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迹烈士井,传承革命魂

关你西红柿啊这 2025-01-27 20:18:35

2025年1月27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传承红色基因,探忆峥嵘岁月”社会实践队一行,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前往位于兖州城内西北隅的三十六烈士井墓,开展了一次深刻的红色教育活动。此次活动旨在铭记历史、缅怀先烈,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

抵达兖州城内西北隅的三十六烈士井墓,实践队成员们首先被眼前庄严肃穆的烈士陵园所震撼。陵园四周绿树环绕,两座烈士墓巍然屹立,圆金字塔形的墓体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墓周的花墙与石碑,在岁月的洗礼下仍显得坚实而庄重。

在陵园入口,实践队整齐列队,由队长带领向烈士墓敬献了花圈。花圈的红色与白色交织,象征着革命先烈的热血与纯洁。随后,全体成员低头默哀,表达对烈士们的无限敬仰和哀思。这一刻,时间仿佛凝固,空气中弥漫着凝重而庄严的气氛。

默哀结束后,实践队成员们跟随讲解员走进了陵园深处。讲解员首先介绍了烈士墓的历史背景和修建过程,让成员们对烈士们的英勇事迹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在讲述过程中,讲解员深情的话语和生动的描述,将成员们带回到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仿佛看到了烈士们英勇无畏的身影,感受到了他们坚定的革命信念和为国家、为人民不惜牺牲一切的崇高精神。

在烈士墓前,成员们仔细观察着两座石碑上的文字。南面烈士墓的石碑上刻有“永垂不朽”四个大字,北面烈士墓的石碑上则刻有“万古长存”的铭记。这些文字不仅是对烈士们的深情缅怀,更是对后人永远的警示和激励。成员们纷纷表示,这些文字将永远铭刻在他们的心中,成为他们前行的动力。

在参观过程中,实践队成员们还详细了解了烈士墓的历史变迁和维护情况。1983年4月3日,陈玉春、郭志纯等9位热心人士捐资2700元对烈士墓进行了维修,使其得以更好地保存和传承。这些善举不仅是对烈士们的敬仰和缅怀,更是对革命精神的传承和弘扬。

参观结束后,实践队成员们聚集在陵园内的广场上,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讨论。他们分享了自己的感受和收获,纷纷表示这次活动让他们深刻感受到了革命先烈的伟大精神和崇高品德,表示将铭记历史、缅怀先烈,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同时,他们也表示将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曲师大计算机学院一直以来都高度重视红色文化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学院通过组织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和红色教育活动,引导学生们深入了解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此次“传承红色基因,探忆峥嵘岁月”社会实践队的赴兖州三十六烈士井墓活动,正是学院红色文化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一次生动实践。

此次“传承红色基因,探忆峥嵘岁月”社会实践队的赴兖州三十六烈士井墓活动,不仅让实践队成员们深刻铭记了革命历史、缅怀了革命先烈,更让他们坚定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力量的信念和决心。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他们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坚定的信念,投身到祖国的建设和发展中去,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撰稿人:孙鹤婷

“传承红色基因,探忆峥嵘岁月”实践队

指导老师:孙泽玮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