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钟指向下午三点,淄博市中心某个自助餐厅门口,却挤满了前来讨说法的顾客和供货商。
一些手持横幅的人高喊着“还我血汗钱!
”、“小心充值陷阱”,他们中有的已经在这里守候几个小时。
这本该是餐厅最热闹的时段,如今却冷清得让人心寒。
到底发生了什么?
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网红餐厅倒闭的背后故事。
从网红餐厅到突然停业的背后四个月前,这家名叫“朝夕悦享”的高端海鲜自助餐厅风光无限开业。
每天晚上,这里总是人头攒动,顾客们为了享用顶级和牛和新鲜海鲜,甚至不惜排队等候。
300元的人均消费并没有吓跑吃货们,反而因为菜品丰富、环境优雅,这家餐厅迅速成为当地的网红打卡点。
可是,盛极必衰。
就在大家争相充值、排队订座的时候,没人想到,这家餐厅会在数月后突然关门大吉。
从社交媒体上的投诉贴可以看到,从11月10日起,消费者来餐厅后发现不再提供充值卡消费服务,原本号称畅吃的小青龙也变成了限量供应,再到后来,不少人持会员卡来消费却被告知不能使用,或者菜品严重不足。
这些变故逐渐在网上发酵,直到11月13日,消费者们一致确认,朝夕悦享已经跑路。
顾客们手中的充值卡余额,从几百元到几万元不等,全部打水漂。
这离餐厅刚开业仅仅过去了四个月。
供应商和消费者的维权路门店门口挤满的不仅有顾客,还有供应商。
张先生是其中的一位供货商,他之前每周都会将最新鲜的海产品送到朝夕悦享。
“他们刚开始是按时付款,这让我对他们很有信心。
”好景不长,“到了第三个月后,他们的付款就开始拖延,到后来干脆联系不上了。
”张先生的供货款项被拖欠了20多万元,他和其他供应商被迫联合起来寻求法律帮助。
与供货商一起维权的,还有餐厅员工。
小林是一名服务员,已经三个月没有发工资,她在餐厅关门后,才了解到公司拖欠的不仅是她们这些前线员工的工资,后厨的厨师、保洁阿姨、甚至是店长,都没有领到应得的报酬。
“感觉自己被背叛了,我们那么努力工作,公司却这样对待我们。
”
似乎是为了挽回最后的颜面,餐厅老板在11月7日还进行了最后一次官方直播,销售火锅套餐,许多老顾客纷纷下单,但几天后餐厅关门,这笔钱也没人知道流向何处。
高端自助餐厅的管理与品质困境那么,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业内专家分析,像朝夕悦享这样的高端自助餐厅,虽然初期靠着噱头和品质吸引了大量顾客,但高昂的运营成本和不稳定的管理最终成为压垮它的致命因素。
高端自助餐厅的特点就是食材昂贵、耗损高,要保持高品质供应需要强有力的资金支持。
一旦资金链断裂,所有问题便会迎面而来。
事实上,不仅是朝夕悦享,很多标榜高端的自助餐厅都面临着同样的困境。
杭州的乾湖会、赤坂亭这些曾经也风光无限的高端餐厅,同样在短时间内宣告关门。
乾湖会因为食材品质无保证被顾客投诉,而赤坂亭则是因为核污染水事件影响,导致客流锐减。
经营不善、管理混乱、食材品质无法保障,这些都是公认的高端自助餐失败的重要原因。
平价自助的崛起和未来趋势与高端自助餐频频遭遇困境相对的,是平价自助餐的悄然崛起。
数据显示,近年来,平价自助餐的门店数量在全国迅速增加,平价自助餐更加符合当前大众消费的趋势。
比如,某些火锅自助和烤肉自助的品牌,正在低线城市大力拓展,不断地占领着更多市场份额。
以“围辣小火锅”和“仟味一鼎自助小火锅”为例,这两个品牌在全国的门店数已经分别超过了800家和360家,且多在三线及以下城市开店,以性价比制胜。
在这些城市里,人们更容易接受平价且性价比高的自助餐模式,少量却又精致的菜品设计,使得自助餐得以在新的消费市场上找到自己的位置。
不仅如此,一些原本走高端路线的自助餐品牌,也开始逐渐向下沉市场拓展。
例如上井精致料理,也开始在河南的小城市陆续开店,尝试走平价路线,增加市场份额。
事实上,平价自助餐的兴起不仅反映了消费市场的变化,更显示了人们对高性价比、自主选择的偏好。
这样的市场变动,也给了一些餐饮企业新的启发和挑战。
结尾自助餐行业不论高端还是平价,在市场竞争中都要坚持品质和管理的重要性。
高端餐厅要做好内控管理,确保每一份食材的品质与新鲜,同时控制运营成本。
而平价餐厅则需严把质量关,用更亲民的价格留住顾客。
无论身处何种市场,经营者只有脚踏实地,才能走得长远。
消费市场的变化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思考,如何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下寻找最适合自己的经营之道。
或许唯有在保障品质与服务的前提下,更灵活地应对市场变化,才能在这场餐饮业的竞争中获得长久立足之地。
这不仅是对餐饮从业者的启发,也为每一个消费者提供了参考,选择适合自己需求的产品和服务,才是最明智的消费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