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和后裔(4)明传十代,亡国时,汤河灵壁侯后裔是怎么做的?

无边雪 2023-10-25 13:54:46

汤和是明初享受太庙的功臣之一,为大明朝的建立做出了重大贡献。然而,他的后代子孙没有继承他的爵位,过着普通老百姓的生活。直到明朝第九个皇帝明孝宗朱佑樘登基,他意识到汤和后代子孙的境况,不忍心看到他们沦为普通人或被流放出去。于是,明孝宗下令有关部门寻找嫡系后代,并考虑授予他们官职,以供奉祖先。这样,汤和后代的子孙才有机会继承祖先的功勋和爵位。汤和的第一代后代是他的儿子汤鼎、汤軏和汤醴。然而,这三个儿子中的三子和四子都早逝了,只有长子汤鼎在征讨云南途中去世,次子汤軏曾任太原中护卫镇抚。幼子汤醴在积累功勋后,升至左军都督同知、荣禄大夫,但在征讨云南时战死于军中。第二代后代也没有继承信国公的爵位。第三代后代是汤鼎之子汤晟和汤昱。汤晟早逝,而汤昱在洪武三十一年请方孝孺作《信国公追谥襄武封东瓯王汤和神道碑》。然而,到这个时候,汤和的爵位仍然没有嫡系可继承。

第四代后代中,汤文瑜早逝,而汤胤勣则是“景泰十才子”之一,文武兼备。他在成化三年任延绥东路参将时,分守孤山堡,并勇敢地战死。第五代后代是汤文瑜的儿子汤杰和汤伦。汤杰在明英宗时请求袭爵,但历经四十余年未能获准。汤伦则是汤杰的弟弟。第六代后代是灵璧侯的第一代汤绍宗,他是汤和的五世孙。汤绍宗是汤杰的嫡长子,被过继给汤杰作为继承爵位的合法继承人。在嘉靖十一年(1532年),他获准续封为灵璧侯,并允许世袭。然而,他的统治时间并不长,很快就去世了。明孝宗下诏称:“太庙配享诸功臣,其赠王者,皆佐皇祖平定天下,有大功。而子孙或不沾寸禄,沦于氓隶。朕不忍,所司可求其世嫡,量授一官,奉先祀。”明孝宗意识到了汤和后代子孙的困境,下令寻找嫡系后代,并给予他们官职,以便继续供奉祖先。第七代后代是灵璧侯的第二代汤佑贤,他是汤绍宗的儿子。1535年,他继承了灵璧侯的爵位。然而,他在1550年去世。

第八代后代是灵璧侯的第三代汤世隆,他是汤佑贤的儿子。在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他继承了灵璧侯的爵位,并被任命为后军都督府佥书。他在明穆宗继位后,代表皇帝先后六次祭拜各帝陵。期间,他还升任为中军都督府掌府事。汤和的后代子孙通过明孝宗的诏令,得到了继承祖先爵位的机会。然而,他们的后代能否继续承袭爵位,以及他们在明朝的历史中扮演的角色如何,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讨。汤世隆是明朝时期的一位重要人物,他在政治和军事领域都有出色的表现。在1571年,他被任命为南京协同守备,兼任南京后军都督府事。然而,在被弹劾时,他因为对南京守备太监的过失而受到指责。尽管如此,他接下来的十多年时间一直担任漕运总兵官,多次提出建议,并在明神宗登基后协助治理大运河。汤世隆是明朝后期文武兼备的唯一一位人物。他于1586年去世。汤世隆的儿子汤之诰继承了灵璧侯的爵位,但于1607年去世。

由汤之诰之子汤国祚在1612年继承了爵位。然而,此时已经是明末时期。李自成在1629年跟随高迎祥起义。1644年,明朝灭亡,崇祯皇帝自缢。明朝宗室南逃,福王朱由崧监国南京,后来称帝,改元弘光。然而,不久后,弘光帝被俘,接连有唐王朱聿键和桂王朱由榔称帝。然而,朱由榔在1622年被杀,南明彻底灭亡。在南京城破后,汤国祚和大部分南京的勋贵一同投降了清朝。尽管他的名字寓意着明朝的国运,但他无法与明朝的国运共存亡。他曾经捐资建造魏忠贤的生祠,并被封为太子太保。然而,汤国祚的信国公爵位没有人继承,导致明朝期间他的后裔在政治上没有存在感,并且经历了多灾多难。与徐达后裔相比,汤和后裔的繁衍情况不佳,而且寿命也不长。因此,在明朝的传承方面存在一些遗憾。总的来说,汤世隆是明朝时期的一位杰出人物。尽管他在南京守备方面有所疏忽,但在政治和军事领域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然而,他的后裔在明朝时期未能延续他的影响力,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在明朝历史中的地位。

0 阅读:193