年的最差成绩,使他受到沉重的打击。
但我想,父亲留下的"毅力值得敬佩"这句话,应该就是支撑他不断站起来、继续追逐自己梦想的力量。
有人说他太执着,有人说他太傻。但在那个特殊的时刻,对唐尚珺来说,这可能就是他能想到的最后的尽孝方式。
我们的生活常伴随选择,梦想和现实之间是困扰,重重包围中,每个人会有最坚定的选择。或许唐尚珺的选择不能算是最佳选择,然而,他却展现出了最真实的温暖。
1988年,唐尚珺出生在广西的一个小山村。家庭主要以种植甘蔗为生,生活虽然清贫但过得踏实。
家庭成员包括一个哥哥、两个姐姐,而他是最小的孩子。对于一个务农的家庭而言,能够让孩子完成高中学业已经是他们最大的期望了。
2009年,唐尚珺首次参加高考,总分为372分,这个分数虽然高于三本线,但他并不满意。然而,家庭的经济条件不允许他复读,唐尚珺父亲只能将儿子送入一所技术学校,希望他能学得一技之长,能够养家糊口。
然而,就在这一刻起,命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唐尚珺背着父母偷偷从技校退学,拿着退回的学费回到了高中校园,一走就是十几年。
他为了不让父母发现自己在复读,开启了一场精心策划的"伪装"。
每当临近春节,他都会努力构造起自己"打工人"的身份。在超市采购年货时,他会特意拿掉购物袋上的标签,挑一个普通的黑色塑料袋,因为超市袋子上的地址会暴露他其实在钦州。
面对母亲关切的询问,他只能含糊其辞地说:"在外打工一个月1600元,包住不包吃。"看着母亲心疼的样子,他内心更加愧疚。
尽管他很紧张,但他还是从口袋里掏出了500元钱给母亲买年货。实际上,此时他自己身上只剩下200元,连下个月的生活费都成了问题。
平时的生活更加捉襟见肘。暑假他不得不打工赚取学费,开学后则依靠学校每月400元的生活补助勉强度日。这笔补助还是他考得不错才有的 - 按照学校政策,过一本线的复读生每多一分可以多得2.5元补助。
唐尚珺在街上偶然遇到小学同学,看着他们已经结婚生子,过上了安稳的生活,也会恍惚。那天晚上,他拿起吉他,唱了一首《老男孩》:“梦想总是遥不可及,是不是应该放弃。
尽管如此,他还是会坚定地第二天返回学校,日复一日,他独自一人,像一个孤独的战士,在高考这条路上前行。
没有人知道他内心的煎熬。每次回家他都不敢多说话,生怕说错话露出马脚。有时候看着父母日渐花白的头发,他也想过要坦白,但终究还是选择了沉默。
要过这样的生活,不仅需要勇气,更需要近乎偏执的坚持。唐尚珺,他一年又一年地重复着同样的故事,追逐着那个看似遥不可及的梦想。
这条路是那么的漫长而孤独,但在那个怀揣梦想的少年心里,它值得他的坚持。
“14年高考之路:最高的成就和最大的遗憾”
从2009年到2022年,唐尚珺的高考分数起伏不定,经历了大起大落。
第一次高考时,他的成绩只有372分,只能上三本院校。这个倔强的男孩并不认命,选择了复读。
他在2010年、2011年的分数稳步上升,2010年405分,2011年475分。终于在2012年,他考出了505分,成功突破了二本线。
对于许多人来说,这个成绩已经很不错了。
然而,唐尚珺的目标是中国科技大学,这所仅次于清华北大的顶尖学府。因此,他坚持不懈地努力。
2014年,563分的他被西南政法大学录取,但他选择了婉拒。
他在2015年,以587分的优异成绩被吉林大学录取,但他仍然选择了拒绝。
在2016年的高考中,他考了625分,收到了中国政法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但他依然选择放弃。
直到2019年,他取得了人生最高分:645分。
然而,即便取得了这样的成绩,还是没有达到中科大的录取标准。
多年来,他一直在脑海中反复思索着"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话究竟是不是真的。
在2021年,他以总成绩591分在广西大学得到了录取通知书。站在他人生路口十字处,34岁的唐尚珺再次陷入了沉思。
"要不要继续呢?"这个问题如同一块大石头重重地压在他的心头。
回望这些年的高考路,我欣喜过也遗憾过。最大的遗憾莫过于眼睁睁看着自己一次次与梦想擦肩而过。
他曾有位老师这样劝过他:“坚持精神值得赞扬,但我觉得没必要了,中国政法大学派对你来说已经足够了。”然而,他还是选择了继续坚持。
如今的唐尚珺已经不再是那个18岁的青涩少年,时光在他脸上刻下了岁月的痕迹,但他那颗追梦的心却始终没有改变。
在2022年,他第14次走进考场的时候,心里是否还在想着那个梦寐以求的中科大呢?
或许在他看来,分数早已不是最重要的了。重要的是,他在这条看似永无止境的追梦之路上,始终在证明着一些什么。
你是否曾想过证明自己的决心?证明知识确实可以改变命运?还是仅仅因为不甘心而选择继续努力?
或许只有唐尚珺自己才能回答这些问题,我们能做的就是尊重他的选择,见证他的坚持。
在这个充满浮躁的时代,能为一个梦想坚持这么久的人,已经非常了不起了。
《不落幕的追梦:坚持还是执念?》讲述的是追求梦想的过程中,坚持与执念之间的关系。
年龄34岁,参加过14次高考。
这组数字在网络上传播后,唐尚珺的故事引发了广泛的讨论。有人称他为"最励志的高考钉子户",但也有人认为他"有点走偏了"。
确实,这事可以从各种角度去看待。
支持他的人表示:
“这哥们儿真的很有毅力,一般人早就放弃了。”
为什么要在意别人的眼光,这是他们自己的选择。
“梦想是不分年龄的。”
有很多人表示反对:
"都34岁了,熬了那么多年,青春时光都花在高考上了。"
"高考并不是人生的唯一出路。"
"这已经超过了坚持的范畴,是一种执念了吧?"
从2009年到2022年,唐尚珺的故事里有着许多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地方。
比如说,我们现在的社会是否过度重视高考了呢?以至于让一个34岁的男性仍然陷入其中无法自拔?
假设唐尚珺当初选择了中国政法大学,可能今天的他已经成为一名杰出的法律工作者。然而,他踏上了另一条道路,为了两万元奖学金,修复与父亲的关系,以及心中那个坚持的梦想。
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道路的权利,这是无法评判的,因为人生并没有标准答案。
然而他的故事却让我们当代年轻人明白了一点:追梦固然美好,但千万不能让梦想变成束缚自己的枷锁。
如果你是唐尚珺,你会怎么选择呢?
也许十年后回首,14次高考将会是他人生中的独特经历,使他的人生变得丰富。也许在未来的某一天,他会意识到并非考上哪所大学真正改变了他的命运,而在于这一路以来追梦的勇气和毅力。
毕竟,人生中最珍贵的品质,不就是敢做敢当、无怨无悔吗?
让我们期待唐尚珺的故事能够有一个圆满的结局。不管结果如何,至少他曾经努力过、坚持过、追梦过,这样的人生已经足够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