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聚焦“四条战线”发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22日上午,2025年全市农业农村系统暨全面从严治党工作会议在市级机关会议中心举行。会议提出,今年全市农业农村系统将明确路径,突出重点,聚焦稳产保供线、产业发展线、乡村建设线、富民增收线“四条战线”,奋力推动农业农村工作取得新进展。
聚焦稳产保供线,全力以赴稳定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供给。抓好绿色增粮,新建和改造高标准农田20万亩以上,推广农机新装备6000台(套)以上,新增水肥一体化5万亩以上,推动小麦“一喷三防”全覆盖,加快推进10个绿色增粮先行区提档升级,为“胶莱河”省级粮食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引领区提供青岛支撑。突出新结构、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四新”引领,高质量建设一批应用新质生产力、形成产业增长极、具备核心竞争力、引领现代畜牧业、呈现未来新元素的“新质牧场”,带动畜牧业转型升级。抓好质量品牌,推动附证上市地产农产品80万吨以上,新培育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特质农品、绿色优质农产品60个以上。
聚焦产业发展线,为全市经济大局多作贡献。做强现代种业,进一步放大“拨改投”种子金使用效能,支持清原农冠、金妈妈、未米生物等引领型种业龙头做大做强;引进和培育更多种业领军企业,不断完善“保、育、测、繁、推、管”一体化种业发展体系。做强设施农业,统筹推进种植业、畜牧业、冷链烘干等设施化发展,扎实开展现代设施农业建设贷款贴息试点,外引内培一批高质量的现代设施农业项目;以智慧农业为抓手,推进设施农业迈入高端化,培育数字农业示范园、智慧农业应用基地、智慧畜牧业应用基地等10家以上。做强加工农业,发挥好“龙头金”撬动作用,支持农业加工龙头强链条、兴业态、树品牌,带动全市8条百亿级和15条十亿级特色农业产业链提质增效,确保全市规上农产品加工业营业收入稳定在2400亿元以上,农产品出口持续走在全国前列。
聚焦乡村建设线,不断增强广大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提升片区质效,统筹做好乡村振兴示范片区项目建设、对外推介、整体运营、有效管护,构建梯次建设、联动耦合工作格局,确保良性运转、长期释能、带动全域。打造和美乡村,坚持硬件和软件一起抓,选准村庄,干实项目,塑形铸魂,新建市级和美乡村100个、累计达到900个,推动100个基础薄弱村整治提升,实现面貌大改观。立足“产村人”融合,深化美丽乡村与美丽文化、美丽产业、美丽经济协同发展,打造5个乡村文化体验区和10个农耕主题精品展馆,储备农业文化遗产申报库项目30个以上,打造一批具有乡土气息的乡村旅游名村。提升人居环境,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收官战,完善群众参与机制,清底子、建机制、固长效,不断提高农村人居环境质量水平。
聚焦富民增收线,用改革盘活农村资源要素,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深化改革为民,扎实开展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攻坚提质行动,实现全市农村集体资产资源上图入库、规定范围内的集体资产资源线上交易“两个100%”。深化金融支农,引领金融机构加大涉农信贷投放,完善“19+6+N”的政策性农业保险支撑体系。全方位扩大农业农村需求,进一步激发消费活力。深化有效衔接,突出衔接乡村振兴集中推进区、乡村振兴重点帮扶镇、拓展脱贫攻坚任务重点村三个重点,对全市脱贫群众分类开展精准帮扶,牢牢守住防返贫底线。高质量做好特色产业提升、产业集群打造、消费帮扶增收、劳务协作提质等协作工作。
会议强调,全市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要持续精准发力、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强化纪律建设、巩固深化党纪学习教育成果,积极干事创业、坚决扛牢“走在前、挑大梁”的使命担当,为打造高素质“三农”干部队伍、凝聚发展合力提供重要保障。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张晋
通讯员 冯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