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苏罗维金大将成为俄罗斯特别行动总指挥后,俄军战术就有了巨大改变!原本执着于阵地战,跟乌克兰军队来回拉扯的俄罗斯军队,直接玩起了战略转移,放弃一些难以防守的地区,全力巩固当前的战果。然后,在尽可能减少不必要损失的情况下,俄军直接利用无人机和巡航导弹,对乌克兰军事设施,以及一些重要的基础设施狂轰滥炸!
而作为对手,感受最深的乌军总司令,谈及俄军的战术转变,以及苏罗维金的打法时,认为这是不给自己留后路的打法,要么一路高歌猛进地完成特别军事行动,要么最后在乌克兰战场上遇到大麻烦。
毫无疑问,在乌军总司令看来,苏罗维金的目的,就是想要通过破坏基础设施,让乌克兰在这个冬天断水断电,最终不得不在民愤下向俄罗斯投降。而这么做的话,反而会激起乌克兰人同仇敌忾的心理,对抗俄罗斯的决心更加坚定,俄罗斯军队遇到大麻烦的可能性更大。
不可否认的是,苏罗维金采取这样的战术,不再执着于地面攻坚战,直接对乌克兰军事设施,以及基础设施发起大规模袭击。这确实有着向乌克兰施压,逼迫乌克兰认清现实,向俄罗斯投降的想法!但是,在俄乌冲突陷入僵局,俄罗斯被乌克兰的数次反攻击退,俄罗斯军事影响力受到巨大打击的情况下,苏罗维金大将近乎临危受命地被普京任命为联合部队总指挥,又岂能不知道乌克兰背后站着西方,就算乌克兰想要投降,乌克兰也不可能投降。
而苏罗维金这么做,很大程度上是在为下一阶段的军事行动做准备!俄罗斯军事行动进展不顺,既是低估了乌克兰的抵抗力度,也是战术过于保守。如果在发起军事行动之初,俄罗斯就对乌克兰军事指挥中枢发起打击,并且摧毁乌克兰重要的基础设施,乌克兰可能都等不到西方的军事援助!
可偏偏俄罗斯认为这一仗必赢,以为乌克兰人会排队欢迎“王师”入城,压根就没有做好跟乌克兰打一场硬仗的准备。以至于保守的俄罗斯军队,在尽量避免动用重型武器,而乌克兰打起来无所顾忌,最终让乌克兰等来了西方的军事援助。并且,由于乌克兰基础设施的完好,西方军事援助来得还很快!
既然知道俄军战术出错了,那就必须做出调整,要是再这么天真下去,俄罗斯可能会大败而归!于是,苏罗维金上任后,直接对乌克兰军事设施,以及基础设施发起了大规模打击。断水断电能够极大地削弱乌克兰的军事潜力,乌克兰的国土面积在那里,这么大的战略纵深,乌克兰军队完全可以化整为零,跟俄罗斯来一场游击战。
本身俄罗斯投入的兵力就不占优势,又找不到乌克兰军队的主力,如果不做出改变的话,俄罗斯会越来越被动!也只有摧毁乌克兰的基础设施,增加西方军事援助乌克兰的难度,俄罗斯才有可能完成军事行动,所以苏罗维金的打法没有错。至于断水断电让乌克兰人同仇敌忾起来,这一仗打到现在,俄罗斯已经不在乎了,战争不就是如此吗。
炸得不够彻底,第聂伯河的上的桥梁应该全部摧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