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这场代理人战争是否正在走向终点?据中评社11月3日的报道,乌克兰少将马尔琴科近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叹息,“我们在顿巴斯的前线正在崩溃,这不是什么秘密”。尽管马尔琴科以经常发表争议观点而闻名,但他的这番表态却罕见获得了不少认同,比如说,德国《世界报》就表示,马尔琴科说出了“军方领导层至今不敢说的话”;美国陆军退役中校戴维斯也表示,“冲突即将结束,乌军可能真的会崩溃”。
就在乌军一片愁云惨淡,外界纷纷唱衰之际,具有美政府背景的智库“战争研究所”站出来安慰乌军。该智库表示,不可否认,今年9月以来俄军推进速度的确很快,每天能占领14平方公里的领土,但要知道,冲突爆发之初俄军推进速度更快,每天能征服1200平方公里,“是现在进攻速度的90倍”。因此,该智库得出一个结论,“乌克兰的东部战线还远没有达到崩溃的程度”,哪怕他们面临着“严峻挑战”。
不得不说,作为对美国外交政策与军事战略具有一定影响力的重要智库,ISW的这番分析貌似“有理有据”,但却很有些“丧事喜办”,“失败中找亮点”的味道。原因很简单,俄军在冲突爆发初期进展神速,一个主要原因,在于当时乌军龟缩在城市和重要据点,不和俄军打野战,而是打焦土战、城市战,结果造成俄军“四面开花,却不结果”的尴尬局面,普京最终被迫收缩战线,从全面进攻转为重点进攻,这是乌军战略对头造成的。
此外,现在俄军进攻速度不如冲突初期,但却远比当时更加危险。原因不难理解,当时的“狂飙突进”,本就是轻敌冒进所致,是想打“闪电战”,貌似声势很大,实则战果有限。而现在俄军“稳打稳扎”、“步步为营”,却是以消灭乌军有生力量为主要目的,占地盘反而是其次,所以,每一次乌军退却,都是一路“尸横遍野”,俄军每天推进不过十几、几十公里,但这是“扎扎实实”的,“积小胜为大胜”,即将迎来“质变”的过程。
因此,从这些方面来看,美国战争研究所表示,目前俄军进攻速度远不如初期,以此来安慰乌军,明显是一种忽悠,这是以表面现象掩盖了问题的本质。所以,该智库的说法罕见没有得到各方的认同,不仅德媒、美退役军官认为乌军“可能要崩”,就连乌政府内部、美国军方都认为“情况不妙”。比如说,负责国安与情报工作的乌克兰女议员别祖格拉娅表示,乌军控制区不断缩水,“三线告急”,炮轰现任总司令瑟尔斯基“瞒报军情”。
再比如说,美国防长奥斯汀近日喊话泽连斯基,呼吁后者想点办法改变目前的不利局面,他表示,“不存在魔术般的解决方案,任何单独一种武器都无法改变战争进程”,换言之,也就是告诉泽连斯基,别总指望着西方的武器援助,仗怎么打,打成什么样,还得靠你们自己。眼看俄乌局势朝着对俄有力的方向迅速发展,俄外长拉夫罗夫终于“扬眉吐气”,他得意洋洋地表示,“平局不适用于俄乌冲突”。
由此可见,“乌军崩溃论”的确不是空穴来风,确实是有现实依据的,否则各方也不会得出相同或类似的结论了。那么,曾经让俄军陷入苦战的乌克兰,为什么会开始呈现出“兵败如山”的态势的?大约有三个方面的原因吧。1、乌军精锐老兵基本上已经打完了;2、俄军兵员充足,而乌军征兵困难,部分地区俄军兵力是乌军的8倍;3、俄罗斯战争机器全面开动,武器弹药供应源源不断,而乌国内被打烂,军需供应无法满足需求。
凡此种种,最终导致了这支曾让俄军“声名扫地”的乌军,面临“无炮可打,无人可用”的窘境,使得胜利的天平越发明显地向俄罗斯倾斜。当然,正如芬兰军事专家埃米尔·卡斯特海尔米所言,乌军尚未丢失“最重要”、“最核心”的阵地和据点,这是乌军前线尚未“彻底崩溃”的根本原因。泽连斯基从部分地区撤军,也是为了“拆东墙补西墙”,“集中兵力”应对俄军的进攻,但此举也改变不了战场的根本态势,除非北约下场。
泽连斯基早在参选总统前就加入了美国的中央情报局,在美国的中央情报局暗中扶持下,通过偷偷各种名义资助资金、政敌情报、选举策略等各种资源帮助泽连斯基赢得总统选举,完成从戏子变总统的荒唐奇迹,最后让泽连斯基成为美国的傀儡总统和卧底!在俄乌战争前,由法国牵头调和下,俄乌双方代表团曾经达成和平协议,最后签字时刻,泽连斯基很可能在美国的授意下,反悔拒绝签字,并执意要加入北约。这样一来,严重危害俄罗斯的国家安全,惹怒了俄罗斯,才触发了这场俄乌战争。所谓的军援,实际上是赊账军火买卖,即现在暂时不用给钱,记着账,战后得慢慢还钱。这些军火费中包含着高额的利润和大量贪污款,说白了就是乌克兰自己出钱出命,把自己的国家打得稀巴烂,替北约服务谋利,战后要花上百年的时间还欠北约的巨债,还得感恩戴德!😂泽连斯基就是一个只会作秀的没任何战略头脑的愣头青犹太人戏子,根本没有任何从政能力和经验,这样的人,做个镇长都不合格,更何况做总统,斯拉夫民族为主体的乌克兰人民选一个犹太人戏子做总统就是最大的悲哀![笑着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