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江潮涌哪吒至港片新途启东方

木火土金水文文 2025-03-11 04:35:20

狮子山下光影交错,维港两岸春潮暗涌。当《哪吒之魔童闹海》的混天绫扫过香江银幕,这座曾以武侠片与警匪片叱咤亚洲的影都,正咀嚼着一场来自内地的文化震撼。哪吒脚踩风火轮,裹挟着96亿票房的雷霆之势,在香港影院掀起观影狂潮——首日排片逾800场、IMAX场次座无虚席、市民为抢票不惜跨海北上。这场看似寻常的票房盛宴,实则是东方美学与工业文明的对撞,更是港片转型的启示录。

哪吒的香港奇遇,始于技术,归于文化。港人惊叹于申公豹与蛟龙缠斗时鳞片折射的寒光,更在太乙真人川味十足的诙谐中会心一笑。导演饺子将《封神演义》的苍莽古意揉进赛博朋克的视觉语言,恰似大澳渔村的青砖老屋旁倏然立起玻璃幕墙,传统与现代的撕裂与交融,香港观众最能感同身受。有影评人喟叹:“这哪是动画?分明是岭南木偶戏遇上了好莱坞工业光魔!”

香港电影的困局,却在哪吒的乾坤圈里照见破局之道。全国政协委员张斌看得真切:当港片仍沉湎于油麻地枪战与尖沙咀追车时,内地动画早已将文化符号淬炼成普世情感。正如哪吒剔骨还父的悲壮化作“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嘶吼,香港何尝不需要这般破茧重生的勇气?霍启刚在两会现场直言:“《哪吒2》的成功,是文化自信的胜利。”此言如晨钟暮鼓,惊醒多少抱守警匪片旧梦的影人。

港片求变之思,早在影院经理们的排片表中显露端倪。英皇、洲立、银都、东方四大发行商罕见联手,将《哪吒2》铺满全港60余家影院。这厢周星驰cosplay哪吒丸子头为电影造势,那厢甄子丹已在政协会议上探讨两地合拍动画的可能。就连庙街的阿伯都懂得念叨:“学学人家哪吒,老本吃不得!”港媒更以“狮子山精神遇见陈塘关热血”作比,道尽港片转型的迫切。

当哪吒的混天绫掠过香江夜空,照见的不仅是香港电影的未来。全国两会期间,这个虚拟的“小孩哥”竟成代表委员们的最大公约数,从文化软实力谈到产业升级,从技术革新论及情感共鸣。这或许正是《哪吒2》给予香港的终极启示:不必做第二个好莱坞,当以岭南文化为根,借数字科技为翼,在东方美学的苍穹下,重写属于自己的封神榜。

铜锣湾的霓虹依旧流转,太平山的缆车往复如常。只是影院散场时分,总有三两少年比划着哪吒结印的手势,粤语声里混着川普台词,恍若一场跨越山海的文化对谈。港片转身的跫音,或许就藏在这市井喧哗的余韵里。

0 阅读:7

木火土金水文文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